大学英语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法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但是各有优缺点。
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的变
化和适应能力, 提出了根据不同学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建议。
众所周知,语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一位教师要把外语教好,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把
死的语言变成活的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外语教
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外语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都渴望在教法上开拓出
一条新路。
我认为从有法到无法再到新法是个飞跃和进步。
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化定法为新法,循法而不拘泥于法,寓法于无法之中,他的教学才能达到运法自如,炉火纯青的境界,才
能达到独具风格的阶段。
一、各种教学法的优缺点
其实, 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它存在的原因和理由; 当然,也有它的缺点和不足,正是所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比如说, 传统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重视
语言知识灌输而轻篇章结构分析, 重视语法解释而轻体裁把握, 重句子翻译而轻交际能力
培养。
结果导致学生对篇章结构一窍不通, 对文体知识一无所知; 所学知识支离破碎, 毫
无联系; 形成了见树不见林的现象, 根语法分析和词汇解释, 而且还要分析作者谋篇布局
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 以及传授有关社会文化知识。
它不但注意语言形式, 而且还
十分重视语言功能。
强调社会环境对语义的影响,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篇教
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从单纯的词汇、句子中走出来, 从宏观角度分析
文章的内容、体裁、结构, 培养了学生对语篇的分析、综合和逻辑思考能力,这无疑是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阅读能力的一个可靠保证和主要手段。
而且在英文写作方面能够指导学
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提高写作技能, 它也是指导写作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
此外,运用语篇
教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训练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能
力和语言的交际能力。
但是, 它在分析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时, 还要围绕语篇的中心思想
来进行语法分析和词汇解释, 以及遣词造句的方法, 并且传授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和各种知识。
否则, 只是机械地讲授布局谋篇, 讲授文章的结构、中心句、写作方法、写作技巧, 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 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不知道如何运用。
二、四个学期, 运用不同的教学法
那么如何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仅仅严格要求、认真负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注重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体现要付出
辛勤的
劳动,要踏踏实实地进行教学研究。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实际水平、学习
方法和学习兴趣等,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教材,以学生如何学为着眼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针对刚进校的一年级大学生, 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的语法、词汇、翻译教学方法, 适当地
讲解一些新语法, 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旧的语法知识; 同时, 应大量讲解单词的构词法,帮助学生记住每一课的生词; 还要纠正那些发音不正确的学生的发音。
进入第二学期, 多数学生已经适应大学里的生活了, 上课之前要预习, 课后要复习。
而这时教大学英语的
老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阅读技巧和写作技能的训练。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
向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事实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理解也占相当大的比重。
进入第三学期, 这时, 老师就要减少写作的讲解和训练,同时对语篇分析的力度也变小, 而注意讲解英语修辞的运用,让学生注意英语语言的优美, 注意英美等外国国家的文
化背景知识、风土人情习惯。
而学生将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一些篇章
分析的训练, 同时, 还要求学生课下准备一些谚语、笑话、幽默等等比较简单且又能激
发学生兴趣的英语材料到课堂上表演, 为以后的英语交际打下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
也逐渐改变,要从知识提供者转变成学习顾问。
但是, 教师不是旁观者,教师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
他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既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又要适
时地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料,起到学习资源提供者的作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氛围。
进入第四学期, 可以说, 这是一个收获的时期, 一个各方面都日渐成熟、完美的时期。
这时候, 多数认真好学的学生都能够分析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 欣赏文章的语言优美, 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 掌握了大部分的阅读技能, 能够用英语就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交流, 能够用英语写出一篇中心突出、条理清晰的短文来, 而他们也能顺利通过第四学期的四
级考试了, 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时候, 可以将课堂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 要
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我监控、学会自我评价, 从而形成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和
学习策略。
如独立学习、语言意识、自我导学和自学。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
学习,使他们堂内堂外都能猎取丰富的英语知识。
这样, 即使进入三年级, 在没有外语老
师的教育指导下, 他们也能继续学习外语。
同时, 高校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最终能以
英语为工具阅读国外各类参考文献, 获取先进的科技信息并参与国际交流, 因此, 学生必
须培养自己的外语翻译能力。
而培养外语翻译能力要求学生调动其全部潜能, 包括语言能
力和非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语义、语篇知识等; 非语
言能力指背景知识、相关专业知识、逻辑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等。
在当前大学英语
教学当中, 非常重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各种版段落和句子, 要求学生口头翻译或课后
笔译。
而学生要翻译句子就得了解全文内容,
要熟悉所译句子的句法结构、句法逻辑, 把握词法语义、词语修辞及行文风格等等。
这样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才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扩大知识面, 提高学生对篇章的
准确理解能力。
在口语教学当中, 采用翻译法引导学生说英文的方法, 当场就能检验语言的使用效果, 找出学生口语当中典型的中文式英语, 进行评讲, 当堂纠错, 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这
样的教学给予了学生大量的实践机会, 锻炼了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是我对大学
外语教学的一孔之见。
当然, 在外语教学中, 我们还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因为,
时代在变, 环境在变, 人也在变, 我们的英语教学方法不可能一成不变, 而应该跟着时代、环境、人的变化而变化。
但不变的是我们的宗旨: 就是想方设法把大学英语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