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三(12)班市级先进班集体申报材料梦想从这里放飞------安徽合肥市肥西农兴中学高三(12)班市级先进班集体申报材料高三(12)班主任刘圣利2008—2011年以来,班级连续3学年被评为学校评为文明班级;2008年7月,班主任被肥西县教育局评为县安全教育“百名优秀班主任”称号;2009年10月,班级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被评为“书香班级”;2010年9月,班主任被肥西县教育局评为县“优秀班主任”称号;这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这是一个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这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集体肥西农兴中学高三(12)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41 人,共青团员52 人。
“志存高远、博学善思、学有特长、素质全面”是该班级的宗旨,“班风正、学分浓”是该班的班训,班级宗旨和班训时刻督促、勉励全体同学不断进取、争先创优。
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在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释放自己的热量、提高自身素质,力争为这个集体增光添彩。
高三(12)班,始终充满自信,不断进取,以坚实的步伐留下了让我们引以自豪的足迹。
新班级、新思路、新管理,根据我以往带班的经验,在我接任本班之前,我又学习和研究了各地一些优秀班主任的事迹和一些著名教育家的工作经验,在班级管理方面收益匪浅。
因此,面对一个新的班级,我主动转变角色,大胆放手让学生实行自我管理,突出学生的自主、独立,实施师生全方位、全过程的班级管理。
班级计划由班委制订,班级工作由班委主持,班级矛盾由班干部自己妥善解决。
而我则更多地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朋友,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和班级成长的引导者。
班级建立之初,班委成员全部实行自由竞选,因此,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很高,但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很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某些方面还只能充当老师的传话筒。
于是我利用专门的时间,进行班委培训,同时让班委全体成员集体讨论,明确各自的职责、义务,调动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特别强调班委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第一,每位班委领悟职责,明确计划,要有工作安排;第二,积极主动协调矛盾,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意见。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委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了很大长进。
每次走进我们班,也许你会感觉并不那么美观大方,但我觉得很自豪,因为这些,都是学生在班干部的带领下,自己做的。
这些在别人眼中并不美观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却是那么美好,因为那是他们的杰作。
这样每人都有了“主人翁”精神,正是因为如此,班级在学校各项大型活动中屡获殊荣。
如2009年4月,学校班级布置评比中我班获一等奖,2009年秋季校园广播体操比赛中我班荣获二等奖,2010年11月,在学校“创省级示范,做文明学生”演讲比赛中,我班有3名同学获不同奖项等等。
二、严格班级管理制度,健全支部、班委组织机构“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来管理,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
班委同学多次聚集一堂,共同讨论班级建设计划,发扬民主精神,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参与到班级的建设当中。
班级不仅制定了班级管理制度和团员公约,强调纪律的重要性。
同时,结合我校、我班的实际情况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生思想表现测评办法,对学生的各类表现实行量化打分,做到奖惩分明,这对激励同学们积极上进,形成你追我赶的班级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还健全有具体的班会制度,每周班会课,除了老师的必要交代,大都由学生自我总结,组织严密有序。
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为班级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我班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在班级管理方面逐渐创立了自己的特色和方法。
各班、团干部各司其职,团结协作,责任到位,流动红旗的评比,年年名列学校个年级前茅,班级管理工作得到了学校和上级部门的肯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综合测评是班级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评定的标准,我班依据同学们学习、劳动、课外文体活动等各方面的参与和获奖情况,进行量化评定,并以此作为学生的各类奖励和评优依据。
确实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使班级建设更趋制度化、规范化,也避免了以前由班主任一人说了算的“专制”“独裁”,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朴实浓厚的班风、学风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班风是班级的灵魂,班风是班级建设的核心、是引领班级前进的旗帜。
“班风正才能学风正,学风正才能成绩好”,我班将树立良好班风放在班级建设工作的首位,严格遵照校规进行管理,督促同学们作好各项常规工作。
全班同学基本树立了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办事、学会健体为目的,共同营造纯正的班级风气和良好的班级氛围。
增强了同学们的班级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形成了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并激励着同学们不断向前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在班风建设方面,最常规的做法主要是以下几点:1、经常性的有计划的组织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来增加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2、班里出现了比较典型的问题,大都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剖析自己,自我评价。
3、有意识、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及时表扬和批评那些典型事例,在班集体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导向。
作为一个班集体,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抓好学风建设,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班风正,学风浓”是我班的形象和特色。
在历次考试中严肃考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向老师发问,抓紧课堂时间,保证学习效率。
课后他们也会与老师进行交流,抓紧课余每一刻每一秒的时间。
围绕着学风建设,我班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已形成了“勤学、好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优良学风。
在优良的班风和学风的影响下,我班涌现出了一批成绩优异,品德优秀的学生代表:方雯雯同学获得市级三好学生,宋云云等同学获得县级三好学生,方雯雯、张苏皖等同学获得县、校级优秀班干部。
学校地处远郊,条件较差,许多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严寒冬季,路途艰难,可是我们班很少有人迟到;在学习上,同学比谦虚,互帮互学,全面发展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同时,同学们注重发展多方面的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
我经常开导大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
学会做人,将良好的品质放在首位。
我班农村学生较多,家境贫寒,可是在扶贫助学、灾区捐款,为校园添绿色等行动中,踊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高三(12)班是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是一个有鲜明特色的集体,我们会满怀希望与激情加强各方面的努力,改进不足。
学无止境、进步无止境,同学们仍需努力,这是我们对过去取得成绩的认识,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要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这个优秀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必将会走向更灿烂美好的明天!2011年3月篇二:高三(9)先进班集体申报材料(新的)先进班集体申报材料武进区三河口高级中学高三(9)班虽不谓五湖四海,却可言四面八方,虽不及千里之遥,却是有缘相会。
我们高三(9)班就是从这四面八方,由缘相聚而成的集体。
“有缘才会相聚,有心才会珍惜”歌是这么唱的,而我们也由陌生到相惜,由小心的交流到坦荡包容,我们的集体经历了两年多的日丽风雨,已经凝成了一股绳,变成了一个家。
本班是一个拥有54名成员的温暖、和谐的大家庭,积极、奋进、向上是本班的最大特点。
“乐学善思”是我们的约定。
约定在于时刻督促、勉励我们全体同学不断进取,争先创优,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学生。
两年的相处,我们的集体情感得到了升华,正由于这种情感的存在,我们的同学,我们的集体在发展着,在进步着,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在学习、文体、生活、思想以下几方面我们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璀璨业绩。
建设篇——群策群力共创佳绩“班风正才能学风正,学风正才能成绩好”,树立良好班风是班级建设工作的首位。
一个班集体要想有凝聚力,首先,必须加强团结。
围绕着这一班风建设的核心,从刚组建班级时我就号召同学们一起宣誓:“高三(9)班,今天我以你为荣,明天你以我为傲!我一定为你书写神话!让我们携手共进!。
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家,温暖与否要靠集体里每位同学的悉心经营,我们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这些成绩增加了同学们的班级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形成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这种又精神激励着同学们不断向前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其次,无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有在全班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建立的起的班规班约。
但是我们更明白,一个班集体就应像家庭一样温暖,条条框框的文字规定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用亲情、友情使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为达到这种效果,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导师、班团干部不定期的与同学“谈心”,给大家创设一个互诉衷肠,互相鼓励的舞台。
这种“谈心”的效果就是使我们不仅知道要做什么,更加从内心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么去做,把班级班规内化成我们的自觉行为!也正是如此,我班在学校的历次班级考核中均是第一名。
再次,班风是核心,是班级发展的根基。
发挥班风的核心作用要求抓好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增强班集体团结奋进的向心力。
经过一学期的锻炼,本班培养出了一群得力的班干部,他们对工作分工明确,认真负责,各尽其责,层层管理,每天都有专门的学生记录当天情况,每周对同学们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评分、总结并且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反馈班级最新动态,使老师与班干部能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
经过不懈的努力,本班形成“团结互助,乐观进取”的良好班风。
在这种班风的影响之下,我们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全班紧紧抱成一团,拧成一股绳,在班集体取得集体荣誉的同时,自身素质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
创新篇——携手共进开拓创新学校综合教育特色创建,全体师生既是生力军又是发展主体。
在八年综合教育的创建历程中,学生品行和学业有了长足进步,大部分学生兴趣爱好得以培养,多元智能得到开发,综合性学力得到发展,一大批个性特长鲜明,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升入高三后续发展势头良好。
广大教师在特色创建过程中教育智慧被激活,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在开展综合性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中闪烁出可圈可点的亮色: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新颖别致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动人场景,颇具特色的育人文化,别开生面的班级管理,标新立异的活动形式,精彩纷呈的课程载体……充斥着东方校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真可谓:特色教育培育了特色学生,特色建设造就了特色教师。
我们将创建办学特色的过程管理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开创初就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和综合教育特色建设的核心小组。
期间领导小组又增添了若干名青年干部和骨干教师,建立并不断完善领导管理机制。
负责规划目标的确定和每一阶段行动计划的拟定,承担并履行宣传发动、计划实施、检查反馈、校本培训和总结评价等职责,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使经费、人员、外交联络、设施场所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