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自然地理环境介绍2010/10/121、自然地理:气候特征——五常市属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短冬长,寒暑悬殊。
初春来临,祖国南方已绿满枝头,这里依然白雪皑皑,直至5月初,大地始出现初春气息。
全市平均气温3--4℃,7月气温较高,平均为23℃,最高达35.6℃,1月气温较低,月平均为零下19.1℃,最低达零下45.4℃。
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
土地状况——五常市在地理构造上,属大兴安岭与长白山小兴安岭两个褶绉之间的一个坳陷部。
境内地层的构成岩石种类繁多,成土母质复杂,主要类型有:残积物、河湖相沉积物、淤积物,黄土状母质等。
土壤种类有11个土类33个亚类,主要土壤有暗棕色森林土、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和水稻土。
暗棕壤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区、丘陵地带,全市共有384.7万亩,白浆土主要分布于丘陵和山前洪积台地,全市有262.6万亩。
适合于发展林业。
黑土主要分布在漫岗和坡地上,全市有127.6万亩,黑土层厚,基础肥力高,适合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岗间洼地及拉林河、忙牛河两岸的漫滩地、低级地上,全市有234.5万亩,改造后适合种植水稻。
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拉林河、牤牛河等河流两岸,地势平坦,排灌便利的地区,土质肥沃是水稻的主产地块。
矿产状况——五常市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20余种。
金属类有磁铁、钛铁、黄铜、黄铁、铬、镍、沙金、汞;非金属类有石英、长石、褐煤、水晶石、石英砂、石墨、石棉、粘土、耐火土;建材类有大理石、建筑石、优质工程砂、河流石;化工原料有蛇纹石、兰铁、草炭等。
山林状况——五常境内多林密,山地面积占总面积近60%,长白山系张广才的主峰老爷岭(俗名大秃顶子)坐落在五常东南边境,海拔1696米,是我省最高的山峰,全市有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峰271座。
林地面积206673公倾,境内木材总蓄积量达1225万立方米;有人参、平贝、黄芪、刺五加等野生药植物300余种,蕨菜、薇菜、黄花菜等山菜10余种,还有木耳、元蘑、黄蘑等菌生植物,山葡萄、猕猴桃等浆果植物,松子、榛子、橡子等野生油料、淀粉植物。
野生动物有东北虎、紫貂、鹿、熊、狍子等和鸟类共200余种。
农业状况——五常市自然资源呈“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分布。
地形地貌复杂,有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地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个积温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6°C,无霜期115天至139天之间,平均降水量608毫米,日照时数2629 小时,常年积温2600°C-2700°C。
林地面积630万亩,木材蓄积量3000万立方米,有人参、平贝、黄芪、刺五加等药用植物300余种和薇菜、黄花菜等山野菜10余种。
境内有以拉林河、忙牛河、溪浪河三大水系为主的大小河流97条,年平降水量92亿立方米,年径流量32亿立方米,自然泡沼400多个,有大小水库塘坝2800多座,干支渠水利构造物1000多座,位于忙牛河上游的龙凤山水库是中型水库,水面4万亩,可蓄水2.7亿立方米。
实有耕地360万亩(计划内面积240万亩),年产粮食25亿斤左右,有水田面积160.4万亩,占全省十分之一,占哈市四分之一,年产水稻16亿斤左右,商品量12亿斤,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水稻五强县之一。
有蔬菜和两瓜面积45万亩,设施蔬菜3.1万亩,每年绿色瓜菜产量100万吨左右,杜家油豆角、山河白黄瓜、小山子山地西瓜等创出了地方名牌。
绿色畜禽饲养量分别达到80万头、22万头、792万只、8万只,年产肉蛋奶4.8万吨、2.1万吨、7500吨。
渔业放养水面8.6万亩,年产水产品9200吨,本地独有的鱼类品种龙凤鲫享誉省内外。
水利状况——五常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年径流总量为3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达4200立方米。
境遇内地表水资源丰富,有拉林河、阿什河两大水系,溪浪河、忙牛河等河大小河流397条,自然泡沼400多个,河流总长约2240公里。
位于忙牛河上游的龙凤山水库是全国大中型水库之一,蓄水2.7亿立方米,水面4万亩,灌溉面积的40万亩.拉林河水源充足,位于源头的磨盘山水库是哈市最大的居民饮水水源地,蓄水可超过4亿7千万立方米。
河、库、塘适于水产养殖,有鲤、鲫、草、鲢等淡水鱼和草虾、河蚌等水产品50余种。
2、好山好水与好水稻:美丽的山水,孕育健康、营养的粮食!提到大米,黑龙江省五常市的名字甚至比黑龙江省还要响。
五常地处黑龙江最南端,位于北纬45°,东经126°。
国际权威人士说,在同纬度地区五常的水稻第一位。
五常大米好吃,关键在于五常市特殊的地理位臵,五常地处松嫩平原与张广才岭的交界地带,好山、好水、好土、好气候、好品种和好技术,生产出五常好大米。
从地图上看,五常稻作区形似一个开口朝西的巨大的“C”字,三面环山。
这形成了优良的一季寒地粳稻种植条件。
从气候上看,属中温带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3.6℃,活动积温2700℃,无霜期长,平均在115天至139天之间。
东南部海拔超千米的高山遮挡了东南风,而西部松嫩平原的暖流又可直接进入盆地内回旋,水稻从灌浆到成熟的8、9两个月,盆地内风和日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明显拉大,平均温差13℃,比同纬度地区大5℃之多,最大温差达20℃,这就使水稻成熟期相当集中,老百姓说“上得急”。
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水稻干物质积累多,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吃起来香甜。
饭粒表面油光艳丽,食之略粘,一碗米饭折到另一碗,空碗不挂饭粒,且碗内挂满油珠,剩饭不回生,这是支链淀粉含量高所致。
●五常水土特别优良:水稻生长的基本条件是“水”和“土”。
五常“六山一水三分田”,耕地360万亩,其中水田就有170万亩。
五常的土地异常肥沃,黑土厚达2米,所含有机物高达10%以上。
这里有天然的“水田”条件,达到国家一级引用矿泉水标准,富含各种矿物质元素的拉林河就源于五常,拉林河、阿什河两大水系,一级支流15条,二级支流14条,三级支流274条,河流总长度约2240公里,河网密度为0.3公里/平方公里。
●五常地处黑龙江最南端,地处北纬44°04'至45°26'之间,属于中温带大陆气候,平均无霜期在115天至139天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608毫米,日照时间为2629小时。
年平均积温2700度,这是优质水稻生长必备的条件。
五常有200年水稻栽培的历史。
●五常河网密布,塘坎星罗,水资源十分丰富。
全市有大小河流97条,河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0.3公里,自然泡沼400多个。
象磨盘山——拉林河流域、龙凤山——牤牛河流域、西泉眼——阿什河流域是五常优质米的主要产区,河水均来自深山区的泉岩溪涧,是罕见的天然生态水源。
●五常夏季昼长夜短,昼夜温差大,平均在8-12度之间,白天合成营养的光合作用强,夜间消耗营养的呼吸作用弱,非常有利于白天合成的营养干物质积淀在稻谷籽粒中。
这也是五常米比其它地区的粳稻米营养价值高的重要原因。
另外,五常的气候特征是冬季长达半年的严寒,土壤休眠期长,病虫害发生率低,大大减低了农药的使用几率。
对大米的绿色健康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五常的草灰土平均厚度达2米,土中有机物含量高达10%以上。
在五常万顷稻田油黑的腐殖土土层下面,深埋着一层具有很强透气性和透水性的沙壤土。
这简直就是大自然为水稻的栽培特意准备的天赐宝地。
独特的水土资源为孕育出独特的五常大米创造了优厚的条件。
●水、土、光、技和种,成就了五常米驰名天下的品质(详解)。
神秘的白山黑水,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五常大米的传奇?什么样的阳光雨露,什么样的水土精微,什么样的天赐良种,什么样的精耕细作,才能成就这样的人间至味,天下极品?原因总结为五个字:“水、土、光、技、种”。
水稻与水——五常大米品质优异,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五常的水质好,达到矿泉水标准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水温。
水温的高低,直接左右着地温的高低,五常最优质大米的产区都在河流的中下游,就是因为山泉之水经过一路的阳光照射,河水到了下游水温较高,非常有利于水稻根系对于土壤中养分的吸收。
这样大米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就会优于同等条件下灌溉水温低的地区。
但问题是,我国的很多河流在上游就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工业污染,越到下游水质污染越加严重,就更不用提稻米的营养品质了。
象五常这样河流上游都在原始森林中流出,不仅没有任何污染,而且水土相互滋养的情况真是难得一见。
水稻与土——自然条件中与水同样重要的因素是“土”。
从土壤资源看,可以说五常有环球独具的优势!世界三大黑土带中,我国东北有12万平方公里,其中,黑龙江独占8万平方公里,五常又是龙江最大的县(市)域。
龙江黑土层厚度平均为20-30公分,五常的草灰土平均厚度竞达2米。
土中含有机物高达10%以上。
名副其实当得起“膏腴”两字。
如此得天独厚的寒地黑土,得自于从远古时代起原始森林草木落叶春秋往复的亿万年积淀腐熟,真可谓肥得流油。
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庄稼,难怪会养育出自女真铁骑到满清八旗那样体魄彪悍,骁勇无敌的战士,雄踞天下的壮心。
更神奇的是,在五常万顷稻田油黑的腐殖土土层下面,深埋着一层具有很强透气性和透水性的沙壤土。
这简直就是大自然为水稻的栽培特意准备的天赐宝地。
据食品营养机构检测,优质五常大米的有机营养及矿物质、维生素含量同比其他大米高出许多!独特的水土资源为孕育出独特的五常大米创造了优厚的条件,大地母亲把她最宝贵的礼物毫无保留地留在了五常!水稻与光——“光”指的就是日照。
这是所有气候因素的根本。
五常地处黑龙江最南端,属于中温带大陆气候,平均无霜期在115天至139天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608毫米,日照时间为2629小时。
年平均积温2700度,这是优质水稻生长必备的条件。
再向北,就会由于日照积温不足导致大多数五常优质品种无法成熟,而只能栽培一些口感一般的普通粳稻品种。
所以同样是黑龙江大米,惟有五常大米品质最好,名气最大,连吃惯了好米的哈尔滨人也要想方设法囤积一些正宗的五常大米,以备亲朋欢宴,年节之需。
还有,五常夏季昼长夜短,昼夜温差大,平均在8-12度之间,白天合成营养的光合作用强,夜间消耗营养的呼吸作用弱,非常有利于白天合成的营养干物质积淀在稻谷籽粒中。
这也是五常米比其它地区的粳稻米营养价值高的重要原因。
另外,五常的气候特征是冬季长达半年的严寒,土壤休眠期长,病虫害发生率低,大大减低了农药的使用几率。
对大米的绿色健康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水稻与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随意性也较大,农民往往受自身文化水平以及接受专业培训机会的欠缺,更多依靠祖辈相传的经验,粗旷操作,标准化、规范化不足,致使最终的产成品品质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障。
所以很多厂家生产的同一个品牌的大米,也经常会出现品质时好时坏,口感、品种不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