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南大学远程教育《物流成本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远程教育《物流成本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流成本管理》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

1.物流成本:是指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2.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之货送交收货人的活动。

3.装卸搬运:是惟一贯穿物流过程的环节,从原材料的到位时的搬运,到半成品在不同工序之间的转移,到产品的入库和出库,以及产品的运输,都是涉及到搬运装卸。

4.变动成本:是指其发生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化而近似成正比例增减变化的成本。

5.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保持稳定,与业务量的变化无关的成本。

二、简答题。

1.如何对包装费用进行管理?①合理选择包装材料,降低包装费用②发展包装机械化,降低包装费用③实现包装的标准化④包装物的回收和旧包装利用2.流通加工作用有哪些?①增强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②提高效率,降低损失;③增加物流企业收益;④流通加工为配送创造了条件。

3.简述降低运输成本的方法及措施。

①简化运输系统,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输成本②提高车辆的装载效率,降低运输成本③选择最佳运输手段,降低运输成本④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⑤开展集运⑥优化运输路线⑦减少运输事故损失4.简述物流成本计算时应遵循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分期核算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一致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5.物流成本预测的概念及作用是什么?物流成本预测是指依据物流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结合发展前景及采取的各种措施,并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期间物流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做出科学的推测和估计。

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为物流成本决策提供依据;②为确定目标成本打下基础;③可以确定最佳的物流成本投入方案。

三、论述题。

1.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有哪些?①物流合理规划:降低物流总成本。

由于物流活动中存在物流效益背反现象,所以在物流成本管理时,不应只追求某一项业务的成本最低,而应以物流总成本最低为最高目标。

②物流质量控制由于物流成本与服务质量之间有着,因此控制成本不应降低物流质量。

物流质量的主要内容:商品质量——针对货损货差,包括入库验收标准、货物保管制度、产品废品率。

物流服务质量——针对客户服务,如货物在途追踪、货损货差的赔偿制度物流工作质量——针对企业内部管理,从企业管理需求的角度,整理一本完整的操作考核手册,定期对考核手册进行修改。

公正、公平的操作考核记录。

物流工程质量——针对物流系统构建,物流降成本是个系统工程,物流系统成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规律,例如运输工程就是在规划运输路线时,综合考虑到路线的远近、交通流量大小、综合成本是否最低。

③加快物流速度加快物流速度意味着订货周期的减少,平均存货量的减少,配送发应速度的增快。

可以通过加快采购物流(电子订货)、生产物流(JUST-IN-TIME)、销售物流、回收物流来实现。

2.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①生产组织类型:大批量生产:按照产品品种计算;小批量生产:按照批次计算;单件产品生产:按照单件产品计算。

②生产工艺过程:①单步骤生产:按批次或品种进行计算;②多步骤生产: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在物流、生产和销售部门实行责任制,实现全人员、全过程成本管理。

③企业管理的要求;④成本控制重要程度。

3.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是什么?①从成本计算的角度来看,它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减少了成本信息的失真,提高了管理效率。

传统的会计方法没有显现各项产品成本的资源动因,而仅仅把产品的成本和产量相联系,把产量看作是唯一的成本动因,在确认、分类、分析和控制物流成本上都存在许多缺陷。

②成本作业法实现了成本核算的灵活性,拓展了成本核算的范围。

传统的会计实践通常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物流量度。

A.传统会计方法不能满足物流一体化的要求。

物流活动及其发生的许多费用常常是跨部门发生的,而传统的会计是将各种物流活动费用与其他活动费用混在一起归集为诸如工资、租金、折旧等形态,这种归集方法不能确认运作的责任。

B.传统会计科目的费用分配率存在问题。

将传统成本会计的各项费用剥离出物流费用,通常是按物流功能分离的,在分配物流成本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很难为个别活动所细分。

比如人工费分配率由于每个人花费在物流活动上的精力很难确定,而难以估计。

C.传统会计方法不能对物流和供应链改造工程活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

③作业成本法使成本管理和控制成为可能,优化了业绩评价尺度,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作业成本法使成本控制深入到每一道工序,减少不增值的作业来减少费用,从而优化了生产工艺和减少了产品的成本。

四、计算题。

参考答案要点:1.该产品的目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售价-(利润+固定成本)÷预计销售量=50元/件-(20000元+3000元)÷1150件=30元/件2.①材料数量差异=(1250×1)-(120×10×1)=50(元)材料价格差异=(1250×1.10)-(1250×1)=125(元)②人工效能差异= (900×0.5)-(120×8×0.5)=-30(元)(节约)工资率差异=(900×0.6)-(900×0.5)=90(元)(超支)③变动制造费用效能差异=(900×0.25)-(120×8×0.25)=-15元(节约)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900×0.20)-(900×0.25)=-45元(节约)作业二一、名词解释。

1.实际成本:是指企业在物流活动中实际耗用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2.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3.信息流通成本:指处理和传送物流相关信息发生的费用,包括库存管理、定单处理、顾客服务等相关费用。

4.物流管理成本:指物流计划、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方面发生的费用。

5.品种法: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按照产品品种归集其生产费用并计算其成本。

二、简答题。

1.如何降低各类由仓储作业带来的成本?①合理规划仓储空间的取得方式。

降低仓储成本;②合理选择不同吞吐量下仓储类型与作业模式,以降低仓储成本;③降低验货与出入库作业成本的手段;④降低备货作业成本的方法;⑤降低装卸搬运成本的方法;⑥降低流通加工成本的手段。

2.如何降低库存持有成本?①适当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持有成本。

②控制库存持有水平是控制库存持有成本的最有效方法。

3.简述物流成本决策的步骤是怎样的?①搜集有助于决策的相关资料;②拟定可行性方案;③做出先优决策。

4.分步法具有哪些特点?分步法: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经营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即适用于多环节,多功能。

综合性营运的物流企业。

5.品种法具有哪些特点?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经营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的企业,也可用于不需要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大量大批单多步骤的企业。

三、论述题。

1.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物流并进行管理的四个步骤是指什么?①分析和确定企业的资源,确定某项作业的资源动因。

资源是成本的源泉,企业的资源包括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如采购人员的工资)、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如广告费用)。

资源动因的界定是在作业动因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每项作业必涉及相关的资源,无关的资源应从物流核算中剔除。

②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形成作业中心。

作业是工作的各个单位(Units of Work),作业的类型和数量随着企业的不同而不同。

对作业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业务职能活动分解法,价值链分析法,作业流程图法。

例如,在顾客服务部门,作业包括处理顾客定单、解决产品问题以及提供顾客报告三项作业。

③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

作业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这种关系称作资源动因。

资源动因把总分类帐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④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作业动因反映了成本对象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例如,问题最多的产品会产生最多顾客服务的电话,故按照电话数的多少(此处的作业动因)把解决顾客问题的作业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中去。

2.弹性预算含义及特征。

弹性预算是为了适应运作期内非预期的运作量的增减变动而提供的一种方法。

通常弹性预算使建立在标准成本的基础上的。

“标准成本”通常被定义为一个期望的标准,典型的物流标准成本指标包括每小时的装箱数、每次订货的货品数、每公里运输的成本等。

弹性预算的特点:①可以随时根据业务量进行调整,具有伸缩性。

②弹性预算的编制以成本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为前提。

3.推行责任成本给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①建立健全了全面经济核算体系,统一了核算形式。

实行了责任成本法后,就克服了核算因层次不同而形成的“两张皮”问题。

②完善了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促进了各项基础管理的加强。

推行责任成本以后,可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全厂资金运动及分布状况和生产消耗责任分布情况,透视出各生产经营环节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同时还相应加强了定额、计量财产物资管理和原始统计记录等基础工作。

③深化了企业内部承包经济责任制。

既为承包经济责任制提供了可靠的各类收据。

又为经营者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手段。

使部门责任、效益核算、利益兑现和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责权利统一。

④实现了企业资金成本的过程控制,较大程度地改变了过去事后算帐的情况,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计算题。

参考答案要点:1.保本运输周转量=固定成本÷(单位运价×(1-营业税率)-单位变动成本)=150000÷[200×(1-5%)-100]=1666.672.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100%=145/150×100%=97%单位成本比计划降低率=100%-单位计划完成程度=100%-97%=3%总成本比计划降低额=计划总成本-实际总成本=3600×150-3600×145=18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