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赤壁之战》课文讲解ppt课件

《赤壁之战》课文讲解ppt课件

➢ 第2段,写刘备方面因曹操占领荆州,形势危急。诸 葛亮到东吴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诸葛回访(激将法)
• 求救而不救,不卑不亢,足智多谋,善于辞令 • 形势分析:战略家
➢ 第3段,写曹操致书威吓孙权,东吴内部“和”、 “战”两派意见分歧——降战之争
• 主降派(张昭等人) 主战派(鲁肃)
2020/3/7
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使……失) 6.可烧而走也 (使---走) 7.瑜等率轻锐 (形作名,轻装的精锐部队) 8.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交情,形作名)
9.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偏僻地居住 ,形作动
10.操悉浮以沿江 (使……浮)

11.英雄乐业 12.备南走
(意动,以……为乐) ( 向南)(名作状语)
2020/3/7
6
文题背景
东汉末年,朝政紊乱,宦官和外戚斗争激烈, 人民痛苦加深,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各地军阀乘势而起,扩大了自己的 军事实力,争夺地盘,形成大分裂的局面。 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东汉末年汉皇朝衰落,各 地军阀混战的时候。 赤壁战后,曹操“引军北还”;刘备乘机就近 占了荆州(现在湖南湖北一带),后来又攻取四 川;孙权人盘踞长江下游,这样就形成了魏 (曹)、蜀(刘)、吴(孙)三国鼎立的局面。
2020/3/7
7
曹操
2020人,在镇 压黄巾起义中扩充了自己的力量,经过 十几年的战争,已经削平北方大小军阀, 挟持东汉皇帝,以汉丞相的名义的名义, 命令并打击其他各地军阀。课文中写他 乘荆州军阀刘表去世的机会,挥军南下, 击败了当时依附刘表的刘备的军队,并 吞并了刘表的儿子刘琮的兵力,沿着长 江南下,要消灭据守长江下游的孙权集 团。他以八十万大军威慑孙权,企图不 战而胜(实际兵力 ,周瑜估计是二十三 万左右,一般估计是四十万左右)。
5.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打恶算) ) 6.肃请得奉命吊表子 (慰问)
7.如其克谐 (能够)(圆满顺利)
8 肃宣权旨 (传达)
9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交情)
10近者奉辞伐罪 (皇帝的命令)
11.权以示群下 (给-----看) 12.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覆盖,包住)
13.不复料其虚实 (估计) 14今以实校之 (核对)
15
返回
➢ 第4段,写孙权召回周瑜。周瑜为孙权分析形势, 筹划方略,促使孙权下了抗曹的决心——周瑜论战
➢ 第5段,写周瑜进一步分析曹操兵力,力排众议, 促使孙权出兵与刘备并力抗曹——孙权决断

权下定决心

大将才略(擒曹破曹,汉贼)骄矜之气,少年
得志
➢ 第6-7段,写孙、刘联军协力破曹军于赤壁的取胜经
刘琮(cóng )
枭(xiāo)雄
与操有隙 (xì) 恶(wù)其能
长(zhǎng)史 芟夷(shān yí)
强弩(qiáng nǔ ) 鲁缟(gǎo )
必蹶(jué)上将军 旌麾(jīng huī)
奄(yǎn)有
更(gēng)衣
番(pó)阳
刀斫(zhuó)
以实校(jiào)之 难卒(cù)合
1.将军禽操
(禽——擒)
23..五 顷万 之兵,烟难炎卒张合天(炎—(—卒焰—)—猝(张)——涨)
4.雷鼓大震
(雷——擂)
通古今 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荆州与国临接 (孙权统治地区)
2.备南走 (逃跑) 3.致殷勤之意 (恳切慰问)
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中原地区)
6.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邂逅(xièhòu) 燥荻(dí)
走舸(gě)
最著(zhuó)前
烟炎(yàn)张天 蹈藉(jí)
正语音
2020/3/7
课文分析
➢ 第1段,写东吴方面鲁肃分析当时的形势,为孙权献 策,并劝说刘备联吴抗曹——鲁肃献策
• 献策:远见卓识,忠心一片 • 说备:灵活机巧,善于外交,明为刘计,暗为孙计


4、抚:
及说备使抚表众。
(抚慰、安抚)
权抚其背曰。 (抚摸) 5、治: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对付)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部署)
6、足: 岂足托乎
(值得)
兵精足用 (充足)
7、次: 引次江北
(驻扎,停驻,动词)
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名词)
8、数: 统兵数万 (数词,几)
2020/3/7
4
返回
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先后为序来记载历史的史书称 为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 史书。
纪传体:以记人为中心来记载史实的史书称为 纪传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国别体:以国家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史书称为国 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赤壁之战
司马光
2020/3/7
1
【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卒、治、事、次、计、 略、济、数”等的含义;
2、理解重点文言虚词“于、以、而、者、其、 乃”等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掌握被动句式; 4、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习重点】
1、常用文言词。 2、容易误解的语言现象——二字相连却并非双
司马光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 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有名的历史巨著。此外,著有 《司马文正公集》。
2020/3/7
3
返回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 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由司马光等花 了19年的时间编成。编书 的目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 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 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
过——赤壁战况

战争实况。
2020/3/7
16
提出孙刘联合、共同抗曹的战略方针(1、
2)

——这是以弱胜强的前提
确定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3——6)

——这是以弱胜强的共同认识,
是全文的重点所在
执行抗曹的战略方针(7)

——这是以弱胜强的灵活战术
2020/3/7
17
2020/3/7
2020/3/7

16.邂逅不如意 (一旦,万一) 17.初一交战 •(初,刚刚;一,开
始) 18.去北军二里余 (距离) 19.北军大坏 (溃败)
20.北面而事之 (面北称臣)
懂活用 指出并解释活用词.
1.敬贤礼士 (名作动,以礼相待) 2.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使……立)
3.必蹶上将军 (使-----受挫) 4.乘犊车,从吏卒 (使-----从)
音词。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 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初进士,宋 神宗时为翰林学士。他在政治上保守,极力反对王安石 变法,不成,一度离开朝廷。后退居洛阳15年,专力主 编《资治通鉴》。宋神宗去世后,哲宗继位,司马光被 召还朝,出任宰相。他大力的起用旧党,废除新法。当 政8个月而死。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计算,动词) 9、烈: 兼仗父兄之烈 (功业,名词)
火烈风猛 (大,形容词) 10、事: 去亲戚而事君者 (侍奉,为……服务)
不足与图大事 (事业)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事情、事物) 11、计: 窃计欲亡赵走燕 (考虑、打算,动词)
备用肃计 (计策、谋略,名词)
事 2权 蒙、急 以 冲以而 示 斗:不群舰断下以千数((介转(词介折,把词连),词用,)却) 挟天子以征四方 (目的连词)
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目的连词,来) 余船以次俱进 (按照)
3、为: 今为君计
(替,介词)
为操后患 (是,动词) 安能复为之下 (处在,动词)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被)
4、其: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 (代词,这件事)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那) 其若是,孰能御之 (如果)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游之乐也 (我,自己)
5、乃: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是, 动词)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甚至、竟, 副词) 骑乃得过 (才 , 副词) 乃罢会 (于是, 连词)
6、于: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在 ,介词)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跟, 介词)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向, 介词)
知句式
(末,尽头;势,力量.) 7.鼎足之形成矣 (形,形势;成,形成)
8.刘琮束手 (投降)
9.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会战的婉曲说 法)
10.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投降)
11.权起更衣 (上厕所) 1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他实际上) 13.地方数千里 (土地方圆)
14.当横行天下 (纵横驰骋) 15.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妻子和儿女)
13.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 (表面上;实际上)(名词作状( 从语)水、陆两路)
14.兼有步兵,水陆俱下 (名作状) 15.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
(名作状,在江中心)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积实词
1.此帝王之资也 (凭借) 2.二子不协 (和睦)
3.与操有隙 (嫌怨) 4.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嫉妒,厌
2020/3/7
5
返回
本篇选自《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它细致而概括地描写 了赤壁之战的政治和各派军事集团的矛盾以及战争的经过。 在孙吴方面,以鲁肃、周瑜为首的主战派,正确地分析了 当时客观形势,批判了主降派的谬论,采取了联合刘备的 正确路线。刘备当时处境非常不利,但诸葛亮深谋远虑, 亲自去劝说孙权抗曹,使双方结成了统一战线,自己一方 转危为安。战争中,曹操轻率进军与孙刘联军战于赤壁, 期间,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提出的以火破曹的建议,趁着风 势,把曹军船只全部烧毁,然后率轻锐追歼曹军残部,大 败曹军与赤壁。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 名战役,他对形成魏蜀吴鼎立的局面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