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考试在即,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数学,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期末试卷
认真填写(每空1分共16分)
1.3:0.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体育课上,同学们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老师站在中心点上,已知这个圆圈的周长是18.84米,则每个同学与老师的距离大约是( )米。
3.3.14、、和π按照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
4.从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王阿姨从邮局给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汇款600元,按照规定,汇费是汇款数的2%。
王阿姨应付汇费( )元。
6.一张光盘的刻录面为环形,内圆的直径是4厘米,外圆直径是12厘米,这张光盘刻录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一块手表打八五折后便宜30元,其原价是( )元。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8.在一场NBA的篮球比赛中,我国
著名运动员姚明共投篮25次,6次未中,他在这场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是( )。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9.四川地震灾区搭建简易帐蓬每顶50平方米,可以安置有18个床位,都江堰地市的某乡镇受灾民众大约有9万人,约需( )顶帐蓬,这些帐蓬大约占地( )公顷。
10.小名的爸爸每分钟心跳72次左右,每跳动一次心脏就能排出70毫升血液,则一个小时通过心脏的血液总量大约( )升。
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期末试卷,希望大家熟练掌握,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