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凝器课件

冷凝器课件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特点
冷却水的行程较长,流速高,水侧 的换热系数大; 提高冷却水进出口的温差,减少冷 却水用量; 氨系统用光滑钢管;氟利昂系统采 用低肋铜管,强化氟利昂侧的冷凝 放热。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特点
冷却水温升:4~6℃ 氨系统:冷却水流速0.5~1.5m/s, 传热温差5℃,换热系数700~900W/ (m2℃),单位面积热负荷1071~ 5234 W/m2; 氟系统:冷却水流速1.8~3.0m/s, 传热温差7℃,换热系数900~1600W/ (m2℃)
1-出口2-端盖3-垫片4-管板5-放空气阀接头6-气态制 冷剂进口7-挡气板8-管架10-安全阀接头11-水室放气 旋塞12-水室放水旋塞13-泄放阀接头14-冷却管15-液 态制冷剂出口16-水入口
冷凝器
(1)安全阀:冷剂压力过高打开,通过管路将 冷剂泄往舷外。
冷凝器
(2)放空气阀:装在壳体最高处,泄放不凝性气体。 注意:应在压缩机停车时进行放气。
板式塔
泡罩型 筛孔型 特点:结构上较泡罩简单,比筛板复杂,操作弹性大、 浮阀型 生产能力大。 其它型:
板式塔
泡罩型 筛孔型 浮阀型 其它型:
旋流塔板
压延孔板
斜孔塔板
氟利昂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卧式壳管Βιβλιοθήκη 冷凝器种类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 通常采用水平盘 管的型式 • 一般是露天布置 而且常装在冷 却水塔的下面 缺点:占地面积 大,金属耗量大, 目前生产和使用 较少。
各种冷凝器的热力性能
冷凝器型式 Kc(W/m2K) ψ (W/m2)

tm(K)
立式壳管式(氨) 卧室壳管式(氨 (氟利昂) 风冷冷凝器 蒸发式冷凝器 套管式冷凝器
常用的水冷式冷凝器
壳管式冷凝器 套管式冷凝器 螺旋板式冷凝器
壳管式冷凝器
壳管式冷凝器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冷却水靠重力沿管内流下的开式壳管式冷凝 器,常用于大型氨制冷装置中。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冷却水在压力下流过水平管束的闭式壳 管式冷凝器,常用于大、中型氨或氟利昂制 冷装置中。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的优、缺点
垂直安装,占地面积小; 无冻结危险,可安装在室外,不占用 室内建筑面积; 换热管是直管,便于清除铁锈和污垢, 且清洗时不必停止系统的运行,对冷 却水水质要求不高。 冷却水用量大; 制冷剂泄漏不易发现; 体型比较笨重。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两流程和四流程端盖内侧图
传热系数高,耗水量小,占空间小;水质要求高, 清洗不易,留出拔管空间 传热系数高,占地面积小,清洗方便;耗水量大,体型笨重
水冷式冷凝器
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带走制冷剂冷凝时放 出的热量。冷却水可以一次性使用(地下 水和地表水),也可以循环使用。用循环 水时,必须配有冷却塔或冷水池,保证水 不断得到冷却。 优点:制冷能力大,运行经济性好。 缺点:水系统比空气冷却系统复杂
1-放气管 2-均压管 3-安全阀接管 4-配水箱 5-管板 6-进气管 7-无缝钢管 8-压力表接管 9-出液管 10-放油管
分水器结构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外型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的特点
气态制冷剂从中上部进入,很好地冲刷 钢管外表面, 使之不致于形成较厚的液 膜,提高传热系数; 冷却水温升2~4℃,换热系数约700~ 800W/(m2· ℃),换热管长约4~5m。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适用水源充足、水质较 差的地区,常用于大、中型氨制冷系统中
700~800 800~1000 700~1500 25~35 500~750 1000~1200
3500~4500 4500~6000 3500~7000 250~350 1500~2800 4000~6000
5~7 5~7 5~7 8~12 3~4 4~6
气出
液进 地面 (a) 气出 液进 天花板
蒸发式冷凝器和淋水式冷凝器
蒸发式冷凝器
吸入式
压送式
蒸发式冷凝器实物图
填料型(水预冷型)蒸发式冷凝器
水预冷型蒸发式冷凝 器通过循环水预先冷 却可将换热盘管面积 减少5~15%,但要增 加预冷填料、风道等 设施,使设备体积增 大。 此蒸发式冷凝器的操 作原理和冷却塔基本
相似。
逆流型蒸发式冷凝器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优缺点
冷却水流速高,传热系数较立式高;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 冷却水温升较大,冷却水耗用量较少。 冷却水阻力较大; 清洗不方便,要求冷却水水质较好。
2、套管式冷凝器
结构及工作原理
氟利昂套管式冷凝器
氨套管式再冷器
套管式冷凝器的特点
内管中冷却水下进上出,外套管 内高压气态制冷剂上进下出,为 逆流式换热,传热效果好,传热 系数1100 W/m2· ℃左右;
蒸发式冷凝器的特点
注意: 进口空气的湿球温度ts1与当地气象条件有关 风量配备与ts1有关。ts1越高则所要求的送风量就 越大,送风耗能也越多。所以送风量的配备应从 节能和性能要求两方面综合考虑 水量配备以保证润湿全部换热表面为原则。随意 增大配水量会造成水泵功耗上升,水的 飞散损失 增大,运行成本提高。
强制对流式空气冷却器
强制对流式空气冷却器又称冷风机。由于光管 式空气冷却器传热系数很低,为加强空气侧的 换热,往往需要在管外设置肋片以提高传热系 数值。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设置肋管后因片距 较小会引起较大的流动阻力,必须采取措施强 制空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肋片管族,以便于获 得较好的换热效果。
强制对流式空气冷却器的特点
蒸发式冷凝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 1、喷头堵塞,引起冷凝管组没有被均匀润湿,使冷 凝压力升高,需要经常清洗。 • 2、管组结垢 :配置先进的电子水除垢仪 ,另外还 可通过控制循环水使用周期,以及排污来控制杂质 的积聚。 • 3、水量的合理分布问题 • 4、腐蚀问题
2、淋水式冷凝器
2、淋水式冷凝器
冷凝器
(3)水室放气旋塞:装在端盖最高处,泄 放水侧空气。
冷凝器
(3)水室泄水旋塞:装在端盖最低处,检修或长期停用时泄放存水。
•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种类 • (1)氨用 • 4~10个水程;淡水流速0.8 ~1.2m/s,海水 0.7m/s,技术数据 • (2)氟利昂用 • 薄壁低肋片铜管(螺纹管),提高放热系 数高,技术数据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外形
横 向 壳体、管板、管束、顶盖(封头) 、挡板 纵 向
圆缺形
圆盘形
加挡板:增大壳程流体的湍动,提高壳程的α 多管程:增大管内流体u,提高管内的α
圆缺形
圆盘形
一、板式塔类型、结构及特点:
平顶型 溢流堰 (液层气 液接触 面积)
有溢流塔板
受液区 降液管(液体通道)
降液管 溢流装置 平 顶 堰 溢流堰 齿形堰
这种蒸发器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果 好,可以改变空气的含湿量,应用范围 广。但从制造工艺要求分析,肋片与传 热管的紧密接触是提高其传热效果的关 键。
套管式冷凝器的优点
结构紧凑,制造简单,价格便宜、传热特 性好; 冷凝液体过冷度大;冷却水耗量较少。 制冷剂侧和冷却水侧阻力都较大 清洗不方便,要求冷却水水质好; 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小(约20m2/m3,壳管式 为100~200 m2/m3)。
3、螺旋板式冷凝器
• 与壳管式冷凝器比 较,螺旋板式冷凝 器不但体积小、重 量轻,而且传热系 数高。 • 主要缺点:不适用 于高压,内部不易 清洗和检修,只能 利用软化水或中等 硬度的冷却水。
自然对流式风冷冷凝器
自然对流式风冷冷凝器的特点
• 噪声小 • 但冷凝器传热系数低
管带式风冷冷凝器的优缺点
• 优点 流程短, 压力损失小,减少排气压力及压缩机功耗; 进出管通径是变化的,气态时通径大,液态时通径小,使 换热面积被充分利用,减小设备尺寸; 使冷凝器内制冷剂温度及流量分配均匀,提高放热性能; 加快了流速,提高放热性能; 传热效率比管片式提高30~40%,通路阻力降低25~33%, 内容积减少20%,大幅度提高其放热性能。 • 缺点: 制造加工工艺更复杂。
螺旋管式冷凝器
板式冷凝器
LOREM IPSUM DOLOR
风冷式冷凝器的优缺点
• 优点: 系统简单,不需要冷却水,适用于缺水或供水困难的 地区; 风冷热泵:从空气取热量。 • 缺点 : 传热系数低; 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水冷式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均低于风冷设备; 冷凝温度高,压缩机容量比水冷式大15%。
7×0.35,9.52×0.35,
12.7×0.5,15.8×0.75
排 列 方 式
正三角形
正方形直列
正方形错列
管片式风冷冷凝器的特点
• 优点: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 缺点: 流程长; 进出管径一样大,管道内空间未被充分利用, 对充分进行热交换不利,而且增加了排气压 力和压缩机功耗; 清理焊接氧化皮不方便,且散热效率较低。
与水预冷型蒸发式 冷凝器相比由 于冷凝、换热 盘管还要肩负 着对未汽化的 滴落下来的水 的冷却作用, 换热盘管面积 需要稍大一些。 但由于减少了 预冷填料、风道等 设施,整个设 备体积相对小 巧一些,综合 看两者制造成 本基本一致。
带翅片预冷器的蒸发式冷凝器
该蒸发式冷凝器的显著 特点是高温工质在进入 盘管组件前,先通过翅 片部件利用从盘管和热 交换器中排出的湿空气 排入大气前对其进行大 风量、大温差的冷却, 使翅片管内的高温工质 得到预冷后进入蒸发式 冷凝器进行常规冷却和 冷凝。
冷 凝 器
冷凝器的种类
冷凝器 水冷冷凝器 立 式 壳 管 式 卧 式 壳 管 式 套 管 式 壳 管 式 风冷冷凝器 蒸发式冷凝器 淋激式冷凝器
省水,造价 低,结构简 单,可现场 制作,水垢 易清除;金 属耗量大, 占地面积大
省水,造价低,结构简单, 水垢易清除,体积小 不需水,安装简单,可置于屋面;传 热系数小,受环境温度影响大,恶化 环境,除尘困难 传热系数高,机组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 金属耗量大,清洗困难,水阻力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