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人2011年~2013年接触到的47例年龄在33~64岁的胆囊炎患者,平均年龄44岁,其中男的11例,女的37例,患者均不同程度的有上腹不适且伴有高热、恶心等症状,少数患者出现上腹部绞痛症状,临床诊断,其中胆囊多发性结石并慢性胆囊炎32例,其中5例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息肉10例。

采用0度镜四孔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结果47例中中转开腹1例,术后均使用抗生素3~6d,以预防感染,3例使用1~2次镇痛剂,结果术后胆瘘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住院45d,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创口感染,局部出血,经对症处理后,无大碍,其余病例均于术后当晚自行下床活动,术后第1d生活能自理,不需陪护,平均住院9d后治愈出院。

结论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不开腹、出血少、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给病人带来了更优越、更经济的诊疗手段,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标签:微创技术;肝胆外科;临床治疗
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的应用与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密切相关[1]。

随着腹腔镜应用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肝胆疾病外科已有1/3的传统手术被微创手术所取代,如腹腔镜胆囊切除、肝脏胰腺切除、以超声引导进行肝囊肿穿刺置管引流等。

有条件的医院,微创外科技术可完成70%~90%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成功率达到97.79%[2]。

肝胆疾病的微创外科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为肝胆外科微创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所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探讨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人2011年~2013年接触到的47例年龄在33~64岁的胆囊炎患者,平均年龄44岁,其中男的11例,女的37例,患者均不同程度的有上腹不适且伴有高热、恶心等症状,少数患者出现上腹部绞痛症状,临床诊断,其中胆囊多发性结石并慢性膽囊炎32例,其中5例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息肉10例。

1.2方法采用0°镜四孔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前做好常规检查,包括抽血化验、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心电图、胸片检查以及术前皮肤及肚脐准备,停用血管活性药物。

还要做常规影像学检查,探查患者胆囊的大小、胆囊壁厚度以及是否有结石、结石位置和大小等信息。

患者手术体位成头高、足低、仰卧位。

手术是气管内插管加上静脉全麻,以一种特制导管插进腹膜腔,先以手术刀在脐周作小切口,插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约2~5公升,达到一定压力,为手术提供空间,再在腹部开4个0.5~1.5cm 的小洞,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离断并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然后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

如果发现胆囊壁较厚,胆囊张力高,抓钳无法牵引等情况,
要先进行胆囊减压。

胆囊体积过大,可将胆囊移至腹壁穿刺口,切开胆囊,吸引器吸出胆汁,或夹出结石,胆囊塌陷后于腹腔镜操作下,很仔细小心地取下胆囊。

如果胆囊三角部位粘连严重,解剖关系不清时,考虑可能肝硬化或急性炎症,可尝试进行胆囊逆行切除术。

整个手术需时约30min~1.5h,简单而安全。

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与常规抗感染治疗[3]。

2结果
47例中中转开腹1例,术后均使用抗生素3~6d,以预防感染,3例使用1~2次镇痛剂,结果术后胆瘘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住院45d,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创口感染,局部出血,经对症处理后,无大碍,其余病例均于术后当晚自行下床活动,术后第1d生活能自理,不需陪护,平均住院9d后治愈出院。

虽然手术中有1例中转开腹,但并不代表手术的失败,是为了保证患者的绝对安全和手术的质量而采取的措施。

能及时、果断的在发生严重并发症之前中转开腹,恰恰是一个成熟的医生该做的决断。

3讨论
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一般指的是非开腹状态下,利用影像学技术作为引导,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

现代外科医学尤其是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正逐步向着微创化、有限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纵观我国微创技术的发展历程,绝大部分的微创技术都是从腹腔镜基础上开始演变的[4]。

腹腔镜手术是借助摄像系统、光源及器械在电视监视下进行操作的手术方式。

通过小切口插入摄像镜头和各种手术器械,将摄像头所拍摄的腹腔内各种脏器的图像传输到电视屏幕上,医生通过观察图像,手术视野更宽阔,就可以利用器械在体外完成手术,而且镜头可深入腔穴内部,扩大了医生的可操作领域。

由于腹腔不被切开,整个手术操作过程是在密闭的腹腔内进行,所以减少了外科医源性损伤,减轻外科创伤后发生的内环境紊乱。

切口小不缝合,不拆线,术后不易发生感染、粘连。

医生通过电视直视操作手术,使得手术更精细、准确,切开、结扎、止血主要依赖电凝外科来完成,手术部位的异物明显少于传统手术。

同时手术过程在全麻的状态下进行,痛苦少,而且术后恢复快,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

所以,腹腔镜应用在肝脏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时至今日,腹腔镜手术已经从肝胆外科逐渐扩展到每个领域,基本上每个领域里面都有微创外科。

微创技术开创了”最小损伤外科”的新纪元,真正改变了肝胆外科的治疗格局[5]。

当然任何一项新技术的使用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微创技术也有它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手术。

还是以腹腔镜为例,用腹腔镜作胆囊切除术有很多优点,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只适用于局部炎症较轻,解剖清晰地胆囊疾病患者,局部炎症严重粘连明显等均不适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在不同的肝胆外科手术中的效果是有差异的,例如,肝囊肿的治疗中腹腔镜作为首选的方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肝血管瘤和良性肿瘤,腹腔镜应用此病的治疗医学界存在分歧;肝癌在理论上被证实可以通过腹腔镜作肝癌切除术进行治疗,但临床应用很少;肝移植,腹腔镜作肝移植目前动物实验已经证实可行,但临床试验还在探索[6]。

微创技术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是,我想随着科技水平的提
高,经验的不断积累,微创技术将成为21世纪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秦国喜.论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中应用的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477-478.
[2]翁以炳.微创技术在肝胆外科疾病应用的进展[J].中国乡村医药,2009,(04):4-5..
[3]陈晓鹏,张卫东,王东.微创时代肝胆外科的现状与思考[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23(04)269-271.
[4]贾志,商中华,张文晋.浅谈肝胆外科中微创技术的应用.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12)398.
[5]王子卫,孔宪炳,廖刚.微创外科技术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及展望[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8,20(02):77-79.
[6]陈晋.腹腔镜在肝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24):406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