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新城三小高红丽
有一句教育名言:爱是最高的教育艺术。
确实,教育如果不以爱为前提,就难以取得成功。
然而仅有爱是不行的,还必须掌握爱与赏识的艺术,特别是对于那些所谓的弱智学生,给予他们爱与赏识的力量也许会改变他们的人生价值。
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叫智。
从名字上分析,他一定是一个有智慧、聪明过人的学生,其实他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甚至在有的老师、大多数学生眼中,他是一个“弱智生”、“捣蛋鬼”。
因为他在所有的学科中,除了语文能写几个字,勉强能读读课文外,其余学科基本不得分,即使得分了,也不超过20分,而且下课总爱追逐打闹,因此他是一个极不被欣赏的学生。
因为长期遭受冷眼,得不到欣赏与爱,所以他的不良行为习惯形成了恶性循环,而且有时还会变本加厉。
自我担任他的数学老师以来,经过了解、观察得出一个结论:智应该是一个可塑造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育者,决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
于是我开始与他沟通,记得我第一次找他谈话的第一句话是这样问的:“智,你是一个好学生吗?”听了我的话,他的脸刷地红了,深深地低下了头,然后怯怯地说:“老师,我,我知道我是个坏孩子。
”听了智的话,我心里特别地难受,这么小的孩子就在他的心灵里播下了“坏”
的种子,长大后他会怎么办?作为我们教育者,真的该反思一下了。
于是我说:“智,抬起头来,看着老师,我说你一点都不像一个坏孩子,只要你自信,你一定会成为咱班里最优秀的孩子,你敢跟老师打赌吗?”他愣了愣,眼睛里充满了希望,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我也会心地笑了。
渴望被欣赏是人的一种基本精神需求。
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因此,我尝试改用欣赏的眼光审视他,引导他。
我首先找到了他的家长,做了详细的工作,最后家长愿意配合我们,表示不再呵斥、打骂、挖苦他了,愿与老师携手,共同重新塑造这个孩子。
在学习上,我让他当数学小组长,首先树立他的学习信心,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并教育他,数学小组长就得学习好,并且采取了多种措施,课上多提问,多指导,多表扬,多鼓励,多用启迪的目光去看他。
课下,给他配了辅导小组长进行帮教合作学习,并让他找出了对比对象,看谁进步最快。
由于措施得力,使他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的数学成绩及格了,其他学科也有了较大进步。
在纪律方面,我是这样调整的:班内成立课间纪律小组,让他当纪律组长,负责监督,奖、扣分,对于守纪律的,要奖分,追逐打闹的扣分,违犯一次扣一分,一学期累计超过负20分的,学期结束时就不能参与任何评选。
教育智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敢为人先,经过努力,智不但自己改掉了课下追逐打闹的不良习
惯,而且在他的带动下,班内课间纪律井然有序,几乎每周都能得到纪律流动红旗。
一学期下来,智在师生们的欣赏、鼓励、爱护下,已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作为老师,要充满爱,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要从心底里拿出全部的爱心,爱得质朴,爱得自然,爱得独具魅力,且要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
我还记得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欣赏者心中要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鲜花。
”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和理解,一种依赖和祝福,可以使人具有成功感。
欣赏可以起到点石成金或锦上添花的效果,让我们在教育中给学生多一些爱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