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起居的问候礼仪
• 16长辈教导时,要站着认真聆听,长辈让 后辈坐下时,才能坐下。有不同意见时,
• 17.和家人说话时,要眼睛看着对方,好 好说话、清楚表达,不要随便插话,别人 说话时不要打断。(问起对 视勿移, 凡 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故事
• 孔融让梨(谦让,分享)孔融小时 候曾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吃
称起谓居礼仪、家庭成员礼仪和家庭间的交往礼仪。
日常生活作息
由来
•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的行为规范,它 不是随意凭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 。了解礼仪的起源,有利于认识礼仪的本 质,自觉地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进行社交 活动。对于礼仪的起源,研究者们有各种 的观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 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 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 这样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 豊豊亦声”。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 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礼”字是会 意字,“示”指神从中可以分析出,“礼 ”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 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
家庭起居的问候礼仪
礼仪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 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 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
规家范庭。礼是仪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
称家。庭礼仪指的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用以
沟通思想、交流信息、联络感情而逐渐形成的约定 俗成的行为准则和礼节、仪式的总称。它包括家庭
• 相敬如宾(夫妻相处)《左传·僖 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冀 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
重要性
•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 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 飞理想的锚地。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 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看平 时,重养成,自然是家庭礼仪教育实施的 应有之义。
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 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 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1922年《西方礼仪 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 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 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 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为是表达自身感 情而存在的,在没有礼仪存在的时候,人 们祭祀天地根本无法表达心中的敬畏,后 来才出现了礼仪,如同语言一般,因为需 要才产生的,后来拓展开始向长辈行礼来 表达本身的敬意,在后期贵族阶层出现,
• 1.以礼带礼,突出家长表率作用。 • 2.以小促大,紧抓日常生活规范 • 3.以无胜有,营造家庭文化氛围。 • 4.以练导行,强化孩子礼仪意识。
9、外出时,要告诉父母及长辈自己去哪儿 ,去做什么,得到允许方可外出,并和长 辈说再见;归来时,要告诉父母及长辈自 己回来了。
10.要早睡早起,睡前和起床后上要刷牙、 漱口、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朝起早 夜 眠迟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11.当父母长辈房间关着门时,进父母长辈 房间要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才可以进入。
规范
• 1、听从父母教诲,不随便顶撞,不对父 母产生敌对情绪;
• 2、体谅和理解父母,对父母要和颜悦色 ;
• 3、不让父母为自己的行为担忧。子女是 父母的心头肉,无论走到哪里,都牵动着 父母的心;
• 4、对父母要主动问候,主动关心父母的 身体状况;
• 5、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
8.早起后,要向父母及长辈问“早上好”; 睡觉前,记得和爸爸、妈妈及长辈说“晚 安”。(晨则省 昏则定)
• 13.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要等父母长 辈先开始吃,自己再拿起碗筷吃饭,吃饭 时,身体坐直,靠近餐桌,不翘二郎腿, 不倚靠椅背
• 14.吃饭喝汤时,不要狼吞虎咽和发出声 音,不随便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 不要乱扔。不要对这餐桌咳嗽、打喷嚏。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 15.家人叫自己时,要尽快答应,父母及 长辈要自己去做的事情,尽快去做。(父 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