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3.临近毕业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时,大学生将进入就业阶段,这
是大学生从学生生涯向职业生涯的过渡时期。毕业在即 大学生要进行毕业考试、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求职择 业,这既是大学生的毕业准备阶段,也是就业准备阶段 更是从学生生活向职业生活的心理过渡时期,因此他们 的心理压力和冲突将会不断出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学习目标
(1)理解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含义; (2)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性; (3)了解心理咨询,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
念及自助求助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目录
1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2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3 任务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4 任务四 了解心理咨询,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
1.入学之初 入学适应是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都要经历的一个阶
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面临从中学到大学的变化,不 仅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不同了, 而且从家庭到学校、再从学校到社会,自身扮演的角色 也不同了。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1.入学之初 大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但是又必须面对这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两面性 但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大学生的心理也在迅速走向成熟,并且表现出积极的一 面,如他们情感丰富、精力充沛、敢想敢干、勇往直前 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等。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4)人格完整。人格是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 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 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 的,个人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以积极进取 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 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情景导入
王晓静的父母认为王晓静情绪低落的原因是太娇气, 过段时间自然就会好,并且他们认为只要身体健康就没有 问题了。在生活中,我们对健康的认识是不是也像王晓静 父母那样只关注身体的健康而忽视了心理的健康呢?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1.健康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开始追求健康,但长期以 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还只是关注人的躯体上的变化。 健康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成立时 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躯体 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安宁状态。”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三、心理正常与否的界定原则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外部环境没有重大改变
的前提下,期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相 对稳定得,行为回表现出一贯性。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从年龄上看,大学生的个体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 经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各种生理功能,但大学生心理成 熟并非完全取决于他们生理成熟的水平,更多的是受到社 会环境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同时还跟大学生社 会生活时间的广度和深度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大学生 的心理问题更复杂、更多变、更具有独特性。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5)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是一个 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人们只有学会积极地 自我评价,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 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 也不以在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卑,才能做到 自尊、自强、自制、自爱,从而正视现实,积 极进取。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6)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具体表现 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 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独立而 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 评价别人和自己,善于取长补短;宽以待人, 乐于助人;交往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 往动机端正。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1946年召开的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 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 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人们在 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安宁平静的稳定状态。”
趋近社会评价高、体现个体成熟的一面,如努力改善现 实自我,让现实趋近理想,或者修正不切实际的过高标 准,使理想趋近现实。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1.入学之初
2.大学中期
3.临近毕业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三、心理正常与否的界定原则
1.主观世界与 客观世界的统 一性原则
2.知、情、意协 调一致性原则
3.个性的 相对稳定 性原则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三、心理正常与否的界定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这主要是看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
否能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的差异。人 的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 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 持一致性。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1.健康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的定义明确为:“一 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 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1.健康 从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对健康的定义来看,健康包 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 部分,这四者缺一不可,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 分。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7)社会适应正常。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 良好的关系,即个体能正确地认识现实环境,能 以有效的办法应对环境中的各种困难,能根据环 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者 改善环境以适应个体的需要,或者改造自我以适 应环境。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人 具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心理健康的人应具 有与多数同龄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反之, 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但需注意的是,心理健 康的标准是相对的。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3.统一性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逐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阶段,无
论内心有怎样不同的心理,它们之间有怎样激烈的矛盾 冲突,大学生在某一时间、地点的外在表现总是尽量统 一的。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3.统一性 绝大多数大学生所做的都是消除矛盾冲突,使自己
盾;积极勇敢与消极退缩的矛盾;强烈的性欲望与正确 处理异性关系的矛盾;等等。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矛盾性 这些冲突虽然会使大学生感到焦虑苦恼、痛苦不安
但也促使他们设法解决矛盾,从而促进自我发展,使心 理发展更加趋于成熟。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 当前国内有关著作中通常采用20世纪初英国出版的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个体 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 状态。”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 这些心理健康的定义都是将其作为一种状态(如个 人心境的最佳状态、安宁平静的稳定状态或者最佳功能 状态等),并没有具体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3.临近毕业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和心理发展都具
备比较稳定的人生观、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心理调控 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因在学业或求职中遇到挫折而 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或悲观失望,或无所适从,或做 出发泄行为。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大学中期 也有大学生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出现某种程度的
心理障碍,但总能在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下解决这 些问题或障碍,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不断探索和成 长,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任务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2)情绪健康。情绪健康的标志是情绪稳定 和心情愉快。它具体包括:愉快情绪多于负面 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 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 能克制又能合理地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 应。
任务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3)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 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 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 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 2.学习问题 3.自我问题 4.压力问题
5.人际关系问题 6.情感问题 7.情绪障碍问题 8.生涯规划与就
业问题
任务二 大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 从中学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在这个
转折中,生活环境、人际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使大学 生由于难以适应而产生矛盾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