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洛夫《农夫和蛇》课件
说明农夫理智,没有被蛇的 花言巧语所蒙蔽
(4)本则寓言诗的寓意是什么?
(4)本则寓言诗的寓意是什么?
从蛇的角度看:如果你一旦失去了别人对你 的信任,无论怎样乔装打扮,也无法摆脱自 己的困境。不能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 从农夫的角度看:对待敌人,不管他们换上 什么假面具,都不能对他们放松警惕,更不 能被他们蒙蔽。要善于识破敌人的乔装打扮。
归纳小结
蛇——花言巧语:骗 农夫和蛇: 农夫——明辨是非:斩
蛇不分粗细,坏人不分大小。(中国谚语) 蛇的本性改不了。(巴西谚语) 蛇可怕在嘴上。(富拉尼谚语) 人不能跟蛇进洞。(祖鲁谚语) 蛇爬过的地方就会使人感到不安。(亚博谚语) 把蛇放在怀里,它醒过来就要咬你。(希腊谚语) 蛇换蛇皮,不改蛇性。(俄罗斯谚语) 蛇死不再毒害人。(沙特阿拉伯谚语)
比较三则《农夫和蛇》的异同
就故事性方面,第一则寓言的故事的情节性 是比较强的,有头有尾特别是有奇巧的变化, 但故事比较简单。第二则故事情节较复杂些 了,有一些曲折,有一些对结局的期待,尤 其是蛇讲的那番歪理,使故事显得比较特别。 第三则的亮点在于故事结局之时主人公说的 几句富有哲理和智慧的话。 就语言表达方面,第三则是诗的形式,比较 特别。
1、诵读这首诗,了解作者克雷洛夫。 2、体会这首诗的寓意。 3、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则《农夫和蛇》 进行比较。
克雷洛夫,俄国寓言作家,世界四 大寓言作家之一,一生共写了203篇寓言。 他的寓言具有极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普 希金称他是“真正的人民诗人”。他早期 的寓言有《农夫和蛇》、《狼和小羊》、 《乌鸦与狐狸》、《狐狸和葡萄》等。
(5)本则寓言诗的内容及告诉我 们的道理?
本诗歌写了一条毒蛇乔装打扮想要骗取 农夫的信任,结果被农夫识破本质把它 砍死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失去了人民 的信任,再乔装打扮也逃脱不了灭亡的 命运。
()本则寓言诗是如何刻画蛇的形 象的?
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把蛇的自然本性 与人的性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语 言,动作,神态描写,把凶恶,狡诈的 蛇的外形刻画的栩栩如生。
诗歌内容
蛇花言巧语想要骗取农 夫的信任,结果被农夫识 破,果断杀了。
蛇口称“邻居”,笑容满面,它的内心是如 何想的?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内心险恶,想欺骗农夫,让农 夫放松警惕。神态描写
农夫为什么没有听信蛇的那些鬼话? 知道毒蛇的本性不会因外表而改变。
蛇跟农夫称“邻居”,说明了什么?比喻?
相处距离近。 比喻本质坏的人生活在 人们身边。
体裁:本文是一篇寓言诗。
预习检测
luò
克雷洛夫
fǔ
斧头
lūn gēng qiáo
抡起 更 换 乔 装打扮
双方为化解冲突而进行的活动。 谈判: 防范: 防备;戒备 完蛋: 垮台;灭亡 心肠: 用心;存心 改换服装面貌,使人不认识自己, 乔装打扮: 以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乔,做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思考: (1)蛇的话应该怎样读? 农夫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阴险狡诈、虚情假意 坚决、果断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事?
文章思路
在《农夫和蛇》这则寓言里我们看到: 一条蛇爬到农夫跟前说:“让我们和睦 相处吧,现在你不用提防我,今年春天 我已全身换了一层皮。”农夫没有听信 蛇的花言巧语,他抓起斧子说:“虽然 你换了新皮,但你的心还同样恶毒。” 于是一斧子砍了下去,蛇便一命呜呼。
蛇跟农夫和平相处的依据是什么?说 明本质坏的人什么的特点?
更换皮肤成新人。 特点:善于伪装 自己。
3/31/2017
合作探究
(1)蛇为什么要伪装自己,目的是什么, “蛇”象征什么样的人?
凶恶、狡诈、阴险、虚伪
(2)从农夫的语言和动作中可以看出农夫 是个怎样的人? 果断、智慧、善恶分明
(3)农夫果断斩蛇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