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东京审判的缺陷和遗憾 ——惩处日本战犯和消灭军国主义势力不彻底
1970年12月,西德总理勃兰特在 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
2004年日本首相再次参 拜靖国神社
根据材料回答:该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试分析造成这 个问题的历史根源?
反映的问题:
德日对侵略战争的反省程度不同。
日本对战争没有进行深刻反省,军国主义思想在 日本还魂。
四、二战的影响
㈠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1、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 2、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直接原因) 3、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 基础(原子能、火箭技术、电子计算机) 4、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促进了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
㈡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1、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传统的以欧洲 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①对欧洲及日本:严重衰落 ②对美国苏联:美国经济和军事世界第一 苏联军事和政治威望提升 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历史根源:
①二战后,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庇护日本使 一些日本战犯免于起诉 ②对日本民主化改造不够彻底 ③对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铲除不够彻底.
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二战的启迪和经验教训
⒈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 ——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⒉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对侵略行为不能姑息纵容,应及时制止 ——肩负起大国责任和义务 ⒊一些国家墨守成规的代价 ——创新、发展才是出路,要与时俱进。 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 保证。 ——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
三.德国法西斯的覆灭
• 1.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
(1)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2)内容 加快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处理和战 后世界事宜的安排 • 2.盟军的进攻,柏林战役 • 3.德国投降(1945,5,8)
四.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
1.盟军对日本的打击: 1945年初,美军已日益逼近日本本 土;4月,美军攻占硫磺岛和冲绳岛,轰 炸日本本土,日本经济濒于崩溃.
2、法西斯暴行
▲(1) 德国: 希特勒实施种族主义理论,疯狂迫害犹太人,600万犹太人被 残杀(奥斯威辛集中营) ▲(2) 日本: ①在中国的罪行:南京大屠杀、使用生化武器 ②在东南亚的罪行
两次世界大战规模比较
一战
战争持续时间 参战国家 参战人口 四年零三个月 36国 10.5亿
二战
六年多 61国 17亿
雅尔塔 欧洲战场形势 会议
签署 三国协同对日作 《开罗宣言》 战,加速日投降
的发展变化
商谈对德处理 初步确立战后秩 政策和安排战 序:雅尔塔体系 后世界事宜
讨论战后安 排问题,三 国发表公告
波茨坦 会议 反法西斯战争
全面胜利前夕
加速日本投降 巩固对德胜利
中国人的“哭墙” 犹太人的“哭墙” 广岛和平广场
2.波兹坦会议:
(1)背景 在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来临前夕。 (2)内容 ①着重讨论战后世界安排问题。 ②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 件投降。
3.中、美、苏对日本的打击和日本投降
归纳:二战期间重要会议
名称
开罗 会议
背景
内容
意义
反法西斯力量 在各战场取胜, 德黑兰 加速战争进程 开辟第二战场 三国协同对德作 会议 战,加速德投降
五、比较一战与二战的异同 相同点:背景: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各种矛盾交织,形成了军事集团 ③德国是挑动国
影响:
①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 ②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都使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④都促使社会主义与和平思想的发展; ⑤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欧洲在世界地位均下降 。 ⑥都加强了美国的实力。 ⑦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⑧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 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作战区域面积
动员武装力量 军费开支与薪 饷开支比例
400万平方千米
7000万人
2200万平方千米
1.1亿人
1: 1
3: 1
奥斯威辛集中营
南 京 大 屠 杀
“以外国人视角讲述1937”的影片<<南京>>2007年7月7日公映
二、正义的审判
纽伦堡审判 (1945.11----1946.10)
东京审判 (1946.5-1948.11)
二、欧了胜 利;盟国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 2、开罗会议的召开(1943年11月) • 参加国:中、美、英。 • 会议内容: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 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 意义: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 圣权利得到国际承认。
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 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 样认真地警戒未来。
——罗伯特· 杰克逊
1.纽伦堡审判
时间:1945.11-1946.10
内容: ⑴判处战争罪犯
⑵判决纳粹党的领导机构、秘密警察和 党卫军等为犯罪组织 意义: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2.东京审判
时间:1946.5-1948.11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
• 3、德黑兰会议的召开(1943年11月) • 参加国:苏、美、英 • 内容: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 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战后处 置德国;成立国际组织。 • 4、目的 • 为了加速战争进程,早日取得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
• 5、“霸王行动” • (1)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 栖登陆,由美国人艾森豪威尔指挥。 • (2)诺曼底登陆(1944,6) • 6、意义 • 从此法西斯处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加速走向灭亡。
不同点:
背景: 一战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 二战爆发前,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
规模结果:
“二战”的规模、破坏性更大。
目的和性质: 一战时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 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二战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西斯制度; 性质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影响: 一战后欧洲削弱,但仍为世界格局的中心 二战后欧洲不再是世界格局的中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莫斯科保卫战
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到第一次重大 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2.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德战争和二战 的转折点 3.中途岛海战 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4.阿拉曼战役 北非战争的转折点
精品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电影专题(建议看一到两部):
《莫斯科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巴顿将军》 《拯救大兵瑞恩》《攻克柏林》 《逃离索比堡》《中途岛海战》 《血战台儿庄》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偷袭珍珠港》 《U-571》 《战场》
《隆美尔传》 《坦克大决战》
《空军大战略》 《中途岛战役》………
精品课件
一.盟军的反攻
1.太平洋战场 (1)瓜岛战役: 经过:1942,8美军率先反攻,夺占瓜岛 结果:日军失败,被迫从瓜岛撤退 意义: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 动权. (2).马里亚纳战役; 菲律宾战役 时间:1945年初 结果:日本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一、空前的浩劫 ——战争,人类没有胜者 1、规模空前、损失惨重
(1)范围广:四大洲、四大洋、61国和地区、2200万平方千米 (2)参战人数多:双方军事力量1.1亿,伤亡9000万(人数最多) (3)军费开支大:直接开支1.1亿美元,参战国物质总损失价值4 万亿美元 (4)许多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被严重破坏
2.北非地中海战场 (1)北非战事结束: 1942年美英联军“火炬”两栖登陆,北非 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 1943年北非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顺利 结束 (2)意大利投降: 1943,7盟军西西里岛登陆; 意大利政变,新政府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 始瓦解)
3.苏德战场 (1)库尔斯克战役: 时间:1943,7 结果: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失 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2)苏军的十次打击: 苏军基本收复国土,并进入东南欧追击 德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