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TMS系统培训大纲SG-TMS新疆项目组2013年6月23日目录1初步了解 (3)1.1系统三大模块 (3)1.1.1通信资源管理 (3)1.1.2通信实时监视 (3)1.1.3通信运行管理 (4)1.2资源命名及概念(重点) (4)1.2.1资源命名 (4)1.2.2相关概念 (6)1.3系统辅助工具 (6)1.3.1PI3000后台管理 (6)1.3.2导入导出工具 (6)2进而熟悉 (6)2.1系统菜单操作 (7)2.1.1资源管理(重点) (7)2.1.2实时监视 (7)2.1.3运行管理(重点) (7)2.2系统资源录入及维护(重点) (7)2.3系统辅助工具的使用 (7)2.3.1PI3000的具体使用 (7)2.3.2导入导出工具的使用(重点) (8)3最后掌握 (13)3.1系统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 (13)3.2系统资源维护过程出现问题的解决 (14)3.3系统辅助工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 (14)为了能让各地州用户能够尽快的了解并逐渐熟悉SG-TMS系统,针对用户对SG-TMS系统实际的使用情况,此次培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九个内容:初步了解(系统三大模块,系统资源命名及概念,系统辅助工具),进而熟悉(系统菜单操作,系统资源录入及维护,系统辅助工具的使用),最后掌握(系统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系统资源维护过程出现问题的解决,系统辅助工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
1初步了解了解系统整体的轮廓是熟悉系统使用的基础,对系统整体的架构有了了解,能够保证有条理的熟悉系统菜单的操作。
对系统资源命名及相关概念的了解,是系统资源录入及维护的前提,只有清楚了系统资源的命名规则及概念才能更好的进行系统资源的录入和维护。
了解系统辅助工具,是全面熟悉系统的一个必要条件,要想完全的掌握SG-TMS系统,那就离不开系统辅助工具的试用。
1.1 系统三大模块SG-TMS系统即国家电网通信管理系统,主要分为:通信资源管理、通信实时监视、通信运行管理以及通信专业管理(该功能模块还未实现)1.1.1通信资源管理提供对通信网络各种通信资源数据的规范、常态管理功能,实现面向通信网络、通信设备、通信业务等各类通信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使资源的使用更加便利、资源数据的查询更加准确,并为通信资源的建设和规划提供依据。
通信资源管理主要包括资源维护工具、资源信息管理、资源图形管理、资源调度管理等功能。
1.1.2通信实时监视通信实时监视是整合、处理和分析设备网管、动力环境和其它系统传送至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各种告警信息和性能信息,实现在统一的界面下对多厂商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监视,实现面向网络、面向业务的告警管理以及智能化的故障分析处理手段。
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告警集中监视、网络运行状态监视、重要业务电路监视、故障智能分析与处理、性能管理。
1.1.3通信运行管理通信运行管理类应用从通信运行的值班调度、方式、检修、故障、备件等方面的流程化管理角度定义相关功能,通过对各类工作的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实现了通信工作的规范管理和信息共享的目的,将通信运行管理实际需求与信息化手段有效结合,全面提高通信运行管理水平。
通信运行管理主要包括运行值班管理、通信运行方式管理、通信检修管理、缺陷故障管理等功能。
1.2 资源命名及概念(重点)1.2.1资源命名1.2.1.1 全局名称通信资源在全网范围内的唯一名称,通过在某一特定范围内的通信资源名称前逐层增加上层资源名称作为前缀而成。
1.2.1.2 命名原则各类通信资源对象的命名遵循以下规则:1、唯一性原则:资源对象的命名在使用的每个层次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并通过全局名称确保其在公司系统通信网络中的唯一性;2、统一性原则:资源对象中所出现的符号和缩略语具有统一的特殊含义,在使用时不得随意改变这些符号和缩略语的含义;3、可扩充性原则:对本部分未能涵盖的通信资源,可参照本部分的命名规则进行扩充,以适应电网通信的发展需要。
1.2.1.3 符号和缩略语符号集所有命名所用到的字符应在下列符号集之内:1、汉字(每个汉字相当于2个字符);2、大小写英文字母:A-Z,a-z;3、数字:0-9;其他符号:“/”、“-”、“.”、“(”、“)”、“~”,其中“(”、“)”、“~”为全角字符,其余为半角字符。
符号用法所使用的符号,其基本用法如下:1、“/”用于在全局名称中分隔各个层次的名称,前后之间一般是包含、层次关系;2、“.”表示同类资源包含关系,如,用于分隔不同级别的“区域”、不同容量级别的“通道”,此外,该字符也可作为小数点出现在命名中;3、“-”用于分隔资源对象名称内部两个字段;4、“(”、“)”用于分隔名称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以方便阅读和理解,一般将连接关系中对等的两端用它们括起来;5、“~”表示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连接关系;6、对于一个资源名称,按照符号优先级来分割资源名称的各个组成部分,各类符号的优先级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如下:“(”、“)”、“~”、“.”、“/”、“-”。
缩略语:H:机房(House)R:机架(Rack)SR:机框(Sub Rack)S:机槽(Slot)CP:机盘(Circuit Pack)P:端口(Port)F:光缆段纤芯(Fiber)FS:纤芯段纤芯(Fiber Segment)C:电缆段线对(Cable)1.2.1.4 资源分类表格 1-1资源分类表1.2.2相关概念详见《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功能规范@20111219征求意见稿.pdf》1.3 系统辅助工具1.3.1PI3000后台管理系统账户、角色分配、菜单配置、流程流转等系统管理操作都需要通过PI3000平台进行操作,所以PI3000平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辅助工具,了解了PI3000平台也就掌握了系统操作的精髓。
1.3.2导入导出工具在进行系统资源录入的时候,繁多的资源数据如果只靠在系统上逐条录入,那肯定是没有效率的,导入导出工具就简化了在资源录入的时候逐条录入的繁复工作,提供了批量导入数据的功能。
导入导出工具除了在录入系统资源数据的时候减少了用户的工作量,更在系统资源维护的时候提供了便捷。
数据录入:新增导入数据维护:导出→更新导入2进而熟悉这次培训的重点就在于:熟悉系统菜单操作、熟悉资源录入及维护、熟悉系统辅助工具的使用这三个方面。
不熟悉导入导出工具的使用,就无法高效率的进行资源录入及维护;不熟悉PI3000管理平台,就无法清楚的了解系统权限、菜单权限以及工单的流转权限分配问题;没有系统资源数据,不了解系统权限、菜单权限和工单的流转权限就无所谓系统菜单操作。
所以系统菜单操作、系统资源和系统辅助工具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2.1 系统菜单操作详见《国家电网公司通信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20130614.doc》2.1.1资源管理(重点)资源管理首页各模块介绍,资源信息管理、资源图形管理、资源权限配置等功能详细讲解2.1.2实时监视实时监视首页各模块介绍,告警操作详细讲解2.1.3运行管理(重点)运行管理首页各模块介绍,工单操作详细讲解2.2 系统资源录入及维护(重点)数据清查详见《清查表格修改说明v3.0.doc》必填字段详见《必填字段20130412.xlsx》数据治理详见《数据治理要求.docx》2.3 系统辅助工具的使用2.3.1PI3000的具体使用模型设计器(企业模型)方式单、缺陷单、检修单以及月检修计划的流程问题用户建模(企业用户)用户和权限之间的关系菜单建模权限和菜单之间的关系2.3.2导入导出工具的使用(重点)导入导出工具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图2-1导入导出工具目录结构lib目录主要存放工具程序所必须的jar包,logs目录存放工具程序日志文件。
导入导出工具无法导入顶级区域,所以顶级区域必须通过系统手动录入。
2.3.2.1 文件配置打开导入导出工具文件夹目录“ImportingTools\conf\WEB-INF”,找到config.xml文件,该文件为工具程序与后台数据库连接的配置信息,修改连接的数据库地址,如下图所示图2-2修改连接的数据库地址修改应用服务器地址,如下图所示图2-3修改应用服务器地址修改权限管辖单位,确保权限管辖单位的名称一定存在,否则导入会有问题,如下图所示图2-4修改权限管辖单位打开导入导出工具文件夹目录“ImportingTools\conf\WEB-INF”,找到importingtemplate.xml文件,该文件记录了工具程序模板管理的配置信息,必要时可对其进行备份,以免修改配置信息后无法还原。
2.3.2.2 启动程序从批处理文件“ImportingTool.bat”进行启动导入导出工具,工具界面如下图所示图2-5导入导出工具界面导入导出工具主要有“导出”、“导入”和“模板管理”三个功能模块。
“导出”功能,可对系统资源进行查询并导出查询结果数据。
“导入”功能,可对系统资源数据进行批量导入。
“模板管理”功能,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数据信息模板。
2.3.2.3 导出数据进行导出数据时,操作步骤:①选择需要导出的资源类型;②使用条件查询过滤数据;③查询;④导出查询结果。
如下图所示图2-6导出数据操作2.3.2.4 导入数据导入数据分为“新增导入”和“更新导入”,新增导入:对系统内暂无数据记录的情况进行批量导入;更新导入:对系统内已有的数据记录进行属性的批量更新。
如下图所示图2-7导入数据界面2.3.2.4.1新增导入进行新增导入数据时,操作步骤:①选择导入的“资源类型”;②生成导入模板;③将需要导入的数据按照导入模板的格式填写到生成的导入模板中;④将填写好的导入模板加载到工具中;⑤校验;⑥校验无误后进行导入。
(校验成功后会显示“失败0条”)如下图所示图2-8新增导入过程2.3.2.4.2更新导入进行更新导入数据时,操作步骤:①在导出界面将需要更新的资源数据进行查询导出;②在导出的表中修改需要更新的属性信息;(导出表格最后一列OBJ_ID不要修改,否则无法更新)③在导入界面中选择“更新导入”;④将更新后的资源信息表加载到工具中;⑤校验;⑥校验无误后导入。
(校验成功后会显示“失败0条”)如下图所示图2-9更新导入过程数据校验时,工具会将数据逐条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符合即校验成功,可点击校验日志进行查看。
校验一般报错:①关联关系未找到:根据校验日志查看具体关联关系在上一级模板中可否找到并确认是否数据错误;②关联关系不唯一:查看校验日志,某些字段指向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删除上一级重复数据;③编码类型在数据库字典值中找不到:可在系统维护中的编码管理中进行添加,数据库表名为t_pub_code。
新增数据失败时,检查表的字段定义、数据的形式格式是否正确、数据的Excel的单元格格式是否正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