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尿验方

蛋白尿验方

蛋白尿验方蛋白尿验方□ 牛凤景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中医院药物组成:生地黄12克,怀山药20克,知母12克,黄柏3克,猪苓12克,梓实20克,砂仁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一个月为1疗程。

经检查尿蛋白减少了,间隔1周可续服。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血尿。

伴随水肿、高血压,久治不愈。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我通过多年临床验证,只要舌脉症状符合肾阴虚证,用本方治疗,效果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单味梓实控制蛋白尿疗效可靠,这是笔者舅祖父(当地已故著名老中医李春生)传授的经验。

中医治疗蛋白尿小验方蛋白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蛋白尿的出现,是人体精微物质外泄的一种表现。

人体的精微物质,主要依赖睥进行生化与统摄,并通过肾来封藏与固摄。

劳累、伤食、服药、妊娠等因素,部可引起脾肾两虚。

如果再有湿热内蕴,水湿不化的情况,就容易产生蛋白尿,其治疗也颇为棘手。

笔者在临床上尝试采用补肾固精、益气摄血治疗肾炎蛋白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处方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衣6克,丹皮lo 克,甘草3克。

加味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红细胞多者可加仙鹤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细胞多者加石苇15 克、鱼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参15克、通草10克;纳食差者加陈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阴虚者加生地15克;阳虚者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暇。

一般服药1~2个月,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

注意事项尿蛋自属于体内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

因此在处方选药时,必须重视补泻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

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金樱子、菟丝子益肾摄精,茅根、茯苓清热除湿,葛根、荷叶升提举陷,丹皮、旱莲凉血摄血,蝉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合用,补而不滞,固摄不留邪,除湿不伤阴,清热不苦寒,凉血不留瘀,消除蛋白尿有良效。

蛋白尿方糯稻根100克,玉米须100克,红枣30克。

治慢性肾炎引起的蛋白尿(注:本方为江苏名中医朱龙骧的经验方)。

...肾性蛋白尿方处方:生黄芪30克,生地15克,雷公藤10~15克,丹参12克,丹皮12克,米仁根30克,车前子15克(包煎),白茅根30克,炙甘草6克。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健脾补肾,渗湿利水,降尿蛋白。

主治: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蛋白尿或血尿。

用法:上述剂量为1日用量。

先将雷公藤加水煎煮2小时(以减轻其毒性),然后加入其他中药共煎,沸后再煮15分钟,倒出药液后再加水煎煮,将两液混合,分早晚两次服。

本方可以单独应用,也可在使用激素过程中配合使用,以帮助撤减激素。

如慢性肾炎表现为少量尿蛋白(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克时),则可以去除雷公藤,加太子参15克,长期服用,安全无副作用。

注意:有心、肝、肾功能不全、白细胞减少者慎用,孕妇禁用。

另外,因雷公藤有毒性,建议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应用。

(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王刚教授自创方/周恩超博士推荐)蛋白尿中医治疗有良方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以及肾盂肾炎临床均见蛋白尿。

西医对蛋白尿的认识很明确:认为持续的蛋白尿对肾小球基底膜有损伤,可以引起肾小球的硬化,导致肾脏纤维化改变,最终出现肾脏功能不可逆的损害,临床进入慢性肾衰竭,逐渐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

西药对蛋白尿的治疗方法很有限,大量蛋白尿患者即肾病综合征性蛋白尿患者接受激素治疗约半数病人可获得部分或完全缓解,但激素的副作用往往使病人无法坚持长期的治疗,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激素引起的免疫低下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反过来又加重蛋白尿。

现在医学界公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转换酶受体拮抗剂较大剂量长期使用可以减轻蛋白尿,但这类药物的使用也受到限制。

中医文献中没有蛋白尿这一提法,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应当属于中医的“精气下泄”这一范畴。

这种疾病的病机关键是脾不统摄、肾不藏精、正气虚损和病邪阻滞,致使肾功能破坏而形成蛋白尿。

具体而言,有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正虚有脾虚、肾虚,其中以肾虚为主,又分阴阳;邪实有湿热和血淤。

临床上结合征候仔细辨证,往往可以收到良效。

值得一提的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过程中配合中药治疗往往可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降低激素的耐药性,提高患者肌体免疫力,减少患者感染机会,从而使患者顺利完成激素足量足疗程的治疗。

(黄石市中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文丽)名医秘方:蛋白尿神方尿浊汤治疗肾蛋白尿偏方治疗肾蛋白尿偏方一红白黑凤凰散1.药物组成藏红花9g 白胡椒15g 夹心木30g 凤凰衣2具2.制剂用法阴干,用阴阳瓦焙成焦黄色,研末,或制成丸剂、胶囊剂,6~9g/日2~3次,用荷梗适量煎汤送服。

病重且证型较典型,可用本方加减,水煎服。

3.适应病证慢性肾炎蛋白尿。

4.评按本方适宜阴寒人里,营血瘀滞者。

方中白胡椒温里散寒;藏红花活血通滞;夹心木摄精固藏;凤凰衣补阴纳气。

四药合用有温里散寒、固精和血之功。

治疗肾蛋白尿偏方二降白汤 1.药物组成黄芪50g 、山药30g 、山萸肉15g、芡实15g 、半枝莲30g 、益母草30g 、车前子15~30g 、蜂房6~l0g 、地龙l0g、蝉衣l0g、桑螵蛸l0g。

2.制剂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2~3次服。

3.适应病证蛋白尿。

4.评按蛋白尿属“尿浊”、“水肿”范畴。

其病机多是脾肾两虚、精微失藏。

治以健脾补肾为关键。

方中黄芪、山药、芡实、山萸肉、桑螵蛸健脾益肾固精;益母草、车前子利水消肿;蜂房、半枝莲、地龙、蝉衣具有抗过敏作用。

全方合用有健脾益肾、固精消肿之效。

此方对一些与免疫反应有关的顽固性蛋白尿往往获得满意疗效。

若伴腰痛甚者加杜仲、寄生、川断;伴高血压者加牛膝、钩藤;水肿甚者加篇蓄、瞿麦;小便潜血阳性者加白茅根、琥珀、小蓟。

治疗肾蛋白尿偏方三肾妙散 1.药物组成生黄芪30g 、蛇舌草30g 、太子参20g 、茯苓20g 、白英20g 、石苇20g 、丹参20g 、苍术l0g 、白术l0g 、桑寄生l0g 、枸杞子l0g 、益母草15g。

2.制剂用法日1剂,水煎服,3月为1疗程。

3.适应病证慢性肾炎蛋白尿 4.评按本方治疗52例,结果:治愈40例,好转6例,无效6例。

如表症较重加连翘、防风;肾虚加杜仲、首乌;脾肾阳虚加肉桂、干姜;食纳不佳加炒三仙;瘀血明显加三七;高血压加天麻、白蒺藜。

上文总结了一些治疗肾蛋白尿偏方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治疗肾蛋白尿偏方黄芪15、玉米须30、淮山药30、茯芩皮15、生薏仁30。

每日1剂,水煎,连续服用。

效果很好。

黄芪补气,茯苓皮去湿利水入肾膀胱,玉米须利尿去水肿平肝胆,生薏仁去湿。

芡实白果粥治蛋白尿取芡实30克,白果10枚,糯米30克,煮粥,日一次,10日为一疗程,间歇服2~4疗程,食量少者,芡实、糯米用15~20克。

三味煮粥,具健脾补肾,固涩敛精,通利小便之功。

本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后期蛋白尿久不消者效果尤显。

此粥亦可作为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辅助食疗法,长期间歇服用。

陈修源主治医师献方消除肾炎蛋白尿方方药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蜕6克,丹皮10克,甘草3克。

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克、桑螵蛸15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克;阴虚者加生地15克;阳虚者加仙灵脾10克、巴戟天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

一般服药1~2个月,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

郭旭光主治医师献方尿蛋白偏方,专家介绍,根据临床经验总结,治疗蛋白尿的偏方这里主要介绍以下两点,患者可作为参考:1、主治:蛋白尿,肾虚失困,头昏腰酸,小便昼少夜多,大便时干时溏。

方:黄芪、枸杞子、龟鹿胶(烊化),覆盆子、八戟天、菟丝子。

2、主治:尿蛋白(蛋白尿),脾虚湿盛,面色不华,微肿,食少卷怠,小便少,大便溏。

方:党参、黄芪、白术各20g,陈皮、大腹皮、冬瓜皮、生姜皮、防风。

专家指出,偏方不可尽信,还是要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

蛋白尿的出现是肾脏疾病的外在表现,并不是治疗上的主要矛盾,所以对于治疗上不能仅仅的对症处理,而是找到疾病的根本从受损的肾脏病灶组织治疗入手。

治疗尿蛋白的偏方有些什么呢?导致蛋白尿漏出的根本原因是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通透性的增加,所以治疗上只有将其修复受损的肾脏病灶组织才能达到的治疗,避免其反复发作性。

蛋白尿2005年4月12日华夏医药健康网方一降白汤药物组成黄芪50g 山药30g 山萸肉15g 芡实15g 半枝莲30g 益母草30g 车前子15~30g 蜂房6~l0g 地龙l0g 蝉衣l0g 桑螵蛸l0g制剂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2~3次服。

适应病证蛋白尿。

病案举隅史某,女,35岁。

患慢性肾炎反复发作2年,尿蛋白持续阳性(++~+++),因长期服用激素而致向心性肥胖。

体倦乏力,纳差,腰骶酸痛,双下肢浮肿,按之不起,舌体胖嫩,苔薄白,脉沉细。

查尿蛋白(++++),有少许红、白细胞。

血压23/14kPa。

投以降白汤加牛膝15g、钩藤30g(后下)。

2个疗程后,诸症消失,尿蛋白转阴。

为巩固疗效,予以六味地黄丸,每日2丸,连服3个月后,连查数次尿蛋白均为阴性。

随访2年未复发。

资料来源杨淑玲,等;中国民间疗法,1999,(2):评按蛋白尿属“尿浊”、“水肿”范畴。

其病机多是脾肾两虚、精微失藏。

治以健脾补肾为关键。

方中黄芪、山药、芡实、山萸肉、桑螵蛸健脾益肾固精;益母草、车前子利水消肿;蜂房、半枝莲、地龙、蝉衣具有抗过敏作用。

全方合用有健脾益肾、固精消肿之效。

此方对一些与免疫反应有关的顽固性蛋白尿往往获得满意疗效。

若伴腰痛甚者加杜仲、寄生、川断;伴高血压者加牛膝、钩藤;水肿甚者加篇蓄、瞿麦;小便潜血阳性者加白茅根、琥珀、小蓟。

方二肾妙散药物组成生黄芪30g 蛇舌草30g 太子参20g 茯苓20g白英20g 石苇20g 丹参20g 苍术l0g 白术l0g 桑寄生l0g 枸杞子l0g 益母草15g制剂用法日1剂,水煎服,3月为1疗程。

适应病证慢性肾炎蛋白尿。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杨金荣.浙江中医杂志,评按本方治疗52例,结果:治愈40例,好转6例,无效6例。

如表症较重加连翘、防风;肾虚加杜仲、首乌;脾肾阳虚加肉桂、干姜;食纳不佳加炒三仙;瘀血明显加三七;高血压加天麻、白蒺藜。

方三红白黑凤凰散药物组成藏红花9g 白胡椒15g 夹心木30g 凤凰衣2具制剂用法阴干,用阴阳瓦焙成焦黄色,研末,或制成丸剂、胶囊剂,6~9g/日2~3次,用荷梗适量煎汤送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