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部分政治学

第四部分政治学


武力或胁迫、多重互惠式交换以及忠诚和服从义务与 责任的产生三种方式。
动用武力(Use force)The stick’ 交易(Make deals)The deal 服从义务形成 (Create obligations)The Kiss
特 点
强力胁迫
多重互惠式交换 形成一体关系
服从的动机
制度体现
畏惧(Fear)
(一)发达国家的合法性危机
德国思想家、新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认为 ,资本主义

经济受着利润追求的直接驱使。

但民主过程导致了人们对社会福利以及大众参与和社会 平等的要求不断提高,结果,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所 承担的责任不断扩大。

同时,税收和公共开支急剧增加,这又限制了利润水平, 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进而又抑制了资本主义积累。

此,政治权力也必然集中在处于少数的统治阶级的手
中。

国家作为一种强制机器,也是用来维护统治阶级权力 的工具。
第八章
政治合法性分析



政治权力:‚政治秩序如何可能‛ 政治合法性 :‚政治秩序如何持久‛ 即,在权力或暴力之外,政治服从的基础是什么?如何 让权力变成权威? 如何让社会成员不是仅仅因为害怕刺刀和坦克而服从 政府命令,而是出于对政府行为的认可和拥护来遵守 政府的规则?

明显的不足。

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求合理,导致了贪污腐败、贫富悬殊 和经济政策的灾难性后果,进而引发了民众对共产主义的 信仰危机
(三)威权国家的合法性危机 这些国家一般实行一党制、军人政体或个人专制统治。

可以用两种指标来考察政治合法性: (1)公民对政权的认可和支持率,它可以通过民意调查
显示出来;

(2)公民认可和支持政权的持久性,它可以通过分析公 民支持政权的原因而判断出来。

老百姓为什么拥护政府?
邓小平同志曾说,要始 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 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 不答应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 点和归宿。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国家听取社团(如工业组织和工
会组织)专家意见。社团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代表, 在承认国家垄断权力的同时也分享了政治权力。

德国和奥地利被认为是法团主义模式的典型。
(四)马克思主义模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力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经济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
法性资源,这些资源也就是服从一个政权的理由。
合法性类型 传统权威型 个人魅力型
政治服从的基础 已经确立的习俗或习惯 政治领袖的非凡人格或超凡 感召力
适用范例 世袭的君主制 革命型的领袖和政权
法理型
合理的规则和程序
现代官僚制

传统权威型:传统权威型的政治合法性建立在长期 形成的传统风俗和习惯的基础上。
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二、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三、政治合法性的危机 四、政治合法性建立的途径

泰国黄衫军游行示威
泰国红衫军游行示威
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政治合法性,就是指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基础 上实施统治的正当性。 简单而言,就是公民在多大程度上认可和服从政府的 统治。 当大多数民众认可政府实施统治(包括使用武力威胁) , 也就是政府具有合法性。 在这种情况下,该政权是稳固的 。
治。
(二)现代政治学的发展
三、政治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危机意味着政府的信任危机和权威危机。 任何社会都有产生合法性危机的可能,只是发生危机的 时候和程度有所不同。
三、政治合法性危机
当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出现的时候,政治权威乃至统治的合法性
都会受到挑战:
1、反对政治共同体的构成和界限,即当社会共同体内部有一部分 势力不承认自己属于该共同体而要求打破现有构成状况的时候; 2、反对共同体内的宪法性安排,即当政治共同体内有成员反对已 有的宪法制度,要求推翻这种宪法安排的时候; 3、反对政府做出的某项特殊政策,即当政治共同体内部有人反对 政府的某一重大决策(如税收政策、种族政策等等)的时候。
主讲:陈殿林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七章 政治权力分析
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政治权力的含义 二、政治权力的基础 三、政治权力的实施方式 四、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


概要 在政治生活中,权力体现为对公共资源和组织成员的 支配能力。 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
一、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研究就是关于权力分配方式和权力运行机制的研 究 政治学也就是关于权力的学问。 权力政治学把政治描述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斗争或竞 争的舞台。
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 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 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 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 力量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 478—479页)
四、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
(一)精英主义模式
狭义地说——政治权力指的是公共权力.即行为者
(个人、群体或组织)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 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能力。

1、支配性 :君要臣死…… 2、强制性:暴力为后盾


3、扩张性:自我膨胀和扩张
4、排他性:不希望其他势力介入,妥协是不得已而为之

二、政治权力的基础
权力组织形 式 军队和警察 经济组织 学校/教会 政党
赏罚养成习性 教育的权力



(1)直接动用武力 武力一般见诸于根本对立的政治权力关系之中,或者 当政治矛盾激化而无法通过合作、谈判和妥协的途径 得到解决的时候。 武力方式包括暴力镇压、武装起义、军事政变、政治 暗杀等。


(2)使用政治威胁


(4)下达政治指令 政治指令通常发生于上下级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中, 如中央权力对地方权力、上级权力
政治说服是政治权力主体以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方案
或建议说服权力客体的沟通活动。 其中理论宣传和有针对性的游说活动是常见的方式。


(6)实施政治激励

政治激励即政治权力主体运用资源对政治权力客体施行

如古代的世袭君主制以及现代世界幸存的王朝统治
(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摩洛哥)

个人魅力型:建立在某个人的非凡个性和超凡感召力(个
人魅力)的基础上。 个人魅力型权威表现为政治领袖作为英雄和‚圣人‛引导 和召唤追随者的能力。 如拿破仑、墨索里尼、希特勒、霍梅尼、卡扎非等人的政




法理型:法理型权威建立在一系列清晰而明确的规则和制 度的基础上。

政治权力掌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精英手中。如新加坡
(二)多元主义模式
多元主义认为现代民主是一个开放和竞争的舞台,不同 的利益和团体为了影响社会而展开竞争。


统治社会的是许多不同的‚少数‛,即所谓‚多元的‛ 少数 。
(三)法团主义模式 法团主义强调,社会中一些群体(主要是经济性的) 组合成为社团并进入决策程序是实现权力分配的有 效途径。
三、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
(一)政治权力实现的积极方式与消极方式

政治权力有多种实现方式,一般可以划分为‚积 极‛(正面的)和‚消极(反面的)两个方面。


前者以奖励为手段,后者以惩罚为策略。
通常所说的‚恩威并用‛、‚刚柔并举‛以及‚胡萝加 大棒‛,就是权力运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结合 。
(二)权力的三重面孔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和要素非常广泛: 有的是因为根本制度合理
有的是因为某个政治领袖受人拥戴
有的是因为某种意识形态受到偏爱 有的是因为某一届政府受到欢迎 有的则是因为某一政策使民众受益 哪一种更持久?

从长远看,因为制度合理而受到民众认可,显然比 因为某个领袖、某个政策和某届政府受人欢迎更加 根本,也比意识形态的感召更加切实。 领袖的寿命是短暂的,政策的时效是有限的,政府
奖赏,以激励其按照设定目标和方式采取行动。

政治激励有多种方式,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 的,常见方式包括表扬、记功、颁发奖金或者委以重任 等等。

(7)实行政治处罚
它包括物质的处罚和精神的处罚。
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制裁和剥夺权利的方式来 实现。
(四)权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22日致约〃布洛赫的信 中,阐明了合力说。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 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 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
军事的
获利(Gain)
经济的
承担义务 (Commitment)
社会的
(三)权力运用的基本手段

上述权力方式也反映了权力运用的三种基本手段和策赂: (1)培养政治忠诚,形成政治核心力量; (2)利益拉动(‚拉‛的策略),形成政治合作: (3)威胁惩罚(‚打‛的策略),矫正不服从行为。 在政治竞争中,分清‚敌我友‛,广泛结成统一战线,




在政治分析中,权力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影响他人行为 的能力。 如果A要求B做某事,而B不得不做,A就具有了对B的 权力与权威。 政治权力是权力现象和权力行为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广义地说——权力可以被定义为达到理想状态的
能力,或者说是指能够做某种事情的能力(power to
do something),它包括从个人到社会组织、国家 和政府、国际组织广泛领域中的所有的行为能力。
孤立和打击竞争对手等策赂,也都是上述权力手段的具
体表现。
——权力的套餐

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根据人对动物的方 式提出了权力实施方式的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