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教师培训资料》PPT课件
《小学教师培训资料》PPT课件
7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案例 《第一场雪》
时隔近30年,为什么这篇文章仍然这 样深受人们的喜爱?
—— 1991年黄河中下游五省市联谊会
ppt课件
8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言文字训练期(1995——2000年)。
案例 《称象》 “三个到位”: “读的到位”——
(1)教师范读,提示注意字音、读的语气和轻重。 (2)师生研究读的处理。如“我有个办法”要读得自信,“赶
ppt课件
11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 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厚的 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习对形成 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有 重要的奠基作用。
——摘自《小学语文教学》
ppt课件
12
案例 雨铃铛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将语文实践突出强调出来,目的在于克服过分关注课文内容、
繁琐分析,忽视语文能力的实际训练的做法,并且拓展语文学 习活动的空间,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ppt课件
19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 为什么强调语文实践?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的。 语文的母语环境决定的。 语文的自身的规律决定的。
ppt课件
(识字、写字、阅读、理解、背诵、表达)。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体验春天、春雨
和诗歌本身的美)。 3 学习方法的渗透。
ppt课件
16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导致的问题: 1 语文教学重新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 强调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际教学过 程中过分强化了人文性,削弱了工具性。 表现为模糊了语文的知识体系; 过分强调了思想内容的感悟和体验,忽视了听 说读写基本训练,语文能力培养缺失。
(4)美读全文。 四、指导书写,规范写字。 五、小结学习,引导观察。
——临沂四小 臧艳红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ppt课件
15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讨论:此案例如何体现对培养语文素养的关照? 1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到、看、赶上岸……等词语要读出重音。 (3)学生抽读。师生评价,纠错。生再读,师再抽查。 “理解到位”——(1)师:曹冲称象分为几步?画出关键
的词语。
(2)师生共同归纳出称象的四个步骤,老师板书重点词语 (3)老师用教具演示称象过程。 “说的到位”——用上黑板上的词语,说说曹冲称象的经过。自
由练说-同桌互说-抽说等。
语文实践和语文训练的对象都是字、词、句、段、篇, 方式都是听、说、读、写、书,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 言文字的能力,二者没有本质的不同。
语言文字训练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训”和学生自主的 “练”。 语文实践强调的是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强调 同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反对将语文的学习过程 异化为语言文字处理技术的训练过程。
ppt课件
4
一、课改后,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一)从教学的目标看——突出语文素养 (二)从教学的过程看——强调语言实践 (三)从学习方法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四)从教学的内容看——注重学习资源的整合
ppt课件
5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一)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看——突出语文素养。
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实现语文有效教学
ppt课件
1
主要议题:
客观分析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基本 走向和现实问题,从“阅读”和 “表达”两个方面探讨有效教学的 途径与方法。
ppt课件
2
讨论提纲
一、课改后,语文教学的典型特征 二、有效阅读教学的思考 三、有效习作教学的思考
ppt课件
3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20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 案例
《太阳》
“班长、排长、连长”
支玉恒
ppt课件
21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摘《小学语文教师》
ppt课件
9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文素养培养期(2000年以后)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 形成和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
ppt课件
10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 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 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 合。
ppt课件
13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结合认识“铃铛”,悬疑“雨铃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试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 字想办法解决。
2、同位小朋友互读课文。 3、同位互读生字词。 4、全班学习生字。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90年代以来,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 个时期。
♥文道统一期。 (90年代初)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既有工具性,又
有很强的思想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ppt课件
6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案例 《鸬鹚》
“是谁创造了美的生活。”
——特级教师 王秀云
、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二)从阅读教学的过程看——强调语文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 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 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
ppt课件
18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文实践”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ppt课件
14
三、阅读课文,感悟内容。 师:课文里还有好听的声音呢,你听出来了 吗?是什么声音?
(1)结合“沙沙响、沙沙响”、“丁零当 啷……” 分句品读课文。 (2)师生分角色表演燕子归来。 (3)扩展:你们还想招呼谁,做什么? 说话:“它在招呼——,快快回来—。”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春雨的轻、细及声音的 动听,感受春雨给万物带来生机,激发美的体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