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科学-第二十七章 食管疾病 案例分析-胃食管反流病
外科学-第二十七章 食管疾病 案例分析-胃食管反流病
2、患者监测期间共记录喘息症状5次,与弱酸反流相关2次。弱酸反流的SI为40%,SAP为 96%。
注:SI为反流/症状指数 ,参考值>50%;SAP:反流/症状相关概率,参考值>95%。
7
03 辅助检查
上消化道造影:可见巨大食管裂孔疝,贲门及胃底均疝入胸腔。
8
03 辅助检查
静息压* LES, 呼吸平均值 (mmHg) UES平均值 (mmHg) 9.5 (34-104)
食管阻抗监测显示:食团反流总时间百分比(BET)为1.2%(正常值<1.4%),立位食团反流时间百分比大于正常;反流总次数为48次(正常值<73次),其 中酸反流32次,弱酸反流5次,弱碱反流3次,酸性气体反流2次,弱酸性气体反流4次,弱碱性气体反流2次。立位食团清除时间延长。
症状相关性分析:
1、患者监测期间共记录咳嗽症状17次,与弱酸反流相关4次,弱酸反流的SI为24%、SAP为99%。
本病例特点为:①先出现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后出现咳嗽、喘息等食管外症状;②抗反流药物治疗可同 时缓解反酸、烧心以及咳喘症状。
(2)体格检查分析:体格检查方面此病例在咳喘发作间期无过多的阳性体征,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3)辅助检查分析:本例病人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通过胃镜、上消化道造影、食管高分辨率测压检查明 确患者存在食管裂孔疝和反流性食管炎,食管pH-阻抗检查(口服PPI期间)进一步证实患者的咳嗽和喘息症状 均与反流有显著相关性。上述客观检查确诊患者为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哮喘可能性大。
11
05 解题思路
2.简述本例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
(1)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哮喘;食管裂孔疝(混合型);反流性食管炎(LA-C)。 (2)诊断依据:①患者中、重度反酸、烧心等反流症状每周出现1天以上。胃镜显示明确的GERD并发症 (反流性食管炎LA-C)、食管内反流监测阳性、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诊断性治疗有效, 故可诊断GERD。 ② GERD 诊断明显,食管内反流监测显示咳嗽和喘息症状与反流明显相关,口服PPI可明显 改善咳嗽和喘息症状,故反流性哮喘诊断成立。 ③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食管交界区及胃底均疝入胸腔, 故混合型食管裂孔疝诊断明确;④胃镜示齿状线上移约4cm,可见多条纵行糜烂,黏膜破损有融合,但<75% 食管周径。故反流性食管炎(LA-C)诊断明确。 (3)鉴别诊断:①左心衰竭引起的喘息样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 闻及广泛哮鸣音和湿罗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X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 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病史,喘息常年存在,多有长期吸烟或接触有害气体病史, 有肺气肿体征,两肺或可闻及湿罗音。
5
03 辅助检查
胃镜: 所见:齿状线上移约4cm,可见多条纵行糜烂,底部有融合,齿状线不规整,周围可见充血、水肿、糜烂。 贲门口松 弛。反转胃镜可见食管裂孔疝疝囊。 结论:反流性食管炎:LA-C;食管裂孔疝(混合型)。
6
03 辅助检查
食管pH-阻抗监测(口服PPI期间)
食管pH监测显示: DeMeester积分为8.0(正常值<14.7);酸反流时间百分比(AET)为2.1%(正常值<4.2%),卧位酸反流时间所占百分比大于正常。卧位 酸清除时间延长。
解剖* LES近端 (cm) 38.2 LES腹腔内部分 (cm) 食管长度 (cm) 18.6 食管裂孔疝 是, 3.6
8.6 (13-43) 0.0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 LES压力低于正常,吞咽时松弛正常。 UES压力低于正常,松弛功能欠佳。 食管体部频繁无效蠕动 (无效吞咽百分比50%) 。 食管裂孔疝。
9
04 思考题
(1)分析本例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2)简述本例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 (3)简述本例病人的治疗原则。
10
05 解题思路
1.分析本例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1)病史分析:该病例的早期症状为反酸、反食、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嗳气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为主, 抗反流用药治疗可缓解症状,即可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之后患者逐渐出现咳嗽、咳痰和喘息等哮喘样症状, 该症状呼吸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再进行抗反流治疗后不但反酸、烧心得到明显缓解,而且哮喘样症状也得到明 显缓解。
案例分析
以反流性哮喘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
1
案例分析
目录 01
02 03 04 05
现病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思考题 解题思路
2
01 现病史
(1)病史摘要
杨XX,女,59岁,30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反酸、反食、烧心,胸骨后烧灼感,伴胃胀、嗳气,弯腰后反 酸加重,不规律服用“奥美拉唑、吗丁啉、莫沙必利”症状可缓解,停药反复发作。5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咳 痰,咳嗽严重时伴胸闷、喘息症状,无明显季节性,常于进食后1小时及凌晨发作,止咳平喘效果不佳,生活 质量明显下降。2年前外院诊为“反流性食管炎LA-B、食管裂孔疝,睡眠时床头抬高及、服用“耐信 20mg BID” 反流症状明显缓解,咳喘症状亦明显缓解。近10个月咳喘症状加重,伴有听力下降,调整耐信 40mg BID,咳 喘症状再次改善,但仍时有发作。
(2)主诉
反酸、烧心30年,咳嗽、咳痰6.8℃,P70次/分,R20次/分,Bp136/80mmHg。 自主体位,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及散在哮鸣音。 心率7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脏、脾脏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肠鸣音正常。
4
03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出凝血功能:正常;血生化:正常;血常规:正常。
(2)胃镜 反流性食管炎:LA-C;食管裂孔疝(混合型)。
(3)上消化道造影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
(4)食管高分辨率测压
LES压力低于正常,食管体部频繁无效,食管裂孔疝。
(5)食管高分辨率测压
1.食管pH监测:未达到胃食管病理性酸反流;卧位酸廓清能力下降。 2.食管阻抗监测:反流总次数正常,以酸反流为主; 3.症状相关性分析:监测期间咳嗽、喘息症状与弱酸反流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