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最新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六十竞争

2018年最新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六十竞争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六十竞争当今世界,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都竞争激烈。

竞争促进了发展,推动了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请以“竞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看到这个话题,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格言。

“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它是促进人类文明的动力。

我们有幸处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引进竞争的机制。

竞争的机制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均等的竞争机会。

一个引进了竞争机制的单位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每一届奥运会,都会有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这是竞争的结果,是竞争促使运动员挑战极限,创造辉煌。

“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就是缺乏竞争的弊端。

一个集体中,如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没关系,那么这个集体就是一个瘫痪的集体。

竞争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危机。

有些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有些企业在竞争中惨遭淘汰。

企业兴衰的关键不是人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人的观念、魄力、智慧和才干的竞争。

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写竞争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竞争要遵守公平原则和职业道德。

如果写记叙文,我们可以以小见大。

一、抢出甜头话说中国队世界杯苦战出线,国人精神为之大振,就连未庄一班男女也都成了狂热的球迷。

阿Q看到草场上飞来飞去的足球,心痒痒的:“怕是我老Q也要一展身手了!”于是报名参加了未庄代表队对鲁镇联队的比赛。

比赛开始,刚接到队友传球的阿Q被那舍不得割掉的辫子(当今这个流行)挡住了视线,球被断走了,后卫王胡气得吹胡子瞪眼:“抢,阿Q,反抢!”阿Q脸上无光,赶紧用竹签扎上了头发,拿出当年追吴妈的气力冲过去抢球。

好个阿Q,三下五除二便将足球弄到脚下,并率队反攻;阿Q天赋极高,皮球在他脚上好像生了根,只见他三蹿两闪,攻到门前,拼尽全力抬脚怒射,果然一脚中的。

到下半场,阿Q顽强地拼抢,再入一球,梅开二度,未庄队最终取胜。

一回村,阿Q受到热烈欢迎。

二、抢到疯狂这夜,阿Q被狂热的球迷抬到秀才家休息。

望着金碧辉煌的天花板,阿Q睡眼迷蒙,恍惚间自己成了大球星:坐在小D开的奔驰车上,他一边说着“小心点开车,开得不好打嘴巴”,一边笑容满面向夹道欢迎的球迷挥手致意。

只见吴妈率领的拉拉队穿得虽不成体统——但蛮好看的,一边跳一边喊:“阿Q阿Q我们爱你!”就连银发碧眼的米卢也凑过来说:“阿Q,杀往釜山再赴东瀛,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过几日,阿Q代表县里与市队比赛,场面比上次气派多了,这回他叫吴妈亲自给扎了辫子盘了头发,一开场就气势汹汹地逼抢,横冲直撞,结果被省里派来的穿黑衣黑袜的裁判罚了黄牌。

阿Q老羞成怒,愈加卖力地反抢,怎奈市里的队伍可比鲁镇的实力强上百倍,阿Q只是疲于逼抢,就像轰炸阿富汗的美国“铁鸟”难觅良机,阿Q有些泄气了。

到下半场,养精蓄锐的市队占据了主动,连番发起攻势,阿Q的逼抢也愈发凶狠,连续犯规,场下一片嘘声。

市队得球,向阿Q的阵地猛攻,其前锋一脚劲射,守门员猝不及防,眼看球要进网,说时迟那时快,阿Q不管三七二十一,飞身用手抱住了球,“犯规!”裁判将阿Q红牌罚下兼罚点球。

看着吴妈气呼呼的样子,阿Q虽脸上无光,心里却说:“我得两张牌,你们敢吗?”三、学习规则比赛结束后,省里的裁判对阿Q说:“竞技体育规则至上,比赛只有在规则的保障下才有意义啊!你好好学习,生铁再炼必成钢!”于是,在省里的足球规则补习班上,第一排坐着阿Q,他认真地记着笔记,他笑道:“学那美猴王,戴上紧箍套。

我老Q学好规则,再去拼抢!”简评:本文采用故事新编的方法,让阿Q、王胡、吴妈纷纷登场,生动有趣,阿Q的神态、心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通过阿Q参加足球赛的经历,表现“竞争须讲规则”的主题,寓严肃主旨于幽默情趣之中。

记得有这样一项医学资料:一年不患一次感冒的人,患癌症的概率是经常患感冒的人的6倍。

这似乎有些奇怪,但这却是真实的。

据生物学家观察,一条鱼放在水缸中,没几天就死了,而三条鱼放在水缸中,却可以活一年多。

因为它们在一种“竞争氛围”中,越活越有“战斗力”。

还有一个成语叫做“蚌病成珠”:蚌体内嵌入沙子,便分泌出一种物质疗伤。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

生活就是这样,需要经受磨难,需要参与竞争。

我们应该让这种磨难和竞争转化为动力,而决不能受了压力而自悲自叹。

尤其是在竞争中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更不能自暴自弃,因为竞争不相信眼泪。

我们应该懂得,成功是失败的积累,在竞争中不可能没有失败。

一个成功的竞争者应该经得起风雨,应该具有抗挫折的能力。

在竞争中流泪是弱者,只有在困境中奋起,才能成为强者。

法国物理学家伦琴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但很顽皮。

一次,学校以不尊重师长为理由,开除了他的学籍,使他因为没有中学毕业证书而不能上大学。

几经挫折与努力,伦琴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苏黎士学院,可毕业时学校又因他的履历问题拒绝他做一位知名教授的助手。

面对种种挫折,伦琴从来没有掉过眼泪,而总是激流勇进,迎难而上。

经过整整20年的努力,他终于担任了德国沃兹堡大学的校长。

后来发现了X射线,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巨人。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许多多向逆境宣战的千古佳话,象伦琴这样在逆境中奋起并成就了伟大事业的人物比比皆是。

对挫折的承受力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意志品质密切相关。

我们要懂得挫折乃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

有竞争就有失败,关键在于谁的抗挫折能力强,谁就能获得成功,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

请记住:竞争不相信眼泪。

简评:本文观点全面而深刻,竞争是必要的,因而人人力争具有成功者的品质。

本文以生活中的现象和法国的物理学家伦琴的故事为例,使观点具有说服力。

三十多名浸会大学学生参加完为期四星期的“大都会经验·上海九八”交流实习活动后,亲身体验了上海与香港的竞争力,大部分同学认为香港大学生的竞争力不及上海大学生。

这些浸大学生曾于七月到上海多家工商机构实习,体验当地社会文化及工商业运作,并与上海同济大学的师生进行交流。

且听以下同学的感受。

首先是语言能力的比较。

“上海大学生英语水平挺高的,普通话自不在话下,比好多香港大学生好得多,还有上海话,有的人还学第四种语言,例如日文等。

”浸大中国贸易系的谢丽仪说。

该交流团的团长张光美深有感触地透露:“我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中心为中心的会员和外籍教师当翻译,但大部分当地会员都有一定的英文沟通能力,所以实际上需要我翻译的并不多。

”上海大学生英语水平有多好呢?浸大政治与国际关系系学生关仲贤这样分析:“他们书写和阅读的能力较强,听和说较弱。

”跟着比较两地大学毕业生在职进修的好学程度。

宗教系学生许教民印象深刻地回忆道:“我实习的上海东方商厦有八成员工利用晚间进行进修。

上海的朋友曾好奇地问我为什么在香港读完大学后一般不去进修。

”何丽盈亦是中贸系学生,她认为上海人很刻苦耐劳。

她进一步补充:“上海人明白一定要向上争,否则就会被淘汰。

”许教民解释上海人会居安思危,并坚信想晋升,一定要有学历。

薛慧沁是应届毕业生,她笑言去了上海后,受了上海人的好学态度的感染,打算工作一两年后攻读硕士。

话说回来,香港大学生有创意及敏锐的商业头脑似乎比内地人稍胜一筹。

这群浸大学生普遍认为个人在人事方面较为主动,市场触觉也比上海人更敏锐。

港人普遍有较强的商业意识。

另外,他们也感觉到上海人在仪表、礼貌方面不及香港人。

毕竟香港近数十年的发展比上海较为国际化。

三言两语甚难为上海和香港的比较定下结论。

不过有两点是可肯定的。

其一上海大学生是百中甚至千中挑一的国家级精英,而香港目前入读大学并不是太难,大约两名预科生有一名可以成为大学生。

其二城市干劲,上海市民对上海的发展很有信心,单看浦东的干劲已可略见一斑,而港人对现时本港经济环境的信心仍有待提高。

简评:这是发表在香港报纸上的一篇说明性文字。

仅读了标题,我们就可以捕捉主要信息: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上海和香港大学生的竞争能力;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比较法。

上面下来通知了,今年“国家级贫困县”的名额只有一个。

可别小看这名额,细细一算,每年的补贴光现金就有好几百万哩!这样的好事谁不想要?于是全市大大小小几个县的县长书记们,不论贫富程度如何,都纷纷来到市政府向市长大人诉本县如何贫困之苦。

可这市长却很“铁面无私”,无论怎么说他都坚持“原则”,不为所动,执意要亲自下去看看,了解一下实际情况,然后再确定谁是“贫困县”。

一听这消息,下面可就忙活起来了。

尤其是两大热门县甲县和乙县都打好了自己的小算盘,就等着市长大人大驾光临。

一个月后,市长果然乘着加长的“林肯”,带着大小官员一百多号人浩浩荡荡地来了。

甲县的县长书记们早已等得筋疲力尽,两腿发软了。

当他们看到市长时,就像一个讨饭的人拾到一只肥鹅一样,如狼似虎地扑了过去。

这股兴奋劲儿还真让市长感到不大适应。

“市长,您远道而来,我们有失远迎!”“市长,时间不早了,咱们还是先去吃饭吧!”“好,好,既然同志们都饿了,那我们还是去吃饭吧,要知道这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啊!你们说对不对?”“对,对,您这话真是一字千金哪,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您的教导。

”这些县官们像小鸡啄米一样在市长面前点头哈腰。

就这样,一群县官们前呼后拥地簇拥着市长进了本县最豪华的“大富豪酒店”。

这酒店最近才装修了一次,据说是专门为迎接市长准备的。

饭菜摆了一桌,什么穿山甲、金枪鱼、鹅肝、蛇胆、熊掌……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吃得这些官员们饱嗝不止。

临行前,县长书记扶着市长笑道:“市长,您看咱们这条件还够‘贫困’吧?”喝得醉醺醺的市长把大手一挥,嚷道:“嗯,不错,不错!你们县真的很穷,看来你们这次‘贫困县’是当定了!”然后,市长就笑呵呵地与县长书记一行告别,到乙县去了。

一觉醒来,市长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家条件简陋的医院里。

他顿时跳了起来,叫道:“这是什么鬼地方,我怎么到这儿来的?”乙县县长连忙赔笑道:“市长,您别生气;我们来接您的时候,您已经睡着了,我们想把您抬走,可这附近又没什么好地方,于是就把您……抬……到这儿来了。

唉,这都是因为咱县太穷了啊!”“够了,你们别在我面前哭穷了,我才不信你们这一套呢!你们两个竟敢欺骗上级领导,又把我抬到这个地方来,是不是想威胁我!好,就凭这一点,我就可以叫你们当不成‘贫困县’!”说完,市长就在众人的陪伴下满脸不高兴地离开了乙县。

一个月后,甲县如愿成为“贫困县”。

乙县领导无奈地感叹道:“唉,谁叫我们真这么穷呢!”简评:两个县一个是真“穷”,一个是假“穷”,而市长的“亲自下去看看”,竟然是“看看”县领导的“表现”如何。

本文采用小小说的形式,生动地讽刺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当现象。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六十一倾听倾听是一种亲和的态度,它的对象可以是人,如长者的教诲,他人的牢骚等;也可以是自然,如莺歌燕语、山风松涛等。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