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分类
3.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
4.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
5.通过对胶体的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
与能力。
【教学重点】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知识梳理】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1.初中化学中主要物质:氧气、氮气、水、氢气、碳、二氧化碳、甲烷、酒精、醋酸、铁等进行分类。
试写出相关的分类标准和包括的物质,例如;分类标准:常温下是气体,包括的物质有:O2 N2H2CO2CH4
(1)分类标准: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包括的物质有:H2CH4酒精
(2)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的物质有:甲烷、酒精、醋酸
(3)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2.酸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也可以根据酸分子是否含有氧原子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盐可根据所含离子进行分类,如钾盐、钠盐、钙盐等等,也可根据其他原则进行分类。
请在下列九种粒子中选出五种粒子分为同一类,写出两种情况,粒子可以重复使用。
Ne、OH—、NH3、H2O、NH4+、CO2、SO2、NO2、SO3
A:分类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类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溶液
分散系胶体
浊液
(2)胶体:
胶体本质特征:
液溶胶:
胶体分类:固溶胶:
气溶胶:
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_________(填“>”或“<”)100nm,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_______(填“>”或“<”)1nm,而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_________之间。
这个尺寸与现代材料科学中_________的直径大致相当,从而使胶体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布朗运动________(填“是”或“不是”)胶体的特有性质
(3)胶体性质:丁达尔效应:
1、渗析:实验:在一个用半透膜(肠衣或鱼膘)做的袋子里装入半杯食盐和淀粉的混合液,将袋子悬挂在一大杯纯净水中,一段时间后,检验大杯中的水是否有食盐和淀粉(如何检验?)。
问题: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结论是什么?怎样解释?
2、胶体的聚沉:见教材P24页科学视野
3、胶体的应用:
【自主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单质,后者为混合物的是()A.白糖、冰水混合体B.铁粉、食醋C.干冰、食盐D.盐酸、空气
2.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类别相同的是()A.氧气、氧化镁B.硫酸铜、氯化钠
C.硫酸、碳酸钠D.硝酸银、氢氧化钠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后者的是()A.化合物、单质B.元素、原子C.氧化物、化合物D.纯净物、化合物
4.下列各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H2+CuO===H2O+Cu B.CaO+H2O===Ca(OH)2
C.2KClO====2KCl+3O2↑D.3CO+Fe2O====2Fe+3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