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小结姓名:宋宝磊班级:10产品造型学号:034指导教师:汪海波一、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摄影有了比以前更深入的了解。
所谓摄影艺术,就是指现代平面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是人类艺术中最年轻的艺术种类之一。
其美学特征就是摄影者运用摄影器材,通过对光线、影调、色彩、构图等主要造型手段,反应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现主题,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塑造美的艺术形象,借以实现宣传、教育等主要的社会功用。
摄影艺术与艺术摄影不是同一个概念。
摄影艺术包括所有领域内的摄影,而艺术摄影仅仅是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门类。
摄影的特性是人们对摄影特性的认识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摄影艺术不断发展,人们认识也随之改变,逐步趋于完善。
摄影术诞生初期,感光材料的感光度低,加上相机器材笨重,只能拍静止的物体,同时许多摄影师是由画家转行过来的,人们更多的是看到摄影与绘画的相同之处。
随着感光材料和照相机性能的逐步改善,拍摄运动物体逐渐成为可能。
摄影是人类视觉的延伸。
我们产品造型设计与摄影相结合,产品造型设计通过对个人进行包装和塑造后所呈现的整体效果为个人产品造型设计。
这主要包适产品的外形、色彩、材质的设计。
个人产品造型设计随着人们精神需求和审美要求而不断攀高,需要设计师与时俱进。
人的审美进程由最初对人的第一特性的崇拜发展到对人的第二特征的欣赏,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提高,又注重人的第三特性的追求——即对气质和品味的追求,这种追求尤其表现在现代人的审美观上。
造型设计就是通过对产品造型来对美的视觉的延伸,而摄影也是人类视觉的延伸,所以二者关系密切。
我们在课上对摄影的认识以及对相机的应用对以后我们的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有很重要的影响。
当然我们对这门课理解还需要加深,因为毕竟是把几年的课程都压缩成几节课来讲解,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摄影有着很深的了解,但实践尤为重要。
人物形象与摄影都是需要表现色彩,色彩饱和度可能是摄影者最不能控制的要素,要拍出色彩鲜艳的照片,除了被摄体本身的色彩要漂亮外,现场的光线或照明更是重要。
好的照片要突出主题,然而造型也要突出主题。
总而言之,摄影与产品造型设计都是人类视觉的延伸,突出人物与事物主题。
摄影是通过相机来体现的,而产品造型设计是通过设计造型来表现的。
二、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老师把学校的相机分发给我们,带领同学们在校园内进行了摄影实践。
针对不同的景点,不同的光线教同学们对于光圈、快门速度及ISO进行不同的设置,使我们对相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之后,我们在外出一个月的写生时间,进行了独立的摄影实践,经过不断地练习,拍摄使我们对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主体对相机进行怎样的设置有了一定的感悟。
《一缕阳光》---摄影作品分析这是一幅生活题材的人文纪实作品,这是其组照作品中的一张。
画面中,一名小朋友站在走廊一边的窗口,一缕阳光从窗口射入,照亮了小孩子的眼睛。
他身后的走廊也因为光线的照射,明暗交错着。
这是一幅很美好的生活场景,小孩子面带微笑。
他向往阳光,向往美好的生活!作者拍摄时,采用了经典的黄金分割点构图法,把画面主体-----小孩子,放在了右侧的黄金分割线位置。
这不仅仅可以是画面吸引观众的注意,也更突出了趣味中心。
另外,这幅作品也运用了开放式构图。
画面中,小孩子的目光指向画面外,也同时引领着我们不由得思考引画面外的场景。
这引发了人们的对小孩子内心的思考,带领我们走进他的世界。
画面的主体突出是这幅作品的亮点,作者采用了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不仅仅压缩了空间,提炼的画面的主题,还虚化了背景突出了主体。
另外,较大的光圈的使用,更是虚化了背景,缩小了景深,进一步突出了主体。
这幅作品在结构上采用了中景景别,焦点控制在小朋友的脸部范围内,保证了主体的细节,包括发丝,脸颊皮肤质感等部分,十分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小朋友的神态,在用光方面,点光源是整张照片的主题和亮点。
光线来自于右前侧,偏重于侧逆光方向,光线较为硬朗,使得小朋友的脸部十分有立体感。
光比适中,使得脸部暗部的细节也比较丰富。
而背景中,光景明暗交错变化。
画面下半部分的处于阴影中,上半部处于亮部。
整体反差较大,画面略显生硬,不过在与主体人物的衔接上恰到好处,使得人物的轮廓均匀、明显。
摄影师运用了各种手法,突出了主体,技巧过人,效果也是十分完美的。
这幅作品也运用了黑白是色调,这是一种简化的效果,黑白灰的过渡勾勒出了一个明确的主题,一缕阳光。
阴影是黑色的,过渡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部分呈现出高亮的白色。
正是这些简单的色彩简化了画面,但细节依旧丰富,这也是这幅作品所吸引人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幅作品内容新颖,对主题《一缕阳光》的表现十分生动。
光线的控制更是恰到好处。
主体突出,细节丰富也是这副作品的亮点。
所以这是一副堪称优秀的摄影作品!这是一幅以农村为题材的纪实摄影作品,画面中,一扇明亮的窗户映入眼帘,上面贴有红色的双喜窗花以及各种剪纸。
窗外拥着一群人,他们向窗内投射着好奇的目光,神态各异。
而窗内,两只红色的枕头摆在窗口,好一派热闹喜庆的结婚场景!作者在拍摄时,大胆运用了窗户的框架结构,在画面中以窗的轮廓,形成框架式的构图,把观众的视线都汇集与画面中心,起到了突出、烘托主体的作用,令我们的眼睛关注于这扇窗户,以及窗外的人群。
在画面中,窗口的人群位于画面下部的黄金分割位置。
这不仅使观众的视觉兴趣点集中于此,亦是起到了突出主体的作用。
而画面底部的枕头以及四周围的窗框,都是具有戏剧化特点的陪体,他们把人群隔绝在了房间之外,营造了一种神秘、好奇的气氛,同样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
其实,画面中最吸引人的,也是最精彩的部分要属画面中的主体,人群。
他们的目光投向窗内,同时,者在取景时位于窗内,这带给观众更多开放的思维。
通过这一群人各异的神态,也许会让我们联想到许多。
比如,“窗内到底发生着什么新娘在哪新娘好看么”等一系列趣味性的思考。
作者利用了开放式的构图,充分展示了作品主题《瞧新娘》的具体内容。
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短焦距的广角镜头,完整的取下了整个窗框的全景。
同时,使得画面具有立体感,透视关系明显,表现效果显著。
景深的范围也比较大,包括枕头、窗框、以及人群,都完完整整,清清楚楚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整体上细节丰富,内容充实,作品整体布局合理,十分精彩。
在用光的方面,光源来自于窗外直射的阳光。
较硬的测逆光来自于画面的左测。
光线直射入窗户,使得窗户的框架在窗台位置行程明显的投影。
作者在曝光测定时,为了保证主体人物的曝光正确,作者测定了人物脸部的曝光数据,使得人物细节丰富,质感丰富。
但窗口部分曝光过度,暗部曝光不足。
影调较硬,明暗反差较大,但明暗的对比也简化了画面,同样起到了突出主体的作用。
在色彩上,这幅作品色彩变化多样,带有强烈的暖调,红色的双喜字,温暖的阳光,都营造了一种欢乐,温暖的场面,为主题做贡献。
在拍摄这幅作品的时候,作者的创意才是这幅作品的亮点。
为了表现“瞧新娘”的这层含义,作者通过对围观人群的刻画,侧面描述了一个隆重,喜庆的结婚场面。
使得画面充满趣味,又不失喜庆的韵味。
总体而言,这幅作品完整的表达了瞧新娘的情景,喜庆的气氛也洋溢其中。
画面布局合理,构图开放大胆,构思巧妙,曝光合理。
作品以农村为题材,生动地表现了农村结婚喜悦的场景和气氛,表现了农村的美。
这是一幅精彩的作品杜瓦诺《锁不住的爱情》1、点明了时代背景和特定环境2、突出主体人物,深化作品主题3、动乱和宁静强烈对比,作品有极大冲击力阿威顿《窗口》1、窗口虽大,但单一洁白色,人物与其形成强烈对比,从背景中突出2、在窗口、人物面部、人物衣着三者间影调有层次过渡,而人物面部曝光最准确,使其清晰而突出3、人物瞪大的眼睛与窗口形成呼应,既点了题,更突出了主题一、眼神画龙点睛,突出主题。
二、光线的巧妙运用:侧逆光形成鲜明轮廓,把女孩贫困、质朴的形象展现出来了同时由于桌上白纸的反光作用,面部和眼睛特别明亮。
三、明暗对比、虚实对比,突出主体形象《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一、人物加环境的人像摄影,突出人物身份,创意新。
二、构图大胆而严谨。
整个画面用大小几个正三角形套构而成,具有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三、通过影像大小对比,影调浓淡对比的手法,既,表现出了作曲家深思熟虑潜心创作的风貌这是一幅风景作品,画面的整体基调比较暗,色彩上以红色为基本基调,因此奠定了整部作品沉稳而温暖的调子。
画面的情绪是温馨而不张扬,沉稳而不压抑。
看到远处氤氲的雾气,更增加了作品神秘而安详的气息。
由于空气介质的存在,这种空气透视效果的使用,让作品的层次更加丰富,影调更加细腻,表达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这幅图片的主体是白天鹅。
作者把地平线安排在“井字分割”的下面一条黄金线上,左边的那只天鹅位于画面左下角的黄金点上,右边两只天鹅位于画面右下角的黄金点上,另外三只天鹅居中,主体突出,能够吸引视线,引起关注。
•这幅图片的主体是草原。
作者把河岸线放在“井字分割”下面的黄金线上,河面看上去很平静,没有一点波澜,两只鸭子位于图片的中央,安静的游着,使这幅图片看上去有生气。
•草原一望无尽,好像和天相接了。
天空的颜色呈明暗对比,阳光快要突破乌云的阻挡放射光芒。
牧民的帐篷在远处隐隐可见。
整个画面看起来很简洁、视野广阔、层次鲜明,画面颜色偏淡,显得环境和谐静谧。
画面中是一个贫困山区的小女孩形象。
作者通过对小女孩面部表情和手的特写,突出了山区孩子生活贫困,渴帮助的特点。
人物的眼睛画龙点睛,突出主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也呼吁人们关爱山区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