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债务重组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企业债务重组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企业债务重组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当前,我国许多企业自身资金短缺,资产负债率较高,从而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文从现行的债务重组准则为背景出发,阐述了企业债务重组会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重组会计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债务重组;重组损益;公允价值Enterprise debt restructuring accounting problems andsolutionsAccounting class 092: Zhuqingshan Instructor:ZhangkaiAbstract: Currently, many of our enterprise's own funds shortages, higher asset-liability ratio, 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 The new debt restructuring guidelines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is favorable , until a positive role in reducing the burden of enterprises, help enterprises out of the woods ,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ackground of departure from the current debt restructuring guidelines on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porate debt restructuring accounting ,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tructuring accounting these issu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debt restructuring; The profits and losses of restructuring; Fair value目录一、引言 (1)二、债务重组概述 (1)(一)债务重组的含义 (1)(二)债务重组方式 (2)(三)债务重组发展的现状 (2)(四)债务重组的目的 (2)三、债务重组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3)(一)债务重组中重组损益的会计处理存在问题 (3)(二)债务重组中会计处理遵循原则存在问题 (4)(三)债务重组中计量标准存在的问题 (4)四、解决债务重组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5)(一)完善债务重组中重组损益的会计处理 (5)(二)企业债务重组政策的完善 (6)(三)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和确认 (7)五、结束语 (8)参考文献 (8)致谢 (10)企业债务重组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部分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到位,致使企业背负过重的负债压力而直接阻碍了企业的长期经营,也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这些企业全部申请破产,不仅债权人受到极大的损失,而且对于债务方来说,破产程序费时耗资,对于社会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过多的企业申请破产,会直接导致地区经济结构发生破坏,乃至动摇社会的和平稳定。

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能够更好的发展,整合和优化我国市场有限的资源,又好又快的解决企业间债权债务问题,债务重组应运而生。

本文以我国财政部2006年修订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解》(2012年版)为背景,相比2001年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着重探讨了本次准则修改了债务重组的对象及范围,促使债务重组的范围更加细致;改变了债务重组损益的会计处理,将重组损益计入营业外支出和营业外收入这两个会计科目;引入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通过公允价值的计算,得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入账价值。

社会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债务重组准则的一些重大举措和修改,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它规范了我国债务重组实务中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处理相关会计要素更加明了,在减轻了债务企业偿债负担的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更好的为债权债务双方取得双赢作出贡献。

但是,目前债务重组准则的实施在很多方面仍然面临困境,例如,债务重组在“让步”情况发生时未能从其本质出发,没有遵循基本的会计原则,使得债务重组对象和范围存在误区;再者,获取公允价值的参数比较困难,即便获得也缺乏公平公正的依据,使得一些不法企业从中做手脚,利用这一漏洞来调节企业报表中的会计利润,严重影响了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本文从债务企业、债权企业的角度出发,探究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对债权债务人的各方面影响,提出一些修改准则的建议,帮助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可靠地、充分地反映企业当前的经营成果我现金流量。

最后,针对准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改进意见。

二、债务重组概述(一)债务重组的含义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对债务重组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债务重组即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应该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根据以上定义不难看出,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首要条件,而债权人作出让步是重组的标志性特点。

这样的界定,使得债务重组的范围变得十分明朗,可以有效预防债务重组被滥用。

(二)债务重组方式1.以现金清偿债务,一般来说,债务人都是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债务企业必须做好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该提的坏账准备。

债务清偿以后,债权债务双方应仔细核实债务账面价值与偿还债务实际支付的现金的差额转入本期会计损益。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债务人常用于偿债的资产主要有: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商誉之类的。

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必须得到债权方的同意,双方协商后,债务人将企业拥有的非货币资产转让给债权人,结束双方债务关系。

此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其他费用,比如税费,运输费,咨询费等可以计入本期损益。

3.债务转资本:是指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

债务人依据实际负债的多少,结合企业当前的具体情况,将债务转变为债权人的对外投资,这样,债务人的财务困难相应的减少,而且如果债务企业经营良好,债权人也可从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以债务转资本的方式清偿债务,尤其对于股份制企业来说,必须满足国家《公司法》关于债务转资本额的相关规定才行。

4.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等。

改变债务合同中的一些条件,可能需要债权人提前计提好坏账准备。

(三)债务重组发展的现状在企业债务重组会计核算中,大都重视与研究的方向相对一致,主要体现在对公允价值应用和重组收益的确认以及重组收益的会计处理作为主流问题处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这几个方面在债务重组当中产生的影响,这对债务重组的研究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债务重组会计的研究课题集中在阐述了债务重组会计的重要性,以及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和重组收益中的处理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强调必须大力完善债务重组会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相应的债务重组准则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

目前,很多学者主要对债务重组会计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做了大量研究,产生了大量不同的观点,通过积极讨论和不断改进,使得企业债务重组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方法不完全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而是逐渐的向实际操作方向发展。

虽然我国企业债务重组起步较晚,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未达到登堂入室的地步,债务重组中使用的方法也千篇一律,使得企业在债务重组实务操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值得欣喜的是,我国的会计学者对此做出的理论研究能够很好的满足当前与将来的需求。

(四)债务重组的目的债务重组是在企业发生财务困难时的重要手段,从企业债务重组经济利益上来说,它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源配置,为债务企业减负,有效改善债务企业的利润指标,而且还能为企业后续进行的资产重组、并购融资等活动作铺垫。

长期以来,对于困难企业而言,债务重组在减少企业亏损,帮助企业转亏为盈,加速企业资金的运转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因此,许多公司在财务困难的同时受到债权人催款时,通常也是采用债务重组的方式,改善企业内部财务结构,帮助企业快速走出困境,为企业的持续性经营做好准备和规划,所以债务重组是与不少企业生存攸关的大事。

三、债务重组会计中存在的问题(一)债务重组中重组损益的会计处理存在问题1.关于债务企业对重组收益的会计处理这次新颁布的准则规定债务企业将债务重组获得的收益一次性加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对于这一规定,虽然使企业的会计处理变得简便,但其中也存在诸多不妥之处,容易引起财务上的风险。

笔者认为这样的会计处理会严重影响报表上经营成果和收益信息质量,许多亏损的企业可能利用债务重组获得的收益甚至由此取得的巨额利润,粉饰美化企业报表,这种做法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维持报表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

例:2010年元月8日A公司因为购货原因欠B公司货款及税款合计为200000元。

后由于A公司发生财务困难,2010年7月18日经与B公司协商,B公司同意A公司支付150000元并了结此项债务。

A公司随即支付了150000元,B公司2010年6月30日已对该项债权计提了20000元坏账准备。

A公司(债务人)的账务处理:1借:应付账款——B公司 200000贷:银行存款 150000贷:营业外收入 50000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债务企业获得的重组收益一次性计入营业外收入,而营业外收入在公司利润表中体现,很可能对公司利润产生极大的冲击。

2.关于债权企业对重组损失的会计处理一般的债权企业,进行债务重组发生损失时,通常的会计处理是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同时结转计入当期损益。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企业之间无法避免的会产生债务关系,而在债务的处理时通常伴随着债务重组,可以说只要有债务重组发生,债权企业就必然会有重组损益。

营业外支出是指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债务重组的损失与企业经营活动息息相关,与营业外支出的定义却是不相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