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叙事文言文复习(一)
篇目:《童趣》、《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愚公移山》。
1.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徐.喷以烟果如鹤唳.云端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撒盐空中差可拟.
陈太丘与友期.行下车引.之
相委.而去.元方入门不顾.
世隶.耕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惟.闻女叹息
愿为市.鞍马旦.辞爷娘去
安.能辨我是雄雌权谓.吕蒙曰
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
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
惩.山北之塞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杂然相许.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寒暑易节
..
固不可彻.虽.我之死
惧其不已.也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请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对镜帖花黄尊君在不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亡以应汝之不惠
治经为博士邪项为之强
3.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
()
A. 则或.千或百
B. 赏赐百千强.
或.以钱币乞.之项为之强.
C. 方.出神
D.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方.其远出海门蒙乃使就.学
4. 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
()
A. 且.为众人
B. 则是无信.
年且.九十小信.未孚
C. 固.众人
D. 自以为大有所益.
汝心之固.曾益.其所不能
5、解释下列虚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昂首观之.(代词,代蚊子)
驱之.别院(代词,代虾蟆)
之操蛇之神闻之.(代词,代这件事)
见藐小之.物(结构助词,的)
出入之.迂也(助词,不译)
心之.所向(助词,不译)
笑而.止之(表修饰)
而聚室而.谋曰(表承接)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介词,在)
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介词,到)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介词,在)
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
徐喷以.烟(介词,用)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
以以.君之力(介词,凭借)
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来)
自以.为大有所益(动词,认为)
冀州之南蹲其身(代词,自己的)
其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代词,他的)
惧其.不已也(代词,代愚公)
3.完成练习卷上关于虚词的部分练习,对所复习的内容予以巩固。
①请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跳往助之.
之汝心之.固
故时有物外之.趣
卒之.为众人
冀州之.南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面山而.居
而相委而.去
结友而.别
拔山倒树而.来
而.山不加增
又留蚊于.素帐中
于贤于.材人远矣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达于.汉阴
或以.钱币乞之
以.土砾凸者为丘
以以.残年余力
蒙辞以.军中多务
河曲智叟亡以.应
自以.为大有所益
并自为其.名
其其.诗以养父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其.如土石何
②请选出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全对的一项。
()
A.驱之.别院 (代词,代蛤蟆)
B.河阳之.北(结构助词,的)
C.余闻之.也久(助词,不译)
D.虽我之.死(助词,不译)
③请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贤于.材人远矣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皆以美于.徐公
C.面山而.居
D. 惧其.不已也
而.山不加增安陵君其.许寡人
文言虚词用法
“之”
①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例:水陆草木之花
②代词,可译为“他”、“它”;例:愿陛下亲之信之
③动词,可译为“至”、“到”;例:辍耕之垄上
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⑤助词,提宾标志,不译;例:何陋之有
⑥语气助词,作衬字用,起舒缓语气作用;例:怅恨久之、公将鼓之
“而”
①“而”表并列。
可译为“而且”、“又”、“和”等。
例:中峨冠而多髯者
②“而”表顺承。
可译为“就”、“然后”等。
例:或置酒而招之
③“而”表转折。
可译为“可是”、“但”、“却”等。
例:人不知而不愠
④“而”表修饰。
不译。
例:蹴尔而与之
“于”
①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实行时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作介词。
表示比较,大都在形容词谓语之后,可译为“比”。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作介词。
表示原因。
表示动作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作介词。
表示范围。
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或动作的方向。
可译为“在”、“到”、“从”等。
例:战胜于朝廷、皆朝于齐
“以”
①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
)可译为“把”;例:必以分人
②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前提等)可译为“用”、“拿”、“依照”等;例:能以径寸之木、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策之不以其道
③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作连词。
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可译为“来”、“去”、“为了”;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⑤作连词。
“以”的前一部分表示条件或原因,后一部分表结果或情况。
可译为“才”、“以至于”等。
例: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⑥作动词。
有“认为”的意思。
例:皆以美于徐公、吴广以为然
“其”
①作代词,表示领属关系,大都用在名词之前。
可译为“他她它(们)”、“他她它(们)的”等。
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其妻献疑曰
②作副词,用在句首或谓语之前。
表示估计、揣测或询问。
可译为“大概”、“可能”、“或许”等。
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如土石何、安陵君其许寡人。
强调语气,可翻译为“一定”,如:安陵君期许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