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西柏坡野生鸟类及栖息地的科学保护申请主体(如项目执行方为多方,必须为项目执行方之一): 李剑平项目概述:1)项目内容简述:(200-300字)李剑平,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自1992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研究、保护宣传及救助伤残病困的野生动物等工作。
1999年发起成立了河北省第一个保护野生动物的民间组织----平山县西柏坡爱鸟协会,随着各项工作的展开,逐渐形成了政府、媒体,公众、协会共同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格局,为野生动物生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的重视,使得越来越多的公众树立起了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并自觉地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中来。
与当地政府和科研院所联系,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进行了科学研究,找出其受到威胁的因素,并采用科学的手段解决了很多问题。
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开展环保工作的同时不忘帮助农民致富,让他们自愿加入到环保队伍之中。
借助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理念,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2)项目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3)项目执行周期: 2004 年 1 月 1 日至2008 年 12 月 31 日4)项目合作方及角色:合作伙伴: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平山县林业局,平山县科技局河北电视台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5)项目资金总额:8万元资金来源:1 石家庄市科技局支持平山县科技局进行“平山县湿地资源调查及可持续利用研究”项目资金5万元2 李剑平自己出资项目综述:1)项目背景(问题根源)平山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野生动物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可是在1990年以前,由于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偷猎偷捕野生动物、滥砍滥伐森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一切使我深切感到了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项目目标(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使家乡平山的发展少走破坏环境的弯路,监督协助政府搞好决策。
发动公众参与,取得政府支持,获得媒体帮助,真正动员全社会力量都来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为政府与科研院所牵线搭桥,通过科研获得资料,为政府科学的保护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培养青少年学生环保意识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使他们积极参加到环保活动中来,为未来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公民。
3)项目活动(做了什么)1、自费救助伤困病弱的野鸟,手机、家庭电话成救助热线。
由于平山县地处太行山鸟类迁徙通道上,是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一些珍稀鸟类的越冬地,每年春秋迁徙期间以及越冬期间,都有一些珍稀濒危鸟类由于伤病、饥饿受困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死亡。
为了抢救这些处于危难中的鸟类,几年来,自掏腰包付饲料费、医药费、接、放鸟交通费、农民保护补偿费等资金近12000元。
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协会会员,义务救护黑鹳、大鸨、大天鹅、灰鹤、大鵟、白尾鹞、红隼、雕鸮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余种,共200余只,使150多只珍稀濒危鸟类康复后得以重返大自然。
因为没有合适的救助场所,经常将伤病的鸟儿带回家治疗,自己花钱不说,弄得家里又脏又乱。
刚开始爱人并不理解,经过耐心解释,爱人逐渐开始支持我,并且经常协助我工作。
一直以来,我的手机就是百姓的环保热线。
不仅平山县人,许多石家庄市的人都知道我的电话,只要发现了伤困病弱的鸟,看到破坏环境的事,就会立即通知我。
我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的重视,连续两届被推选为平山县政协委员。
2 、为政府与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开展科学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想更好的保护野生动物及栖息环境,使之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进一步,上升到科学保护的层次,对野生动物及栖息环境进行科学研究,找出其受到威胁的因素,并采用科学的手段加以解决。
为此,我利用自己是县政协委员的优势,多次邀请县政府和县政协领导实地考察平山冶河湿地,使他们认识到平山冶河湿地对于平山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后来,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建立冶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方针。
平山县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湿地是众多野生鸟类的重要栖息地,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科研价值的珍稀鸟类也在此栖息。
所以,针对湿地资源的研究,对保护平山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非常重要。
因此,我多次找平山县科技局,探讨湿地的研究和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研究课题----平山县湿地资源调查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2004年该课题在石家庄市科技局立项。
之后,我和母校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的教授吴跃峰老师联系合作事宜,最后,平山县科技局、河北师大生物系和西柏坡爱鸟协会共同承担了这个课题,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校、民间组织合作的局面。
经过2004年至2006年两年多的艰苦工作,我们调查了平山的湿地资源以及栖息于其中的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科研价值的一些珍稀鸟类,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湿地及鸟类受到威胁的因素,并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2006年底的鉴定中,该项目受到了专家鉴定组的高度评价,有关专家一致认为:“本项目开河北省湿地研究之先河,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本项目的资金投入较小,却获得了巨大的成果,这充分说明研究人员付出了艰辛努力,希望这个项目还要继续下去。
”我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专家鉴定组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个业余爱好者,能具有这样前瞻的眼光,非常了不起。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看到了他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的热情、能力和信心。
”《石家庄日报》专门用了一个整版的篇幅对这个项目作了报道,目前该项目正在申报河北省科研发明奖。
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受到了政府机关的重视,2008年平山县岗南水库湿地和黄壁庄水库湿地被河北省政府列为重要湿地。
平山驼梁地区,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属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石家庄市的饮用水源地----岗南水库的水源涵养地。
利用多年积累的驼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调查资料,我多次向政府陈述建立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2007年县政府经过多方论证,决定立项,我应林业局邀请参与科学考察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2008年,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获国家林业局批准。
我所撰写的论文《黑鹳的生态学研究》被收录到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河北驼梁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一书中。
经过近5年来的调查研究,基本上弄清楚了鸳鸯繁殖的巢址选择类型,并将其可能筑巢的大树一一作了登记,在2007年的平山县政治协商会议上,我写了《建立平山县鸳鸯繁殖地保护小区》的提案,得到了县政府的重视和认可,现政府批转林业局解决。
之后林业局邀请我共同进行实地考察,决定将鸳鸯繁殖地划归即将建成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
后来又与交通局,合河口乡政府协商保护鸳鸯可能筑巢的大树,为鸳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利于鸳鸯种群数量的增加。
2008年共有13对鸳鸯在平山繁殖,经过观察发现鸳鸯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3 、对国家保护动物及栖息地进行重点研究,重点保护,找到科学保护措施,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目前仅有不到500对。
自2002年救助三只小黑鹳以来,我一直关注着这一珍稀物种在平山的生存和发展。
在我积累的十几年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调查黑鹳的分布、巢址的选择、繁殖期和越冬期觅食地的选择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经过研究,找出了黑鹳的受胁因素,并提出了保护措施,为黑鹳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资料,找到了科学的保护方法,再加上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平山的黑鹳的数量由1992年的2只,增加到现在的60余只,其中滹沱河流域的黑鹳种群数量达36只,冶河流域的黑鹳种群数量达20只,并且连续3年在冶河繁殖。
在平山的黑鹳不仅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其居留类型也由最初的旅鸟变成现在的繁殖鸟、留鸟。
在合作研究湿地资源成功以后,我更加坚信合作共赢的做法是正确的可行的。
河北师大生物系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平山县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与师大合作,我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还能为保护平山县的野生动物及栖息环境提供科学翔实的基础资料。
因此,我多次为师大提供研究的资料,经吴跃峰教授选优去劣后,确定课题,共同研究。
2005—2006年我于河北师大生物系合作研究另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的栖息环境。
根据一年多的调查研究结果,并结合我以前积累的有关调查资料,我们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Frontiers of Biology in China》杂志发表论文《Time budget and activeity rhythm of wild Great Bustard in winter》。
论文一发表就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2008年我们再度合作,课题是:鹭科鸟类繁殖地调查及对环境的影响,相关研究现仍在进行中。
岗南水库是国家大中型水库,承担着防洪排涝抗旱等任务,也是河北省会石家庄市的饮用水源地和北京市备用水源地。
岗南水库的水源一半来源于滹沱河,一半来源于平山境内滹沱河的十条支流,滹沱河上游山西省拦河建水库已获国家立项,届时水库建成,岗南水库水量将更加依赖于平山境内滹沱河的十条支流,尤其是发源于驼梁山的卸甲河和柳林河。
所以,研究驼梁山的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十分重要,为此我与河北师大生物系、平山县科技局,林业局作了接触,希望合作开展研究,现正在做前期论证。
4 、借助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理念我参加野生动物保护十几年了,在此期间,省市媒体曾多次对我进行报道表扬,我的名字被很多人所熟知,我也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媒体在宣传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方面的巨大作用,更加坚定了和媒体合作的决心。
我一直和多家媒体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借助媒体宣传了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理念,同时也充当了媒体报道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的顾问。
2005年和河北日报合作,呼吁建立平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共同报道了我们的研究项目------平山县湿地资源调查及可持续利用,2008年和河北电视台“绿色家园”栏目合作制作了关于平山湿地的节目,使公众了解了地球之肾湿地的生态环境及其重要作用,并充分认识到了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
在合作的过程中,媒体找到了新闻热点,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我借助媒体这个平台宣传了环保理念,真正实现了双赢。
5、在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工作中,使农民得到利益在冶河湿地宣传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时,农民开始很不理解,积极性不高。
经过与农民做朋友,交心座谈,得知他们怕保护野生动物影响了自己的利益,所以要想调动农民支持并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光靠嘴说不行,农民注重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也不应该与富裕农民相矛盾,所以我多次找主管林业的副县长赵志廉同志反映情况,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后县政府经过论证同意在2002年,把为了改善冶河生态环境所种植的林木的产权,无偿的交给农民,林木在谁的地中属于谁,但20年不准砍伐,农民得到了实惠以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在冶河两岸已经形成了一条长10千米的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