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 分类5
常见第4 常见第4类危险品的特殊包 装要求
• 黄磷——水 黄磷 水 • 油浸麻棉纸制品 油浸麻棉纸制品——充分干燥 充分干燥 • 碱金属 碱金属——脱水矿物油(煤油) 脱水矿物油( 脱水矿物油 煤油) • 电石 电石——密封充氮 密封充氮
第五类
• 第五类危险品可以分为以下两项: 第五类危险品可以分为以下两项: –5.1项氧化剂 5.1项氧化剂 5.1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5.2
氧化剂和有机过 氧化物
5.1项氧化剂 5.1项氧化剂
• 氧化剂是指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放 氧化剂是指本身未必燃烧, 出“氧” ,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 的物质。 的物质。 • 氧化剂包括了: 氧化剂包括了:
–固体氧化剂 固体氧化剂 –液体氧化剂 液体氧化剂
固体氧化剂
• 确定一种物质是否属于固体氧化剂,应根据 确定一种物质是否属于固体氧化剂, 联合国试验和标准手册》 《联合国试验和标准手册》,将该物质与纤 维素按1 的质量比混合, 维素按1:1或1:4的质量比混合,然后测定 其燃烧特性与标准混合物的差别。 其燃烧特性与标准混合物的差别。 • 标准混合物是指“溴酸钾”与纤维素按质量 溴酸钾” 比3:7构成的混合物 • 如果混合物的燃烧时间小于或等于标准混合 物的燃烧时间,那么该物质属于5.1项氧化剂; 5.1项氧化剂 物的燃烧时间,那么该物质属于5.1项氧化剂; • 如果混合物不能着火燃烧或其平均燃烧时间 大于标准混合物的燃烧时间, 大于标准混合物的燃烧时间,则该物质不属
• • • • 2006年 2006年6月15日 15日 浙江丽水龙泉市的浙江龙鑫化工厂 人失踪, 2人失踪,1人伤势严重 双氧水车间发生爆炸, 双氧水车间发生爆炸,随后引发了多次连 续的爆炸和大火,火势极猛, 续的爆炸和大火,火势极猛,救援工作难 以进行。 以进行。
有机过氧化物
• 有机过氧化物是含有二价-0-0-结构的液态 有机过氧化物是含有二价或固态有机物质, 或固态有机物质,可以看作是一个或两个 氢原子被有机原子团替代的过氧化氢的衍 生物。 生物。 • 有机过氧化物是热不稳定物质或混合物, 有机过氧化物是热不稳定物质或混合物, 容易放热自加速分解。另外, 自加速分解 容易放热自加速分解。另外,它们可能具 有下列一种或几种性质: 有下列一种或几种性质:
–易于爆炸分解; 易于爆炸分解; 易于爆炸分解 –迅速燃烧; 迅速燃烧; 迅速燃烧 –对撞击、摩擦敏感; 对撞击、 对撞击 摩擦敏感; –与其它物质发生危险反应; 与其它物质发生危险反应; 与其它物质发生危险反应
有机过氧化物的分类
• 任何有机过氧化物都应考虑划入本类 除非: 别,除非: • 过氧化氢含量不超过1.0%时,其有机 过氧化氢含量不超过1.0% 1.0%时 过氧化物的有效氧含量不超过1.0% 1.0%; 过氧化物的有效氧含量不超过1.0%; • 过氧化氢含量超过1.0%但不超过7.0% 过氧化氢含量超过1.0%但不超过7.0% 1.0%但不超过 时,其过氧化物的有效氧含量不超过 0.5%。 0.5%。
பைடு நூலகம்
常见的氧化剂
• 过氧化氢(双氧水) 过氧化氢(双氧水) • 过氧化钠 • 硝酸钾 • 氯酸钾 • 三氧化铬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钠)的危险性
• • • • 释放原子态氧 分解放热 腐蚀性(40%双氧水 双氧水) 腐蚀性(40%双氧水) 氧化性
过氧化钠+水 过氧化钠+二氧化碳
事故案例——双氧水1 双氧水1 事故案例 双氧水
遇水易燃物品的事故案例2 遇水易燃物品的事故案例2 ——电石 电石 碳化钙) (碳化钙) • 4月9日18时09分 18时09分
• 浙江长兴雉城镇浙北大桥南堍中国石 油强能加油站 • 抢险三小时后才扑灭 •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碳化钙遇湿,发生燃烧, 碳化钙遇湿, 碳化钙遇湿 发生燃烧, 引起大火 • 调运十五吨散装水泥,进行覆盖灭火 调运十五吨散装水泥,
• 2006年7月28日 2006年 28日 • 上海远大过氧化物有限公司 • 4人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急救 人受重伤, • 黑烟腾空而起,达到百米来高 黑烟腾空而起, • 过氧化氢车间着火;由1个反应塔蔓延到 过氧化氢车间着火; 个反应塔,导致3 2个反应塔,导致3次爆炸
事故案例——双氧水2 双氧水2 事故案例 双氧水
–物质与纤维素的混合物是否自动着火 物质与纤维素的混合物是否自动着火 –压力从690kPa上升到2070kPa所需要的平均时 压力从690kPa上升到2070kPa 压力从690kPa上升到2070kPa所需要的平均时 间与参考混合物之间的比较
危险性表现
• 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危险反 化学性质活泼, 应 •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不稳定, • 吸水 • 毒性 • 腐蚀性
液体氧化剂
• 液体氧化剂是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 液体氧化剂是本身未必燃烧, 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它物质燃烧的液 体。 分类依据 • 通过试验测定液体物质与一种可燃物质完 全混合时增加该可燃物质的燃烧速度或燃 烧强度的潜力或发生自发着火的潜力。 烧强度的潜力或发生自发着火的潜力。 • 分类试验结果的评估根据: 分类试验结果的评估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