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主接线及设计-2

电气主接线及设计-2


五. 变压器母线组接线
1.接线形式 2.正常运行时,两组母线和断路器均投 入。 3.变压器故障时,连接于对应母线上的 断路器跳开,但不影响其他回路供电。 4.特点:
调度灵活,电源和负荷可自由调配, 安全可靠,有利于扩建; 一组母线故障或检修时,只减少输 送功率,不会停电。 可靠性较双母线带旁路高,但主变 压器故障即相当于母线故障。
•发电机-三绕组变压器(或自耦变压器)单元接线
1.在发电机出口处需装 设断路器; 2.断路器两侧均应装设 隔离开关; 3.大容量机组一般不宜 采用。
3)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成单元接线
a) 这种接线方式下,在电厂不设升压配电装置,把电能直接送 到附近的枢纽变电站或开关站,使电厂的布置更为紧凑,节省 占地面积; b) 由于不设高压配电装置,所以不存在火电厂的烟尘及冷却水 塔的水汽对配电装置的污染问题。
(2)发电机定子绕组本身故障时,若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 失灵拒跳,则只能通过失灵保护出口启动母差保护或发 远方跳闸信号使线路对侧断路器跳闸;若因通道原因远 方跳闸信号失效,则只能由对侧后备保护来切除故障, 这样故障切除时间大大延长,会造成发电机、主变压器 严重损坏。
(3)发电机故障跳闸时,将失去厂用工作电源,而这种情 况下备用电源的快速切换极有可能不成功,因而机组面 临厂用电中断的威胁。
四. 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及三分之四台断路器接线
运行时,两组母线和同一串的3
个断路器都投入工作,称为完
W2
整串运行,形成多环路状供电,
QF1
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一串中任何一台断路器退出或
检修时,这种运行方式称为不
QF2
完整串运行,此时仍不影响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何一个元件的运行。
QF3
这种接线运行方便、操作简单,
QF3
在检修时起隔离电压的作用 W1
两条原则:
(1)电源线宜与负荷线配对成串,即要求同一个断路器串 中,配置一条电源线和一条出线回路
(2)当初期只有两串时,同名回路宜分别接于不同的母线 侧,当达到三串时,同名线路可接于同侧母线
W2 W2
QF1
交叉接线
QF2
非交叉接线
更可靠
QF3
W1 W1
缺点: 所用断路器多,投资大,二次控制线和继电保护复杂,断路 器动作频繁,检修次数多
•单元接线的应用
1.发电机额定电压超过10kV(单机容量在125MW及 以上)。
2.虽然发电机额定电压不超过10kV,但发电厂无地 区负荷。
3.原接于发电机电压母线的发电机已能满足该电压 级地区负荷的需要。
4.原接于发电机电压母线的发电机总容量已经较大 (6kV配电装置不能超过120MW,10kV配电装置不 能超过240MW)。
• 4/3台断路器接线
1.接线形式 2.正常运行时,两组母线和全部断路器都投入工作,
形成多环状供电。 3.特点:
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与一台半断路器接线相比,投资较省,但可靠性
有所降低; 布置比较复杂,且要求同串的3个回路中,电源和
负荷容量相匹配。 4.适用范围:
这种接线方式通常用于发电机台数(进线) 大于线路(出线)数的大型水电厂。
缺点:使用断路器和隔
离开关多,投资大
QF2
W1
无汇流母线的电气主接线 六. 单元接线
~ G
~ G
~ G
(a)
(b)
(c)
(a)发电机-双绕组变压器单元接线; (b)发电机-三绕组变压器单元接线
(c)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
•存在的技术问题
(1)当主变压器或厂总变压器发生故障时,除了跳主变压 器高压侧出口断路器外,还需跳发电机磁场开关。
扫描图 4-14(b)
单元接线的特点:
优点: (1)接线简单,开关设备少,操作简便 (2)故障可能性小,可靠性高 (3)由于没有发电机电压母线,无多台机并列,发电机 出口短路电流相对减小 (4)配电装置简单,占地少,投资省
缺点: 单元中任一元件故障或检修都会影响整个单元的工作
适用范围: 200MW及以上大机组一般采用与双绕组变压器组成单元 接线,当电厂具有两种升高电压等级时,则装设联络变 压器。
500kv系统等
发电机-双绕组变压器扩大单元接线
当发电机单机容量不 大,且在系统备用容量允 许时,为了减少变压器台 数和高压侧断路器数目, 并节省配电装置占地面积, 将2台发电机与一台变压 器相连接,组成扩大单元 接线。
•发电机-分裂绕组变压器扩大单元接线
单机容量偏小,而发电厂
与系统的连接电压又较高,考 虑到用一般的单元接线在经济 上不合算,将两台发电机分别 接至有分裂低压绕组的变压器 的两个低压侧,称为发电机-分 裂绕组变压器扩大单元接线。
c) 由于 这种接线的单元性强,可在机组单元控制室集中控制, 不设网控室。
d) 该接线中,变压器高压侧靠近电厂端是否需要装设断路器, 取决与线路长度以及短距离线路保护的复杂性、可靠性目前我 国电厂中多数装设断路器;
e) 这种接线适用于电厂地理位置狭窄或地区内有多个相互之间 距离很近的电厂,且靠近电厂中心地区设置有枢纽变电站或开 关站,汇集各电厂电能向负荷集中输送的场合。
2) 发电机一三绕组变压器(或自耦变)单元接线
a) 为了在发电机停运时,不影响高、中压侧电网间的功率交换, 在发电机出口应装设断路器及隔离开关; b) 为保证在断路器检修时不停电,高中压侧断路器两侧均应装 隔离开关; c) 由于200MW及以上机组的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制造很困难,造 价也很高,故200MW及以上机组一般都是采用发电机一双绕组 变压器单元接线。
扩大单元接线
适用范围:
•发电机单机容量偏
小(仅为系统容量的
T
T
1%-2%)或更小,
而电厂的升高电压等
级又较高,可采用扩
大单元接线。
•如50MW机组接入 220kv系统、 100MW
G~1
G~2
(a)
G~1
G~2
(b)
机组接入330kv系统、 (a)发电机-变压器扩大单元接线
200MW机组接入
(b)发电机-分裂绕组变压器扩大单元接线
5.适用范围
(1)应用于超高压系统中, 适用于有长距离大容量输 电线路、要求线路有高度 可靠性的配电装置,进出 线为5~8回,并要求主 变压器的质量可靠、故障 率甚低。
(2)当出线数较多时,出 线可采用一台半断路器接 线方式。
五. 变压器母线组接线
优点: 可靠性较高 调度灵活 扩建方便
W2 QF1
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超高压电网中,500kV变电站一般都采用这种接 线方式
• 4/3台断路器接线
由于高压断路器造价高,为了进一步减少设备投资, 把3条回路的进出线通过4台断路器接到两组母线上, 构成三分之四断路器接线方式。
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电 源和负荷的数量及扩建要 求,采用三分之四台、一 台半及两台断路器的多重 连接的组合接线,将有利 于提高配电装置的可靠性 和灵活性。
隔离开关只在检修时作为隔离
W1
带电设备使用。
四. 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及三分之四台断路器接线
优点:
(1)任一母线故障或检修均不致 W2 停电
(2)任一断路器检修,不引起停
QF1

(3)当同一串中有一条进线、一
条出线时,当两组母线同时
QF2
故障的极端情况下,可以通
过联络断路器继续输送功率
(4)隔离开关不作操作电气,仅
W2
置在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则
QF1
宜采用一台半断路器接线。
如图4-10,每两个元件(出线、
电源)用3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
QF2
至两组母线,称为一台半断路
器接线,又称为3/2接线。 QF3
在一个串中,两个元件(进线、
出线)各自经一台半断路器接
W1
至不同母线,而两回路之间的
断路器称为联络断路器。
• 适用范围
大、中、小型机组均有采用,特别是大型机组广泛采用。
1)发电机—双绕组变压器单元接线
a) 由于发电机和变压器不可能单独运行,故发电机出口不装 断路器(当发电机、主变压器故障时,通过断开主变压器高 压侧断路器和发电机的励磁回路来切除故障电流); b) 但为调试发电机方便,可装一组隔离开关。对于200MW 及以上机组,发电机引出线采用封闭母线,可不装隔离开 关,但应有可拆的连接片。
第四章 电气主接线及设计
主要内容: 1.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和程序 2. 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 3. 主变压器的选择 4. 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 5. 各类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主接线的特点 6. 电气主接线设计举例
四. 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及三分之四台断路器接线
通常在330-500KV配电装置中,
当进出线为6回及以上,配电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