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常规测定一仪器法一.仪器:深圳迈瑞BC-3000型三分群血液分析仪;二.抗凝剂:⒈使用全血时常用EDTA-K2或EDTA-Na2。
一般1.5~2.2mg可阻止1ml 血液凝固。
⒉本实验室采用预稀释方式,不用抗凝剂。
三.标本采集及测定:1.毛细血管采集法:准备预先高压消毒的一次性采血针、消毒棉签、75%乙醇、20ul吸管、含有0.7ml稀释液的试管。
采血步骤:WHO推荐采血部位:成人以左手无名指端内侧为宜,半岁以上儿童手指为好,半岁以下的婴幼儿通常自拇指或足跟两侧采血。
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乙醇消毒局部皮肤,待干紧捏刺血部位,用无菌采血针采血,动作应迅速,深度应2—3mm,稍加挤压以血液能自行流出为宜。
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混入大量组织液,使血液稀释或使血液加快凝集以致影响检验结果。
用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取20ul血至含有0.7ml稀释液的采血管中,充分混匀。
采血完毕,用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片刻。
注意事项:(1)除特殊情况外,不要在耳垂采血;若在耳垂采血要避开冻疮、炎症、水肿等部位,以免影响结果。
(2)皮肤消毒后,一定要待乙醇挥发干燥后采血,否则流出的血液会四处扩散而不成滴。
(3)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患者采血部位感染,保证一人一针,杜绝交叉感染。
(4)采血针刺入深度要适宜(2—3mm),过浅血液不能自行流出,过深造成患者疼痛及流血过多。
⒉测定:采血完成后待5-10分钟即可上机测定,仪器使用见仪器操作规程。
四.血液分析仪测定原理1、白细胞分析:在进行白细胞体积分析时,仪器计算机部分可以将白细胞体积从35~450fl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道为1.64fl,细胞根据其大小被分别放在不同的通道中,从而得到白细胞体积分布的直方图。
经过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可以根据体积大小初步确认其相应的细胞群:第一群(35~160fl)是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
第二群(90~160fl)是单个细胞区,也被称为中间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核向左移或白血病可有的各阶段幼稚细胞及白血病细胞。
第三群 160fl以上)是大细胞区,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仪器根据各亚群占总体的比例计算出各亚群的百分率,如果与该标本的白细胞总数相乘,即得到各类细胞的绝对值。
2、红细胞分析: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红细胞通过小孔时,形成相应大小的脉冲,脉冲的多少即红细胞的数目,脉冲的高度代表单个脉冲细胞的体积。
脉冲高度叠加经换算即可得红细胞得压积。
稀释的血液进入红细胞检测通道时,其中含有白细胞,因此,红细胞检测的各项参数均含有白细胞因素,但正常血液有形成分中白细胞比例很少,故其影响可忽略不计。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白血病,白细胞数明显增加而又伴严重贫血时,即可使所得各项参数产生明显差异。
根据所测单个红细胞体积及相同体积细胞占总体得比例,可打印出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3、血红蛋白含量测定:被稀释的血液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检测系统,在特定波长(一般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Hb含量成比例,仪器便可显示Hb浓度。
4、各项红细胞指数检测:MCV、MCH、MCHC及RDW均是根据仪器检测的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实验数据,经内存电脑换算出来的。
5、血小板分析:血小板计数直方图范围为2~20fl,不同仪器血小板直方图的范围不一,MPV就是此平整曲线所含的群体算术平均体积,所以,MPV也就是PLT大小分布直方图的产物。
五、各项参数代号、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六、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的应用:1、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将MCV和RDW配合直方图分析,可直接观察红细胞体积的分布情况。
只现一个峰:见于正常人、缺铁性贫血(峰左移)、巨幼细胞性贫血(峰右移)。
可现两个峰: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时,可出现一个小红细胞峰和另一个正红细胞(或网织红细胞)峰。
巨幼细胞性贫血给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有效时也可见两个峰。
2、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正常人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可见两个明显分离的峰,左峰为小细胞群(淋巴细胞),右峰为大细胞群(粒细胞),两峰之间为中间细胞分布。
急性白血病时,由于异常的原始、幼稚细胞增多,可见中间细胞明显增高,这时直方图上见一个峰,峰值常在90~160fl之间。
这时必须推片染色镜检。
3、血小板体积分布直方图:正常人血小板体积主要分布在2~20fl之间,21~30fl之间有少量血小板,一般仪器以30fl为最大的分析界标。
血小板体积增大时,直方图会出现明显拖尾现象。
有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干扰时,直方图尾部会抬高。
七.质量保证:(一)人员1、操作人员上岗前的培训:2、上岗前要接受良好的培训。
要对仪器的原理、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异常报警的含义、引起实验误差的因素及如何维护要有充分的了解,掌握用ICSH推荐的标准方法校正仪器的每一个测试参数的程序。
3、注意在分析前、中、后每一步的质量控制,注意病人生理或病理因素给实验造成的误差或服用药物的干扰作用。
根据质控图的变化及时进行仪器的调试。
测试后要根据临床诊断、直方图变化、各项参数的关系,确认无误后方能发出报告。
(二)仪器应注意的问题1、机器应避免直接与水接触,避免过度的大气压力,避免过高的温度及湿度。
2、机器应放置水平,在搬运过程中应避免摇动和机械碰撞。
3、当出现警告信号时,得到的数据是不正确的,特别是当“!”出现时,不要使用带有警告信号的数据。
4、定期校正仪器,以保证发出报告的质量。
(三)操作人员在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血液放置时间应在5~10分钟方可进行检验,以免影响血小板(抽取时尽量避免挤压,破坏)。
2、测试时试剂的温度对结果的影响:血液分析仪细胞计数最适温度为18~22O C,低于15 O C、高于30 O C,均对结果有影响。
3、仪器使用人员每天早晨应做空白计数,有条件时做室内质控,看仪器是否在正常状态下,每天下班前,冲洗2—3次,每周或每1000个标本更换过滤网。
4、仪器的半堵孔现象:根据检测器上微孔堵塞的程度,通常分为完全堵孔和不完全堵孔两种。
如发生完全堵孔,血细胞不能通过微孔计数,也不显示结果,有的仪器还同时在屏幕上显示“clog”,所以完全堵孔较容易判断。
不完全堵孔主要通过下述方法判断:观察计数时间;观察示波器波形;看计数指示灯闪动,如该灯闪动无规律常是不完全堵孔的表现。
5、由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转移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及某些原因不明疾病血中含有冷球蛋白;骨髓瘤、癌症、白血病、妊娠、血栓疾病、糖尿病患者血中存有冷纤维蛋白,可使血液中非晶体物质聚集,因而导致血细胞计数值增高。
此时,将稀释标本放37度水浴,10分钟后立即计数可消除此影响。
6、血液中白细胞增高影响红细胞计数,或有核红细胞出现影响白细胞计数。
7、低色素贫血或红细胞内含有大量HbS或HbCO,某些新生儿或某些肝病患者,红细胞膜质类异常,都具有抵抗溶血剂作用,导致红细胞溶血不完全。
8、M蛋白增多时,在PH低的情况下M蛋白可与溶血剂发生反应,使结果偏高。
9、各种病因引起的血栓前状态使血小板易于聚集。
10、高血脂症可使Hb假性升高,进而导致MCH和MCHC的测定偏差。
11、大量巨大血小板或小红细胞的存在,影响血小板和红细胞的检查。
(四)分析后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直方图及参数变化确定计数结果是否准确及是否需要显微镜检查:标本中出现小的凝块或血小板聚集时可影响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
这些影响可在直方图中显示出来,因此在发出实验结果之前,应观察直方图的变化,以确定实验结果是否可信。
另外,电阻抗法白细胞分类的结果只是在正常人体格检查或血液检查各项参数均正常时,作为白细胞分类的参考。
2、分析实验结果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的各参数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比如RBC、Hct与MCV;HB、RBC与MCH之间,又如RDW与涂片的红细胞形态变化之间,都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另外,还可以分析实验结果与临床资料的相关关系。
3、定期征求临床医护人员对本室结果的评价:临床医生对实验结果的评价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临床医生最熟悉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疾病的发展过程,实验数据是否复合临床也是衡量结果正确与否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实验室要经常定期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以不断改进实验室的工作。
血型鉴定Ⅰ. ABO血型鉴定一.原理: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 型及O型四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实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
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和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和抗-B。
二.试剂和材料:1、抗-A(B型)、抗-B(A型)及抗A+B(O型)分型血清。
2、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
三.方法:1、玻片法(常用):(1)正定型:取洁净玻片一张(或白净板一块),用蜡笔划成圆圈,标明抗A、抗B;分别滴加抗A、抗B分型血清1滴于标明的圆圈内,再各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或全血10ul),混合均匀,5min内观察结果。
(2)结果观察:将玻片不断轻轻摇动,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连续15分钟,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溶血)反应,如以玻片做实验时,也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四.注意事项:1、分型血清质量性能符合要求,用完后应放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
2、试剂红细胞以3个健康者同型新鲜红细胞混合,用生理盐水洗涤一次,以除去存在血清中的抗体,及可溶性抗原。
3、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4、操作方法应按规定,一般应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滴加血清。
5、按理IgM 抗-A和抗-B与相应红细胞的反应温度以40C为最强,但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仍在室温(200C ~240C)内进行试验,370C可使反应减弱。
6、观察时应注意红细胞呈特异性凝集,继发性凝固以及缗钱状排列的区别。
7、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
(3)有些疾病如胃癌、胰腺癌等,血浆可有过多的可溶性物质,中和了试剂中抗A或抗B。
尿液常规测定一、标本收集与保存:1、门诊病人尿常规检验,可留取任意时间的一次性尿于清洁、干燥的一次性尿杯内,立即送检;2、临床疑似肾脏病的患者,取清晨第一次尿为佳;3、特殊检验应按实验要求留取标本:尿糖检验,留空腹尿;细胞、管型计数留3h尿或24h尿;4、标本的保存:收到标本应在30min内检查完,否则应妥善保存:如冷藏、加防腐剂等。
二、尿液常规检查方法:目前多采用干化学试带法;仪器:迪瑞N-600型尿自动分析仪判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