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号:SDLF/QB-008 版本号:A/0设备及设施管理程序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6.03.1 实施日期:2016.03.7山东大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 目的:通过对设备及设施的全过程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满足产品质量和生产的需求,延长设备设施使用寿命,保证设备设施有效运行。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设备的规划、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保养、维护、维修、大修、更新、改造等状态管理及设备租入、租出、出售、报废等设备设施的管理。
2 术语和定义2.1 设备:是指企业在生产、检测、管理等方面所需要的机械、装置等物资的总称。
并且可供长期使用、能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
2.2 关键设备:关键设备就是能够对产品生产中的某个要素起关键作用的,如产量、效率、品质或者安全等方面能够制约生产的设备。
2.3 设备故障:设备或系统在使用中因某种原因丧失了规定的机能,而中断生产或降低效能时称为故障。
2.4 渐发故障:是由于各种因素使设备初始参数劣化,衰减过程的发展而引起的故障,这类故障是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它与设备的使用时间有关。
2.5 点检:是指对设备的某个部件、部位(称之为点)进行检查。
3 职责3.1 设备动力部3.1.1 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新购置设备的评审、安装、调试、验收等前期管理。
3.1.2 负责对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1.3 负责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改造计划、更新计划。
3.1.4 负责调拨设备、报废设备的评审管理。
3.1.5 负责水、电、气等公用设施、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3.2 设备使用部门3.2.1 配合新设备评审、安装、调试、验收等前期管理。
3.2.2 负责设备日常使用、点检、保养及故障报修等管理。
3.2.3 负责设备日常的运行安全管理;配合设备日常维修、大修、中修等工作;配合设备状态的鉴定工作。
3.3 工艺部3.3.1 负责新购置生产用设备工艺参数的确定并提报。
3.3.2 参与新购置设备验收工作,参与设备状态鉴定工作。
3.4 财务部3.4.1 负责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3.4.2 负责在用设备调拨、租入、租出、报废及出售的财务审核工作。
3.5 采购部3.5.1 负责设备购置(厂家选定、合同签订等)。
3.5.2 负责组织设备到厂开箱验收。
3.5.3 负责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过程中与设备厂家的协调工作。
3.5.4 负责设备备品、备件的采购工作。
3.6 基建部3.6.1 负责建筑物、构筑物及道路管道设施整体前期规划设计、新建项目立项报批工作。
3.6.2 负责项目竣工验收后的建(构)筑物、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基建维修计划的制定,费用控制,并负责组织进行相应的验收工作。
参与技改基建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参与工程验收;办理竣工验收后的转固手续。
3.6.3 负责本单位的建筑物、构筑物及道路管道相关设施维护和管理。
3.7 总经办3.7.1 负责对公司电脑、通讯、运输、办公设施等的管理工作。
3.7.2 负责对公司在用公共设施(卫生间、办公室门窗等)管理维护。
3.7.3 负责对办公环境的管理工作及验收后的设施办理转固手续。
4 输入、输出及过程指标6 程序内容6.1 设备设施需求生产部、工艺部、质量部按产品、工艺、质量及生产需求完成设备发展投资计划。
设备动力部根据设备状态完成设备更新投资计划。
公司根据发展需求完成设施发展投资计划。
基建部、总经办根据设施状态完成设施更新投资计划。
6.2 设备设施需求申请6.2.1 设备需求部门提出设备需求申请,生产部、工艺部、设备动力部对与生产相关的设备发展项目进行策划,确定设备的型号、规格及技术要求,并与相关部门组织评审。
6.2.2 办公设备设施向总经办提出申请。
6.2.3 其它设备设施向采购部提出申请。
6.3 审核、批准需求部门提出设备、设施需求申请,由申请部门提供设备相关参数,报总经理批准后将设备需求申请交到采购部,由采购部进行设备采购,建筑类由基建部负责,未通过批准的予以驳回。
6.4 设备设施采购采购部按需求申请所确定的设备型号、规格及技术要求完成设备发展项目的采购,按设备动力部确定的更新设备型号、规格及技术要求完成设备更新项目的采购,建筑类由基建部负责招标。
6.5 设备设施验收6.5.1新购置的设备到公司后,由采购部负责通知设备动力部,由设备动力部根据设备所涉及的部门来组织相关部门(必要时,由设备供应商共同参与验收)按装箱单清点附件、专用工具、随机备件及技术文件,并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安装、调试等验收活动,确定设备的功能、性能、精度、配件等方面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及使用要求(对于特种设备,还需满足国家相关法定要求)。
验收情况由设备动力部填写《设备验收报告》并根据采购需求、使用工位等信息识别是否关键设备。
验收合格的设备由设备动力部登入《设备台帐》后交付给设备使用部门使用。
验收不合格的设备,设备动力部协同采购部根据验收结论或意见组织与设备供应商协商,采取限期整改、退(换)货或其它双方认可的处置方式,直到通过验收为止。
6.5.2 基础建设类设施由基建部负责组织验收。
6.5.3办公类设施由采购部通知总经办,由总经办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安装、调试、验收活动。
6.5.4通过验收的设备、设施在验收合格一周内将相关资料、记录归档。
设备类归档至设备动力部;基础建设类设施资料归档至基建部;办公类设施归档至总经办。
6.6设备、设施编号管理6.6.1 设备编号设备编号是设备在公司内的唯一性的编号标识,由设备动力部在设备入厂时给予。
设备编号规则:“SB顺序号”,对于成套设备中的每个设备,需在成套设备编号的后面加“/顺序号”。
其中,SB代表设备,顺序号为设备顺序号码(1-300为XX号车间预留号码;301以后为XX车间预留号码)。
例1:第3台入厂的设备,其编号为SB3;例2:第4套设备中的第2个设备,其设备编号为“SB4/2”。
6.6.2 设施编号6.6.2.1基础建设类设施不需编号,但需考虑其标识以方便描述管理。
比如:厂房各门口标识1号门等。
6.6.2.2 办公类设施必要时进行编号管理。
例:办公桌等不需要编号。
6.7交付使用6.7.1验收合格的设备、设施由验收组织部门在相应设备、设施上粘贴标识卡(必要时粘贴)并组织编写操作规程,经批准后,将操作规程连同相应的设备、设施一同交付设备使用部门使用。
对于需溯源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经过检定/校准,经计量确认为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
具体执行《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6.7.2设备动力部在交付使用三个工作日内还需编制以下记录内容:a)《设备点检表》:明确点检内容;b)《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内容、频次、方法等6.8使用及维护6.8.1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a)设备的操作应由设备使用部门根据操作规程要求对新操作工或转岗操作工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操作设备。
对于离岗超过三个月的员工,在其上岗操作设备前需重新培训,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
b)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操作资格证书。
c)办公类设施由归口部门总经办负责其调用、调整等管理。
d)基础建设类设施由归口部门基建部负责其管理。
6.8.2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6.8.2.1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动力部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使用环境要求等信息编制《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经审批后下发执行。
设备维护保养实施“三级保养制度”,即: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具体要求如下:a) 日常保养:-- 日常保养由使用部门实施,其主要内容为点检、调整、清洁、润滑、紧固、防锈、排污、清理清洁油污、杂物、料屑等,是设备完好运行的最基本、全面的保障。
-- 日常保养的基本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 将日常保养内容记录在《设备点检表》中。
b)一级保养-- 设备的一级保养由设备动力部组织实施。
其主要保养重点为一些带缺陷的、异常的、故障率高的部件(位)进行检修,更换失效的零件,恢复至完好的状态。
-- 一级保养的基本要求:提高设备完好率,减少故障发生。
-- 一级保养内容记录在《设备日常保养记录》中。
c) 二级保养-- 设备的二级由设备动力部组织实施。
保养原则上每台设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也可以根据设备一年来的状况适当调整。
-- 二级保养的重点是在一级保养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更为全面的维修、保养或进行局部的技术改造,恢复和提高设备的精度性能。
-- 为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操作工和维修工在实施设备的各级操作、维修、保养工作时应注意安全维保,严禁违章作业。
6.8.2.2设施的维护保养a)办公类设施根据使用说明由使用者进行维护、保养。
b)对于水、电、气等设备设施的维护由使用者进行管理维护。
6.9设备设施故障维修6.9.1设备的故障维修设备发生故障时,发现人员应立即停机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
维修工接到设备故障通知后10分钟内应到达现场,对设备故障进行原因分析、诊断维修,修复后需经使用部门验收,通过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设备动力部维修人员将设备维修情况填写《设备故障分析表》。
对不能修复的疑难故障,应立即通知设备动力部部长,制定针对性与改善性维修措施,修复故障或实施报废等处理措施。
6.9.2设施的故障维修6.9.2.1基础建设类设施(例:厂房)故障由基建部组织维修。
a)报修部门将问题反馈至基建部。
b)基建部汇总后,制定维修计划。
c)基建部组织招标、比价采购、签订工程合同后,由合同方进行现场维修施工及质量管理;工程完成后,由报修部门、基建部进行联合验收。
6.9.2.2办公类设施(例:电脑)故障由总经办组织维修。
对于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及公共设施(玻璃、门窗、桌椅、卫生间等)由报修部门通过电话通知总经办,总经办做好记录后,组织安排维修;对于公司内部不能完成的维修进行外委维修,经主管副总批准后进行外委维修,维修完成后,由报修部门、总经办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6.9.3设备设施预防性维修6.9.3.1设备设施使用人员、维护人员或其他人员发现故障或事故隐患时,应实行预防(计划)维修。
首先调查现状,分析原因,采取适宜的措施以改善运行状况、消除故障隐患、彻底解决故障的根源,从而实现有效管理和控制、减少故障。
6.9.3.2维修责任部门需根据设备设施使用频次、工作环境等使用情况及备件寿命、故障发生的历史数据等信息,提前采取措施以实现预防性维修。
6.10状态管理6.10.1设备设施状态分为完好、准用、停用、封存、报废。
6.10.2完好指符合其工作、使用要求的状态。
6.10.3准用指部分功能、量程、精度还可使用时的状态。
对于准用状态,需在《设备台帐》及标识卡中注明准许使用的范围、精度。
具体准用原则如下:a)具有多项功能但某些功能已丧失,未丧失的某项功能可以满足工作、使用要求;b)量程范围内的某一段量程不合格,但其它量程满足工作、使用要求;c)降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