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建筑的色彩分析样本

古建筑的色彩分析样本

古建筑色彩分析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专业建筑学班级建筑1301班学号姓名苑莹指引教师佟璐琰目录一、古建筑色彩应用发展 (3)1.1国内古建筑色彩应用发展历史 (3)1.1.1西周 (3)1.1.2春秋 (3)1.1.3秦 (3)1.1.4汉 (3)1.1.5唐 (3)1.1.6宋 (4)1.1.7元明清 (4)1.2国外古建筑色彩应用发展历史 (4)1.2.1古希腊 (4)1.2.2古罗马 (4)二、园林建筑色彩特点 (5)2.1南方园林建筑色彩特点 (5)2.2北方园林建筑色彩特点 (5)三、古建筑对当代建筑影响 (5)3.1当代建筑艺术 (5)3.2古代建筑艺术风格对当代建筑影响 (6)四、结论:古建筑继承和发展 (6)参照文献 (7)前言《营造法式》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建筑色彩应用曾有这样描述:“色调以蓝、绿、红三色为主,间以墨、白、黄。

凡色之加深或减浅,用叠晕之法。

其办法亦自唐至清所通用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建筑色彩不但仅有装饰作用。

它是作为对建筑物基本构件保护而存在,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建筑大都采用木制构造而产生。

色彩反映着那个年代人们对艺术欣赏水平和用色考究限度。

当时人们对于建筑彩画有着独特规定和规定。

建筑色彩和彩画不同,反映着建筑级别高低,体现着社会级别制度和那个朝代独有建筑文化。

色彩及其描绘场景已远远超越了单纯视觉艺术范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一某些载体。

它统一了色彩体现美学、文化内涵、建筑功能属性等诸多要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艺术中鲜明特色。

一、古建筑色彩应用发展1.1 国内古建筑色彩应用发展历史随着阶级级别逐渐发展,色彩徐徐沦为政治和宗教服务工具。

《周礼》记载:“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性币,各放其玉之色。

”1.1.1西周西周:正色【青、赤、黄、白、黑)、间色【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5种正色混合而成颜色】颜色已有“明贵贱、辨级别”之用。

1.1.2春秋春秋时期宫殿建筑柱头、护栏、梁上、墙上均有着彩绘。

并使用朱红、青、淡绿、黄灰、白、黑等色。

1.1.3秦“别黑白而定一尊”。

《史记》是黑色为主色开始。

秦代继承了战国时礼仪,更加注重黑色。

秦始皇统一后,把服饰颜色和旗帜颜色变成了黑色。

1.1.4汉汉代,发扬继承了周代阴阳五行理论,五种颜色各自代表着不同方向,并有着不同代表象征。

青色象征青龙,代表东方;朱色象征朱雀,代表南方;白色象征白虎,代表西方;黑色象征玄武,代表北方;黄色象征龙,表达中央。

这种思想始终延续到清末。

汉代民间普通用砖制造泥木房,室内比较朴素。

但是宫殿楼台用色极为丰富。

天花普通为青色调,栋梁为黄、红、金、蓝色调,柱、墙为红色或大红色。

显得富丽堂皇,极具奢华之感。

1.1.5唐盛唐时,受到佛教影响巨大。

奢华攀比之风极度盛行。

色彩运用比此前更加大胆和丰富,不但用大红、绿青、黄褐及各层晕染间色,金银玉器是必用材料之一。

绿色、青色琉璃瓦盛行,深青泛红绀色琉璃瓦也逐渐开始使用。

从汉至唐代,木制建筑外露某些一律涂朱红色,墙面刷用白粉,采用赤红与白色组合方式,红白衬托。

显得简洁明快,赏心悦目。

1.1.6宋宋代比较爱慕素雅,品位是体现重点。

建筑彩作和室内装饰色调追求安稳宁静,这是受到了宋代儒家和禅宗哲理思想影响。

这个时期,往往将木质构件进行雕饰,用青绿色为主彩画和朱金进行装修,辅以白石台基和红墙黄瓦综合运用。

显得色彩明朗却不失稳健。

1.1.7元明清元明清三代是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更迭时期,这个时期吸取了少数民族成功之处,明代也继承了宋代素雅老式风格,而清代则走向了繁华富丽风格。

●元代室内色彩丰富,装修彩画用以红、黄、蓝、绿等色。

●明代色泽浓重明朗,用色多见富丽堂皇之感却又不失清秀典雅之意。

●清代油漆彩画,民宅多用材料本色为漆。

北方以灰色调为主,南方多用粉墙,青瓦,梁柱多用深棕色、褐色油漆,与南方常绿自然环境互相协调。

1.2 国外古建筑色彩应用发展历史1.2.1古希腊在古希腊建筑群中,几乎处处都能看到艳丽色彩。

从现存大理石顶部残物色迹推测,那里有最早红、黄、蓝、绿、紫、褐、黑和金等色彩。

神庙檐口和山花及柱头上不但有精美雕刻,尚有艳丽色彩。

如陶立克式柱头上涂有蓝色与红色。

爱奥尼式建筑除蓝与红外,还用金色。

科林新式则对金色使用较为盛行。

帕提农神庙(陶立克式)在纯白柱石群雕上配有红、蓝原色持续图案,还雕有金色银色花圈图样,色彩十分鲜艳。

希腊色彩也是她们宗教观念反映,使用色彩已具备象征意义。

红色象征火,青色象征大地,绿色象征水,紫色象征空气。

通过色彩体现着她们宗教信奉。

她们多运用红土为底色,黑色为图案或相反使用。

这种对比产生了一种华贵之感。

1.2.2古罗马古罗马继承了希腊文化但却没有创新。

罗马贵族喜好奢华,为了装饰宏大公共建筑和华丽宅邸、别墅等,运用了各种装饰手段。

室内多用华丽耀眼色彩,红、黑、绿、黄、金等。

还运用色彩在墙面上模仿大理石效果,并以此为基本用细致手法绘制窗口及户外风景,经常以假乱真。

艳丽奢华装饰风格在当时影响了整个欧洲。

当时《建筑十书》所简介建筑色彩运用非常丰富,有黄土色、灰黄、胭脂、淡红、红褐、鲜红、朱红、灰绿、蓝绿、深蓝、白、红白、黑、金等色彩。

二、园林建筑色彩特点2.1南方园林建筑色彩特点当人们步入江南园林之时,看到多是粉墙黛瓦,绿树碧水。

南方建筑均以淡雅为主,老式园林色彩解决是非常讲究。

《长物志》有云:“桃李不可植庭际,似宜远望”、“红梅绛桃俱借以点缀衬中,不适当多植”,是指出在园林设计中要十分小心运用花草树木,不能喧宾夺主,破坏了整体环境效果。

苏州园林中无论是拙政园还是留园、网师园、西园。

它们建筑,从尺度较大厅堂、楼阁到较小亭台、门廊都是白墙黑瓦,赭石色门窗隔扇,门空和漏窗也都是白色,没有大红大绿,没有彩画。

建筑周边植物,讲究四季常青。

最爱用竹子,或连绵成片,或于庭前屋后散植数植。

水边植垂柳,水中漂睡莲等等。

从色彩总体效果来看,此类园林与宫殿建筑相反,它们追求鲜明而强烈效果但也要协调与平和,它不求给人以刺激感觉而要一种宁静祥和感觉。

2.2北方园林建筑色彩特点北方园林多呈宏丽之势,就是集各地名园胜景于一园。

如承德避暑山庄有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玉泉山静明园有三十二景。

在建筑中运用了江南园林雅致淡雅小景致,但是建筑颜色还是继承了皇家威严和崇高之感。

在古代,只有皇家才干拥有园林,因此北方园林中建筑色彩也多是以红色和黄色为主。

与郁郁葱葱绿色环境相结合起来,繁华紧促,富贵繁华。

这与南方私家园林有很大差别,北方色彩更加强烈、鲜明。

三、古建筑对当代建筑影响3.1当代建筑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国内古代建筑中重要设计理念。

当代建筑更注重人们对自然资源合理、充分运用。

当代建筑简洁明朗,将设计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至少限度,但对色彩、材料质感显露规定很高。

讲求艺术效果,注重造型美、象征美、和谐美。

3.2古代建筑艺术风格对当代建筑影响古代建筑是当代建筑设计和创作重要源泉。

从建筑文化思想到实践均有极其深远影响。

古建筑是先人为咱们留下贵重文化瑰宝,它具备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价值。

一座保存完好古建筑,既是研究某一阶段历史文化重要实物资料,又是社会、文化变迁历史见证。

无论是北方老式建筑还是江南自然林园,均有许多能体现出古人对生态资源运用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设计理念。

古代如此,当前也更是如此。

可持续发展、生态都市、保护环境等等,这充分呈现了咱们开始高度注重都市生态环境价值。

同步当代建筑也更注重对人们对自然资源合理、充分运用。

四、结论:古建筑继承和发展随着城乡化发展和旅游开发进一步,某些具备重要历史价值老式聚落受到了严重影响,老式建筑聚落独特文化形态正在逐渐丧失。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不论是古代建筑还是当代建筑它们都在历史长河中存在发展。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建筑对当代建筑从建筑文化思想到建筑实践均有极其深远影响。

当代建筑继承老式建筑构造长处,吸取西方建筑可取之处,并且运用当代建筑技术予以体现。

老式建筑赋予了当代建筑历史文化背景,当代建筑在秉承老式建筑文化、建筑工艺同步,又向其中融入时代气息,使其发展变化。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建筑对古代建筑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参照文献[1]蔡美龙曹灿,都市建设理论研究,第12期[2]杨大伟,美术观测,第10期[3]刘敦桢,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4] 沈福煦,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5] 张紫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俗与民俗学【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6[6] 梁思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1月[7] 梁思成,《梁思成谈建筑》当代世界出版社 9月[8] 梁思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艺术图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1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