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上册试题:第一单元 人教部编版 有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试题:第一单元 人教部编版 有答案

第一单元复习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3分)镜匣.(jiá xiá) 长喙.(huì yuán) 石榴.(liú liu)趴.下(pā bā) 眼睑.(liǎn jiǎn) 垂蔓.(màn wàn)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三、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20分)1.补充词语。

(4分)( )中不足天色入( ) 不动( )( )香( )十里 ( )气十足 ( )( )点点2.词语搭配连线。

(8分)精巧的香气使劲地寻找迷人的绒毛默默地摇桂花茂盛的诗仔细地享受细腻的吊兰淘气地陪伴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5分)(1)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 )(2)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 )( )(3)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鸣叫。

..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 ( )( ) 4.用“然”字组词分别填在括号里。

(3分)(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 )。

(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 )收获了。

(3)祧子、石榴、苹果( )可爱,但花生更可贵。

四、读一读.选一选。

(10分)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嘻好寻常天色好处 B.青色致少茶叶木兰花C .结构 榨油 忘确 清晨D .黄昏 恩惠 文毫 台风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色素的 ,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2)全年,整个村子都 在桂花的香气里。

(3)我笔尖一动, 下一时的感受。

A. 搭配 浸 写 B .配合 泡 流泻C .搭配 沉 写D .配合 浸 流泻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B.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C.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D.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4.对下列句子描写事物所运用的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对比)B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比喻)C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反复)D. 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

(夸张)5.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没有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气浓郁。

B .母亲的乡情很浓。

C .母亲的这句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

D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是唯一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在用情感体味桂花。

五、按要求写句子。

(12分)1.照样子,根据“成熟”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4分)2.发挥想象,将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8分)(1)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 。

(2)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就像 。

(3)白鹭是 。

(4)从鸟笼里传来珍珠鸟 又细又亮的叫声。

例:姿态 成熟六、口语交际。

(4分)五年级(2)班正在讨论制定班级公约,雏鹰小队几位队员针对学习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甲:国家为了保证我们青少年的休息时间,取消了早读。

但我认为,早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呼吁同学们:一日之计在于晨,进入教室即早读。

乙:阅读是提高我们习作的重要保障,我提议班级公约里写上:勤读书,勤积累,定时交流促提高。

丙:七、阅读课文片段和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回家作业】落花生(节选)(10分)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片段的作者是。

(1分)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可贵——( ) 分辨——( )3.父亲议论花生时,是着眼于花生的来讲的,并用了的修辞手法。

(2分)4.读句子,再谈谈你的体会。

(3分)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5.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在片段中用“______”画出来。

(2分) 八、习作。

【回家作业】在本单元中,我们从作家的笔下领略到了平凡事物的美好。

请选择一种具体事物,可以是一棵树、一朵花、一只鸟儿……写出你对它的感受。

100字左右。

新课-人与自然加点词表达效果的解题步骤:1、解释词语本意。

2、观察修辞手法。

3、表达效果。

4、组织语言解答。

例:“黑云压城城欲摧”中“压”字的表达效果。

步骤如下:1、解释词语本意,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压”为从上面用力的意思。

2、观察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

“压”运用了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

3、结合整段句子或者文章,分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或者文章主题。

从侧面描绘出敌军濒临城下的危机感,和战事的紧张气氛。

格式:“运用---修辞手法或者使用---描写,----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升华了文章主题。

”所有表达效果:衬托了,讽刺了,突出了,增强了,表达了,象征了,抒发了,烘托了,体现了。

4、组织语言解答:“压”字是从上面用力的感觉,乌黑的云朵紧紧压着城墙然而城墙好像要承受不住了。

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双方交战力量悬殊,守卫将军处境困难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

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鸟中诸葛①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

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

②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

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振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

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马路上,让汽车替他们把壳压碎。

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

③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

乌鸦站在猪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爬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将耗子叼到嘴里。

④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返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

⑤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渔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叼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

⑥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绝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

⑦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东西。

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而且对自己父母十分孝敬。

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

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

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入深坑。

⑧荷兰的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18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到8岁,这只乌鸦视他为“父亲”,他一踏进门,乌鸦便手舞足蹈地向他鞠躬致意,其亲昵之态令人动情。

⑨乌鸦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有个别乌鸦能掌握百余个词呢!⑩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

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

⑾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脚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

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残羹剩饭”。

⑾但在一些地方认为,碰见乌鸦是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

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已被揭开。

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发出的微弱气味,从而竟相飞至。

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臭而来。

这也许是人们厌恶乌鸦的原因。

1、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6分)①全世界已经发现....的蚜虫有2000多种。

我认为:①“已经发现”说明还可能有未曾发现的,“已经发现的有2000多种”,加上可能未曾发现的,蚜虫种类别之多确实惊人。

②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是亲密无间的。

我认为:“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带有夸张语气的词突出了蚂蚁和蚜虫关系的亲密。

③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吞食..转移到另一处....,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食物充足的地方,使蚜虫能够饱食终日,好排泄出更多的蚜蜜来。

我认为:“大肆蚕食”、“祸害”都是贬义词,说明了蚜虫对植物的危害之大。

2.认真阅读《鸟中诸葛》,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本文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出什么意思? (3分)我认为:本文标题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意思是“乌鸦是一种聪明机灵的鸟儿”。

(2)本文开头与结尾有什么特点? (3分)我认为:开头点题,统领全文;结尾与开头呼应,简单说明了乌鸦得恶名的原因,既增添了文章的科学性,又使文章显得结构完整。

(3)请在文中找出准确生动说明的语句,结合关键词句体会、分析其准确性和生动性。

(2分)练习二牵牛花叶圣陶①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

水门汀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

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用着的,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儿,他不肯。

②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③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

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

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

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④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