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面包飘香》教案
(通过设计几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引领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其筛选、整理概括信息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
(1)说说老师的面包奇遇。
(2)这个故事有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老师为学生做了哪些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作者介绍:
李家同,1939年生,台湾知名学者,曾任台湾静宜大学校长以及“暨南国际大学”资讯工程学系及资讯管理学系教授。近年来从事创作,提倡社会关怀、照顾弱势群体,并且推广英文教育。著作屡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台湾媒体称其为“台湾的良心”。还被台湾各大学传播系主任评为2008至2009年度典范名人(文化类)。其曾祖父李瀚章是清末名臣李鸿章的哥哥,与作家张爱玲为同辈。
课文结构分析
全文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不知名的人送面包给“我”。
第二部分(3-8)“我”做客面包店,品尝飘香的面包。
第三部分(9—13)追忆面包师傅学生时代的一段往事。
第四部分(14-18)“我”与老板会面。
第五部分(19-20)写“我”的评价和感受。
20
教学步骤
教 学 设 计
时间分配
(分钟)
(五)面包师傅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各个阶段的表现是怎样的?
学生合作查找,筛选信息获得:小学:智力平平 学习用功 成绩优秀
初中: 家境不好 叛逆 学习不用功
理想破灭
现在: 绝技随身 获得尊重 不忘师恩
你认为他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1.老师的鼓励和爱。
2.自身因素:家境不好、没有学坏、立志成才、在坎坷中拼搏成才、绝技在身、创业成功、不忘师恩。(设计此问题,是希望学生准确看待一个人的成功,从老师身上学习她真切的爱心,从学生身上学习他的奋斗精神,以达成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明确:其实,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教给学生书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如何生存的方法。有时一两句话也就足够了,足够影响一个学生一辈子。正确的言行可以使学生得到最深刻的教育;不正确的言行,也同样在教育着孩子,使他们将来向不正确的道路上发展,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正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
拓展讨论
文章最后写到:“这个笑容带给了我无比的温暖。我其实什么也没有教他,只教了他两件事,‘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没有想到这两句话如此有用。”这里,写出了“我”的感受和评价,也就是对我的学生优秀品质的肯定。
(一)请结合自己的专业或爱好,谈谈你准备如何“一技随身”?
(二)文中的老师没有想到这两句话如此有用,请你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六)从这对师生身上,你分别感悟到了什么?(结合文中语句加以概括,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捕获要害信息。)
(七)本文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倒叙。倒叙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形成悬念,引发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便于作者调动情感,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赏析研读
(一)阅读文章④-⑧段,说说文中面包师傅的成功是怎样展示出来的?这是什么描写方式?
教育的力量不仅来自学校、来自教师,也来自家庭、来自社会。应该说,这个社会的成年人都是教育者,只是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是正面,或者是反面。而我们这些直接的教育者更要谨慎的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社会的种种,如何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好的,也必须做好的。
35
深化主题
明确:通过老师在面包店的所见所闻展示出来的。侧面描写。
(二)本文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没有华丽的词藻,平实、质朴,似涓涓细流,绵长深远,但心中有爱,自然感人肺腑。
小结
师生情,是人间最为美好的情感之一;尊师爱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老师,我从这篇课文中领悟到怎样做个好老师;作为学生,我们大家也应该从面包师傅的成功中悟到怎样做才能战胜挫折,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我们各自都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获得心灵的熏陶吧。
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一)面包师傅由于家境不好无法继续升学,但他自强不息,最终学得绝技在身。从他身上,你得到哪些人生的启示呢?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 (二)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中老师一句话,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寻找记忆中温暖过你的人和话。
授课地点
本班教室
主要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研讨法、提问法
课型
理论课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那一年,面包飘香》
训练任务
复述故事情节,练习普通话
教学目标
知识
1.能识记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能通过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技能
学习倒叙手法和悬念的运用。
情感
领悟一技之长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主人公团结、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研读探究
上新课前做以下问题的调查。要求:每个同学真实地举手表达。请一位同学帮助老师统计各项调查的结果。调查问题如下:
(一)小学毕业前学习优秀的同学请举手。
(二)自愿读职高的同学请举手。
(三)羡慕北大、清华大学生的同学请举手。
(四)你认为自己将来不比北大、清华的同学差的请举手。
导语:同学们,你们中的很多同学由于多种原因初中成绩不理想,不能升入普高、大学,但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又十分羡慕大学,特别羡慕清华、北大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未来也完全和他们不能比。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讲述了一个初中未读完就辍学,但他自强不息,最终学得一技之长而走向成功的人。
教学难点
通过故事情节,体味做人、做事的人性美。
教学步骤
教 学 设 计
时间分配
(分钟)
故事引入
故事导入:讲授战国时期赵子龙的故事。
5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从题目入手,学生齐读题目,指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信息,带着思考进入文本。 问题: “飘香”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面包吗?从“飘香”着手,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深入文本探究。(速读,结合文章内容做答。) (指导学生由题目产生联想,发散思维,主动提出问题,有利于其自觉的梳理文章的思路,获得整体印象,较好的体会文章的主题,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授课教师
覃丽丹
教学部长
审批签字
课程名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语文
授课班级
2017级高级汽车维修01班、2017级高级汽车维修02班、2017级高级汽车维修03班、2017级高级汽车维修04班、2017级电气自动化技师班、2017级高级通信网络应用班、2017级中级电子技术应用班、2017级焊接技师班
授课时间
9月11日——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