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2008-2020)佛山市规划局佛山市国土资源局佛山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年04月项目名称: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2008-2020)编制单位: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资格证书:甲级 [建]城规编第(081104)号院长:朱墨(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总工:冯萍(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副院长:温卫华(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审定:冯萍(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审核:李汉飞(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规划一所所长)校对:卞芸芸(城市规划师、注册规划师、硕士)项目负责:金灿(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规划二所所长)规划设计:金灿(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规划二所所长)陈宁锋(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刘淑婷(助理规划师)彭雄亮(助理规划师、硕士)目录一、项目背景 (1)二.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概况 (1)三、规划依据 (2)四.总体目标 (3)五、工作内容及成果 (4)六、城市绿地分类及绿线 (4)七、绿线划定原则 (5)八.绿线划定方法 (6)九、绿地规划指引 (7)十、总体管制要求 (7)附表:1、附表一:佛山“一环”南拓道路规划绿地统计表(按街镇划分)2、附表二:佛山“一环”南拓道路规划绿地占用土地现状地类表(按区划分)3、附表三:佛山“一环”南拓道路规划绿地占用土地现状地类表(按街镇划分)分图则反馈意见及其回复一、项目背景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已经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市城市绿化事业的实际,市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佛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也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佛山市“2+5”组团(首批)绿线管理图则》已编制完成,并已由市政府审批通过。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园林绿化水平,改变和提升城市景观形象,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3月提出“三年促变,绿地佛山”的战略部署。
按照《“三年促变,绿地佛山”项目计划》的要求,《佛山“一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2007-2020)》编制已完成,于2008年11月通过市政府审批。
佛一环的建成通车有效地组织了佛山市各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以及外部交通疏导,为进一步扩大佛一环的连通范围,拟向南拓展其通达区域。
与佛一环不同,“一环”南拓道路主要为组织、利用现状道路。
根据市政府会议决定和顺德区征求意见的情况,佛山“一环”南拓路线走向如下:由一环东路佛陈路立交沿佛陈公路往东,至碧桂公路转向南,至高赞大桥东引道(横九)转向西,经高赞大桥,沿高富路,经甘竹滩大桥,至龙江跨G325国道,至龙高公路转拟建的南庄至九江公路(一环西路南延线),接一环西路。
由于佛山“一环”南拓道路环内面积较大(约400平方公里),为进一步提高环内路网通达水平,将一环东线南延,使佛山“一环”南拓道路大体呈“日”字形,全部路段总长约96公里,与原佛山“一环”长度大致相当。
为进一步完善佛山市城市绿线管理、保障“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的绿化景观、规范“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用地的合理开发,由佛山市规划局、佛山市国土资源局以及佛山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三家单位委托我院编制《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2008-2020)》二.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概况佛山“一环”南拓道路全长约96公里,目前共设11处大型互通立交。
“一环”南拓道路绝大部分位于顺德区境内,其余少部分位于南海区和禅城区。
途经10个镇街,分别是顺德区的陈村镇、北滘镇、伦教街道、大良街道、容桂街道、杏坛镇、龙江镇、勒流镇,南海区的九江镇和禅城区的南庄镇。
佛山“一环”南拓道路途经行政区统计表“一环”南拓道路现状红线宽度32-100米不等,本次规划采用与佛一环一致的红线宽度(即120米)确定“一环”南拓道路统一的红线宽度。
“一环”南拓道路沿线生态斑块连片分布,多为桑基鱼塘,总体来说建设量较少,建设较为密集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北滘和容桂。
一环一环南拓佛山“一环”南拓道路示意图三、规划依据“一环”南拓道路所经各街镇均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但沿线地区尚未覆盖经审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限于规划深度,难以作为直接依据,本次绿线规划将结合建设与地籍现状以及本次规划的要求对其进行部分修正。
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佛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3、《城市绿地分类标准》4、《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佛山2+5组团绿线管理图则(2006-2020)》6、《佛山市景观生态建设规划》7、《佛山市顺德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四.总体目标培育佛山绿网骨架,打造佛山绿色生命线,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两带、两区、三环、九廊”的绿地规划结构中,佛一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环”南拓道路与佛一环在佛山市内组织成一个系统的快速环路,“一环”南拓道路沿线地带串联了多处大型生态敏感地区,与佛一环绿化廊道共同优化了佛山市的绿地系统,对于打造全市范围的绿地生态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环一环南拓佛山市绿网示意图“2+5”组团是佛山城市结构的主要特点,组团间以及内部片区之间需要不断加强交通联系,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区隔,这既是保持城市发展特色所需要的,也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所需要的。
佛一环与“一环”南拓道路及其绿化建设将极大地满足这种发展的要求,将促使诸多城市子系统根据佛一环及“一环”南拓道路调整自身构筑的框架,向着规划的城市形态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佛一环及“一环”南拓道路绿化不仅仅是道路绿化,更涉及到佛山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五、工作内容及成果1、规划范围佛山“一环”南拓道路的绿化工程内容包括全部路段和7个大型立交节点,绿化范围包括两个部分:道路红线以内的道路绿地和道路红线以外的防护绿地。
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化范围为“一环”南拓横断面规划的道路绿地;道路红线以外的绿化范围原则确定为道路红线外侧各300米范围内的区域。
本次绿线划定的对象是“一环”南拓道路120米红线外侧各300米范围内的区域。
2、工作内容本次绿线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依据各相关法定规划及现状综合情况划定城市绿地的边界控制线,并落实到坐标,达到准确控制绿线的目的。
本次绿线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准确界定“一环”南拓道路红线外侧300米内的绿化用地。
六、城市绿地分类及绿线1、城市绿地分类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共分为五类: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公园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G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和草圃等圃地。
G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和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G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G5:其它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本次绿线划定工作的对象为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与G3防护绿地。
2、绿线定义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本次规划所划定的绿线分为现状绿线和规划绿线,现状绿线是只现状各类绿地的保护线,现状绿线范围内不得进行非绿化建设;规划绿线是指规划划定的各种功能绿地的控制线,规划绿线范围内将按照规划进行绿化建设或改造。
七、绿线划定原则原则一:尊重现状原则为便于本次绿线规划成果实施操作,划定过程中尊重现状建设条件和宗地权属情况,现状建设状况较好的、并且符合规划的地段将根据实际情况划定绿线。
另外,绿线划定工作还将结合现状地籍、地物情况进行,避免形成零碎的边角地。
原则二:依据法定规划原则为保持各项规划管理、实施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本次绿线控制直接依据各项相关法定规划,进一步细化、校核绿地的边界,并将其以坐标的形式确定下来。
原则三:绿线、红线、蓝线统一协调原则绿地绿线、道路红线、水域蓝线等城市建设控制线应相互协调,避免冲突。
因此,为保持三线控制的协调统一性,在本次绿线规划中,绿线与红线、蓝线重合的部分不予划定坐标,重合部分界线由红线和蓝线控制。
八.绿线划定方法除合法获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村民居住用地外,绿线控制范围内其余的土地均应纳入绿线控制范围。
↓↓绿线划定方法示意九、绿地规划指引1、绿化原则(1)与生产相结合维持原水塘、鱼塘、山林地的用地性质不变,结合生产种植经济植物或其它投入小、生长快的乔木。
同时可依据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引入经营性的花场苗圃。
(2)与生态相结合绿化要尽量融入周边的自然地形、地貌、地物环境,不破坏原有山体、水体。
树种选择应体现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特色,以乡土树种为主,尽量选粗生、易管养的。
“一环”南拓的绿化应有利于形成整体的、宏观的、大气的绿化景观;又要照顾到植物生态的多样性,以减低病虫害造成的景观损失。
绝大部分采取自然生态的种植形式,树木自然生长,不需要修剪或每年仅作一次控制生长的修剪。
(3)与绿地分类相结合本次规划对于规划绿地的绿化指引只适用于生产、防护绿地,公共绿地的绿化配置要求可根据其规划确定。
2、树种选择绿线内绿化树种选择要坚持适地适树、生态学的原则,充分体现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树种选择可参考《佛山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指引》。
具体选择的树种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根据立交节点和路段的环境特点、地形等因素以及设计风格和特色要求来确定。
十、总体管制要求1、本次绿线划定的范围内,“一环”南拓道路120米道路红线两侧各29.5米范围内所划定的绿线为强制控制线,强制控制线与“一环”南拓道路120米红线两侧各300米之间所划定的绿线为原则控制线。
强制控制绿线范围内的规划绿地必须严格控制。
原则控制绿线范围内的规划绿地控制操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需控制其中的农用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中的已平整但尚未正式建设的用地,将其用地功能转换为绿地;其次,控制经济效益较差的已建设用地,将其用地功能转换为绿地;最后将剩余部分的用地功能转换为绿地。
2、城市绿线一经划定,绿线内所有的树木、绿地、植被、绿化设施等,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擅自移植、砍伐、侵占和损坏,不得改变其绿化用地性质。
3、城市绿线内不得新建、扩建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它地上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