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水的处理方法概论

第2章、水的处理方法概论


设为一级反应,按式(2-14)每只反应器可 写出以下公式:
C2 1 C1 1 ; = ;…… Cn = 1 = C1 1 + kθ C 0 1 + kθ Cn−1 1+ kθ
以上所有公式左边和右边分别相乘得到:
Cn 1 n =( ) C0 1 + kθ
(2-16)
由(2-16)可得到每个反应器的平均停 留时间为: 1
上式也可写成: 浓度变化速率=输入速率-输出速率+反应速率 (2-2) 即:
式(2-3)即为物料衡算方程。 在稳定状态下,组分A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即dCA/dt为0,则有: (2-4) QC −QC = −Vr Ao Ae A
dC V A = QC −QC +Vr Ao Ae A dt
(2-3)
QCAo − QCA + VrA = 0
若为一级反应,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有 rA=-kCA,代入式(2-12)得到: (2-13) QCAo − QCA − VkCA = 0 将V=Qθ(θ为平均停留时间)代入上式并 整理得: 1 C A0 θ = ( − 1) (2-14)
k CA
若为二级反应,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rA= -kCA2 ,代入式(2-12)并整理得到平均停 留时间为:
从70年代初起,在水处理工程的著作中,也引 入了反应器理论。1972年出版的《废水工程》沿用 化工的概念,把发生化学反应或生物化学反应的池子 称为反应器。 Schroeder的著作《给水与废水处理》则明确地 把水处理中进行处理过程的一切池子和设备都称为反 应器,这不仅包括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的曝气池及滴滤 池等设备,也包括了发生物理过程的沉淀池,甚至冷 却塔等设备。 也就是说,在水处理中,反应器的含义更加广 泛。
dCA 1 1 1 t =∫ = ( − ) 2 CA0 − kC k CA CA0 A
CA
(2-10)
CMB型反应器通常用于实验室实验或少量的水 处理。
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CSTR型) 图2-4所示为CSTR型反应器。 在CSTR型反应器中,反应物投入后, 经搅拌立即与反应器内液体达到完全均匀混 合,新反应物连续输入,反应产物也连续输 出。
3、过滤 过滤指将沉淀池来的澄清水通过设有粒 状滤料的滤池以进一步截留、吸附水中细小 杂质获得清水的过程。 4、消毒 消毒指在滤后水中投加消毒剂以杀死水 中致病微生物的过程。
5、饮用水特殊处理方法——除臭、除味 除臭、除味的方法一般取决于水中臭和味的来 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对于水中有机物所产生的臭和味,一般用活性炭吸 附和氧化剂氧化。 对于溶解性气体或挥发性有机物所产生的臭和味, 一般用曝气法。 对于藻类繁殖所产生的臭和味,一般用气浮池或微 滤机去除藻类,也可以投加硫酸铜除藻。 对于溶解盐类所产生的臭和味,一般用除盐措施。
理想反应器按反应器的运行方式,可以分成两 大类。 间歇式反应器(batch reactor) 连续流式反应器(continuous flow reactor) 连续反应器有两种完全对立的理想类型,分别 称为活塞流反应器(plug flow reactor)及连续搅拌反 应器(CFSTR constant flow stirred tank reactor)。
一、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物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净水厂大多采用澄清和 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1)。 原水 混凝 图2-1 沉淀 过滤 消毒 用户
地表水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1、混凝 混凝包括混合和絮凝两个过程。通过在原 水中投加混凝剂与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发生 化学反应生成粗大絮凝体的过程即为混凝。 2、沉淀 沉淀指经过混凝后形成的粗大絮凝体在沉 淀池中进行重力分离获得澄清水的过程。对于 含藻类较多的湖泊或水库水,可用气浮池来代 替沉淀池。
1 C A0 θ= ( − 1) kCA CA
(2-15)
CSTR型反应器在水处理中应用较多。
如果采用多个体积相等的CSTR型反应 器串联使用,将会大大缩短反应时间。如图 2-5所示,n个CSTR型反应器串联,第2 只反应器的输入物料浓度即为第1只反应器 的输出物料浓度,以此类推。
图2-5 串联的CSTR型反应器
城市污水与生产污水中的污染物是多种多 样的,往往需要采用几种方法的组合,才能处 理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与污泥,达到净化的目的 与排放标准。生物化学法属于城市污水处理的 二级处理,在二级处理前面还要设置格栅、沉 砂池、沉淀池作为一级处理以去除水中悬浮固 体污染物。
四、除氮和除磷
对于富含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的污 水,经过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后仍然去除不了 水中的氮和磷,必须通过三级处理来去除,常 用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除磷法等。
3、活塞流反应器(PF型) 活塞流反应器也称为推流式反应器, 如图2-6所示。 在PF型反应器内,物料以相同流速平 行流动,无扩散作用,物料浓度在垂直于 液流方向完全均匀,而沿着液流方向将发 生变化。PF型反应器唯一的质量传递是平 行流动的主流传递。
图2-6
PF型反应器
设反应器长为L,横断面积为A,通过反应器的 流 量 为 Q,速度 v=Q/A。取长为dz的微元体积 A·dz,对微元体列物料平衡方程得: dCz V = QC − Q(C + dC ) + Vr (2-17)
三、非理想反应器
1、返混 返混指不同时刻进入反应器的物料混 合,即停留时间不同的物料之间混合。 造成返混的原因有:环流、对流、短 流、流速不均匀、设备中存在死角以及物 质扩散等。
三、去除溶解的有机物
对于含有溶解性有机物的污染水源,作为饮用 水处理可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上深度处理以去除 水中有机物,如粒状活性炭吸附法、生物活性炭 法、化学氧化法、超滤、反渗透法等。但对于含有 大量溶解性和胶态状有机物的城市污水,通常采用 生物化学法来去除水中有机物。 生物化学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 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去除有机 污染物的目的。生物化学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利用 好氧微生物作用的好氧法(好氧氧化法)和利用厌氧 微生物作用的厌氧法(厌氧还原法)。 ) rz
Cz
z = v∫
C0
dC z rz
Cz
所以,从进口到某一断面的反应时间为:
z t= = v

C0
dC z rz
(2-20)
公式(2-20)和公式(2-8)完全 相同,因为PF型和CMB型反应器反应过程 一样,均是起始在高浓度C0下反应,,随 着时间延续,物料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 度才逐渐减小。但PF型优于CMB型,为连 续生产,实际中应用更广。
⎡ 1 ⎢⎛ C 0 ⎜ θ = k ⎢⎜ C n ⎝ ⎢ ⎣
⎞n ⎟ ⎟ ⎠
⎤ ⎥ −1 ⎥ ⎥ ⎦
(2-17)
n个串联的CSTR型反应器的总停留时间为 T=nθ。
一般串联的CSTR型反应器越多,所 需反应时间越短,当n→∞时,所需T将趋 近于CMB型和PF型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但 在生产中串联数太多,会造成结构复杂, 操作麻烦,应视具体情况来设计。串联的 机械絮凝池即为串联的CSTR型反应器。
流量Q 进口浓度 CA0
容积V
浓度CA 反应速率rA
图2-3 CMB型反应器
在CMB型反应器中,搅拌使物质均匀混合,同 时进行反应,直到反应产物达到预期要求时停止反 应,并排出产物。整个反应器为一个封闭系统,该系 统在反应过程中不存在由物质迁移(质量传递)而导 致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假定在恒温下操作(因为反应速率常数k与温度 有关),则物料衡算方程式为 : dC A (2-7) =r
第2章 水的处理方法概述 2.1 主要单元处理方法 水处理的任务是通过必要的处理方法去 除水中杂质,使之符合用户(居民或工矿企 业)对水质的要求,或符合排放、灌溉、回 用对水质的要求。前者为给水处理,后者为 排水处理,两者所采用的水处理方法都应根 据水源水质和用水对象对水质的要求来确 定。一般为了达到某一处理目的,往往将几 种处理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dt
z
z
z
z
dCz 即: Adz = AvCz − Av(C z + dCz ) + ( Adz )rz dt dC z 整理得: dz = − vdC z + ( dz ) rz (2-18) dt
稳定状态下,沿液流某一断面处Cz不随时间而 变,则dCz/dt=0,故有: (2-19) 由边界条件,z=0时,Cz=C0,积分上式得:
二、去除溶解的无机物
1、软化 软化主要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常用方法有离子 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 2、淡化和除盐 主要去除水中各种溶解盐类,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 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 3、除铁和锰 除铁、除锰常用方法有自然氧化法和接触氧化法。 4、除氟 当水中含氟量超过1.0mg/L时,需采用除氟措 施。
dt
A
当t=0时,CA=CA0,对上式积分得到:
dCA t=∫ C A0 r A
CA
(2-8)
若为一级反应(并设组分A随时间而减少),根 据化学反应动力学,有rA=-kCA,代入式(2-8) 得到: CA dC 1 CA0 A (2-9) t= = ln

CA0
− kCA
k
CA
若为二级反应(并设组分A随时间而减少),根 据化学反应动力学,有rA=-kCA2 ,代入式(2- 8)得到:
QCA0 (mg/s) 浓度CA0 (mg/L)
流量Q (L/s)
体积V(L) CA(mg/L) 产CA的速率=rA CA的变化速率=dCA/dt
流量Q (L/s) 浓度Cae (mg/L)
QCAe (mg/s)
图2-2 物料衡算关系
设在反应器内某一指定部位(体积为V),任选 某一物料组分A,组分A的浓度为CA,其反应速率为 rA ,CA 随时间的变化速率为dCA/dt。流量Q不断进 入和流出V,A的进口浓度为CAo,出口浓度为CAe,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料衡算式为(均以单位时 间、单位体积物量计): 变化量=输入量-输出量+反应量 1)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