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例1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1)22233x x x =-;(2)xy xy xy 32=+-;(3)532m m m =+;(4)22422=-x x ;(5)22222b a b a =+;(6)34433445b a a b b a =-.例2 把下面各项中和y x xy 2-、是同类项的各项写入指定的括号内.222,21,5,2,3,2yx xy yx y x yx xy --{xy , },{y x 2-, }.例3 合并同类项(1)22222232y xy x y xy x +---+-;(2)85323222--+--xy y y x xy .例4 当1,1-==y x , 求代数式:xy y xy x 2222++-的值.例5 已知412b a x --与4831b a 是同类项,求代数式100100)1459()1(--x x 的值.参考答案例1 解:(1)不正确.改为;03322=-x x(2)不正确,改为;2xy xy xy -=+-(3)不正确,此题不能合并同类项;(4)不正确,改为222224x x x =-;(5)不正确,此题不能合并同类项;(6)正确.说明:本例旨在考察同类项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例2 分析 如果两项中含有的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这两项就是同类项. 解 ⎭⎬⎫⎩⎨⎧-xy yx xy xy 21,5,2,,⎭⎬⎫⎩⎨⎧--2222,2,3,yx y x yx y x . 说明:两项是否是同类项和系数无关,和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单独的数都是同类项.例3 分析 首先要找准同类项,然后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解 (1)22222232y xy x y xy x +---+- )2()22()3(2222y y xy xy x x +-+-+--=22)21()22()31(y xy x +-+-+--=2204y xy x ++-==224y x +-(2)85323222--+--xy y y x xy8)3(2)53(222-+-+--=y y x xy xy8)13(2)53(22-+-+--=y x xy.822222----=y x xy说明:(1)在合并同类项时要注意系数的符号;(2)在熟练之后合并的过程可以简化;(3)没有同类项的项应照样写下来.例4 分析 我们可以像前面求值一样把y x ,的值代入代数式直接求得,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代数中有同类项可以合并,所以我们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解 2222222222y x y xy xy x xy y xy x +=++-=++-当1,1-==y x 时,.2)1(122222222=-+=+=++-y x xy y xy x说明:在学习了合并同类项之后,一般的在求代数式的值时我们都要先看代数式是否可以合并同类项;如果可以,我们应先合并,再求值.例5 分析:欲求100100)1459()1(--x x 的值,首先应求出x 的值,已知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说明a 的指数相同,从而可求x .解:12--x a 与4831b a 是同类项.所以 29812==-x x 于是100100)1459()1(--x x1)1()]72()27[()72()27()145929()291(100100100100100100=-=⨯-=-=--= 说明:此题巧妙地利用了27-和72的负倒数的关系.使问题得解.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9的算术平方根是3B .64的立方根是8±C .5-没有平方根D .平方根是本身的数只有0【答案】B【解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和求法逐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 9的算术平方根是3,说法正确;B. 64的立方根是8±,说法错误,正确答案为4;C. 5-没有平方根,说法正确;D. 平方根是本身的数只有0,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关键是区分并掌握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和求法.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4,1--P m m 为y 轴上一点,则点(),3-Q 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 .()2,3-B .()2,3C .()1,3D .()1,3- 【答案】B【解析】根据y 轴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点()24,1--P m m 在y 轴上,∴240m -=,解得:2m =, ∴点Q 的坐标为()23-,, ∴点Q ()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3,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二元一次方程2x+3y=10的正整数解有( )A.0个B.1个C.3个D.无数多个【答案】B【解析】将x看做已知数求出y,即可确定出方程的正整数解.【详解】2x+3y=10,解得:y=,当x=2时,y=2,则方程的正整数解有1个.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x看做已知数求出y.4.使不等式x+1>4x+5成立的x的最大整数是()A.1 B.0 C.-1 D.-2【答案】D【解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从不等式的解集中找出适合条件的整数即可.【详解】解:x+1>4x+5,3x<-4,x<4 3 -∴不等式的最大整数解是-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整数解,正确解不等式,求出解集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长度的木棒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 B.3,4,5 C.2,3,6 D.2,2,4 【答案】B【解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判断.【详解】A、123+=,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345+>,能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C、236+<,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22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般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那条线段就能够组成三角形.6.如图所示,点E在AB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D的是( )A.∠1=∠2 B.∠3=∠4 C.∠C=∠CBE D.∠C+∠ABC=180°【答案】B【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分别进行分析可得答案.【详解】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答此类要判定两直线平行的题,可围绕截线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7.将0.0000019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1.9×10-6B.1.9×10-5C.19×10-7D.0.19×10-5【答案】A【解析】利用科学计数法,表达的形式a×10n,其中0≤|a|<10,n是负整数,其n是原数前面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0.【详解】1.9×10-6【点睛】本题考查: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8.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开幕,在此之前,我国已举办过七次不同类别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下面是北京、西安、锦州、沈阳四个城市举办的世园会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B【解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知A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故A错误;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知B项是轴对称图形,故B项正确;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知C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项错误;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知D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的定义.9.若,,则的值是()A.B.C.D.【答案】D【解析】原式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整理后将x+y与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x+y=2,xy=-2,∴(1-x)(1-y)=1-y-x+xy=1-(x+y)+xy=1-2-2=-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1),B(﹣1,1),C(﹣1,﹣3),D(2,﹣3),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C﹣D﹣A…的规律在图边形ABCD的边上循环运动,则第2019秒时点P的坐标为()A.(1,1)B.(0,1)C.(﹣1,1)D.(2,﹣1)【答案】C【解析】由点可得ABCD是长方形,点P从点A出发沿着A﹣B﹣C﹣D回到点A所走路程是14,即每过14秒点P回到A点一次,判断2019÷14的余数就是可知点P的位置.【详解】解:由点A(2,1),B(﹣1,1),C(﹣1,﹣3),D(2,﹣3),可知ABCD是长方形,∴AB=CD=3,CB=AD=4,∴点P从点A出发沿着A﹣B﹣C﹣D回到点A所走路程是:3+3+4+4=14,∵2019÷14=144余3,∴第2019秒时P点在B处,∴P(﹣1,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动点运动,探索规律,平面内点的坐标特点.能够找到点的运动每14秒回到起点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题11.x的12与5的差不大于2,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答案】12x-5≤1.【解析】x的12为12x,与5的差即为12x-5,不大于即≤,据此列不等式.【详解】由题意得,12x-5≤1.故答案为:12x-5≤1.【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抓住关键词语,弄清运算的先后顺序和不等关系,才能把文字语言的不等关系转化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不等式.12.分解因式:ab2﹣4ab+4a=.【答案】a(b﹣1)1.【解析】ab1﹣4ab+4a=a(b1﹣4b+4)﹣﹣(提取公因式)=a(b﹣1)1.﹣﹣(完全平方公式)故答案为a(b﹣1)1.13.一次中考考试中考生人数为15万名,从中抽取600名考生的中考成绩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指的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抽取600名考生的中考成绩【解析】本题的考查的对象是一次中考考试中的成绩,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即抽取600名考生的中考成绩.【详解】解: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即样本是抽取600名考生的中考成绩.故答案是:抽取600名考生的中考成绩.【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14.如图,是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下图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式(a+b)n (n为整数)的展开时的系数规律,(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此规律称之为“杨辉三角”.请依据此规律,写出(a+b)2018展开式中含a2017项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_.…… ……【答案】2018【解析】分析观察所给式子可知,含2017a 的项是2018()a b +的展开式从左至右的第二项,而从表中所给式子可知,()n a b +的展开式的第二项的系数等于n ,由此即可得答案.【详解】观察题中所给式子可得:(1)含2017a 的项是2018()a b +的展开式从左至右的第二项;(2)()n a b +的展开式从左至右的第二项的系数等于n ,∴2018()a b +的展开式中含有2017a 的项的系数是2018.故答案为:2018.【点睛】“通过观察所给式子中的规律得到:(1)含2017a 的项是2018()a b +的展开式从左至右的第二项;(2)()n a b +的展开式从左至右的第二项的系数等于n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如果22(1)4x m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_____.【答案】-1或1【解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m 的值.【详解】解:∵22(1)4x m x +-+=222(1)2x m x +-+,∴2(m-1)x=±2×x ×2, 解得m=-1或m=1.故答案为:-1或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16.若 1232m =,则m=____. 【答案】-5 【解析】将132化成2次方的形式. 【详解】∵132=52,- 1232m =, ∴m=-5.故答案是:-5.【点睛】 考查了整数指数幂,解题关键是将132化成2-5的形式. 17.对于任意实数m 、n ,定义一种运运算m ※n =mn +m -n +3,等式的右边是通常的加减和乘法运算,例如:3※5=3×5+3-5+3=16.请根据上述定义解决问题:若a ≤2※x <7,且解集中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4≤a <5【解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列出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即可确定出a 的范围.【详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得:a≤2x +2−x +3<7,整理得:52x a x ≥-⎧⎨⎩<,即a−5≤x <2, 由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即为−1,0,1,∴−1≤a−5<0,解得:4≤a <5,故答案为:4≤a <5【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实数的运算,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8.把一堆书分给几名学生,如果每人分到 4 本,那么多 4 本;如果每人分到 5 本,那么最 后 1 名学生只分到 3 本.问: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本书?【答案】一共有6名学生,28本书【解析】可设有 x 名学生,y 本书.根据总本数相等,每人分到4本,那么多4 本;如果每人分到5 本,那么最 后 1 名学生只分到3本,可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解:设一共有x 名学生,y 本书,依题意得:445(1)3x y x y +=⎧⎨-+=⎩解得628x y =⎧⎨=⎩答:一共有6名学生,28本书【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该班人数表示出图书数量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19.解方程(组):(1)2512432x y x y -=⎧⎨+=-⎩(2)12233x x x --=--. 【答案】 (1)12x y =⎧⎨=-⎩;(2)原方程无解. 【解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即可解答(2)先去分母,再移项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1)2512432x y x y -=⎧⎨+=-⎩①② 由2①×,得41024x y -=③由-③②,并化简,得2y =-把2y =-代入①,并化简,得1x =∴12x y =⎧⎨=-⎩(2)解:原式两边同时乘以3x -,得12(3)2x x --=-∴3x =经检验:3x =是增根,舍去∴原方程无解.【点睛】此题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分式方程,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0.雅美服装厂有A 种布料70m ,B 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 、N 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 型号的时装共需A 种布料0.6m ,B 种布料0.9m ;做一套N 型号的时装需要A 种布料1.1m ,B 种布料0.4m .(1)设生产x 套M 型号的时装,写出x 应满足的不等式组;(2)有哪几种符合题意的生产方案?请你帮助设计出来.【答案】(1)()()0.6 1.180700.90.48052x x x x ⎧+-≤⎪⎨+-≤⎪⎩;(2)有5种方案:方案1:M 型号1套,N 型号1套;方案2:M 型号39套,N 型号41套;方案3:M 型号38套,N 型号42套;方案4:M 型号37套,N 型号43套;方案5:M 型号36套,N 型号44套.【解析】(1)设生产M 型号的时装为x 套,生产N 型号的时装为(80-x)套,根据M 、N 两种时装所用A 、B 两种布料不超过现有布料列出不等式组;(2)解(1)建立的不等组,根据x 是正整数解答即可.【详解】(1)设生产M 型号的时装为x 套,生产N 型号的时装为(80-x)套,由题意得()()0.6 1.180700.90.48052x x x x ⎧+-≤⎪⎨+-≤⎪⎩; (2)由(1)得:()()0.6 1.180700.90.48052x x x x ⎧+-≤⎪⎨+-≤⎪⎩; 解得:36≤x≤1.∵x 为整数,∴x 取1,39,38,37,36,∴有5种方案:方案1:M 型号1套,N 型号1套;方案2:M 型号39套,N 型号41套;方案3:M 型号38套,N 型号42套;方案4:M 型号37套,N 型号43套;方案5:M 型号36套,N 型号44套.【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设计方案的运用,根据题意正确列出不等式组是关键.21.如图,将线段AB 放在单位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内,点A ,B 均落在格点上.(1)按下列要求画图:①请借助刻度尺在线段AB 上画出点P ,使得12AP AB =;②将线段AP 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得到线段CD (点A 平移至点C ),请在网格中画出线段CD ;③作射线AC ,BD ,两射线交于点Q .(2)请观察或测量按(1)中要求所画的图形,其中相等的线段有:(AP BP CD ==除外).【答案】(1)见解析;(2)AC=CQ ,BD=DQ【解析】(1)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2)通过观察或测量可以得出结果.【详解】(1)如图所示:(2)观察或测量可以得出图中相等的线段为:AC=CQ ,BD=DQ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平移变换,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计算:(18a 2b-6ab)÷(-6ab).【答案】1DH k =-【解析】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21866a b ab ab -÷- =()()218666a b ab ab ab ÷--÷- =31a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计算,熟练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与单项式相除,再把所得的商相加.23.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 ,平移图中的△ABC ,使点B 移到点B 1的位置. (1)利用方格和直尺画图①画出平移后的△A 1B 1C 1②画出AB 边上的中线CD ;③画出BC边上的高AH;(1)线段A1C1与线段AC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为;(3)△A1B1C1的面积为cm1;△BCD的面积为cm1.【答案】(1)①见解析;②见解析;③见解析;(1)平行且相等;(3)8,2.【解析】(1)①利用网格特点,根据B点和B1点的位置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画出点A1、C1的位置即可;②利用网格特点和三角形中线的定义画图;③利用网格特点和三角形高的定义画图;(1)利用平移的性质求解;(3)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ABC的面积得到△A1B1C1的面积,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得到△BCD的面积.【详解】解:(1)①如图,△A1B1C1为所作;②如图,CD为所作;③如图,AH为所作;(1)由平移的性质可知,线段A1C1与线段AC平行且相等;(3)△A1B1C1的面积=△ABC的面积=×BC×AH=×2×2=8(cm1),△BCD的面积=S△ABC=×8=2(cm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24.如图,点A、B分别在射线OM、ON上运动(不与点O重合).(1)如图1,若∠MON=90°,∠OBA、∠OAB的平分线交于点C,则∠ACB= °;(2)如图2,若∠MON=n°,∠OBA、∠OAB的平分线交于点C,求∠ACB的度数;(3)如图2,若∠MON=n°,△AOB的外角∠ABN、∠BAM的平分线交于点D,求∠ACB与∠AD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求出∠ADB的度数;(4)如图3,若∠MON=80°,BC是∠ABN的平分线,BC的反向延长线与∠OAB的平分线交于点E.试问:随着点A、B的运动,∠E的大小会变吗?如果不会,求∠E的度数;如果会,请说明理由.【答案】(1)135;(2)90°+12n°;(3)90°-12n°;(4)40°【解析】(1)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OBA+∠OAB=90°,由角平分线的也得出∠ABC+∠BAC=12×90°=45°,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果;(2)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也得出∠ABC+∠BAC=90°-12n°,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CB的度数;(3)求出∠CBD=90°,同理∠CAD=90°,由四边形内角和求出∠ACB+∠ADB=180°,由(1)知:∠ACB=90°+12n°,即可得出结果;(4)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OAB=∠NBA-∠AOB,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12∠NBA=∠E+12∠OAB,1 2∠NBA=∠E+12(∠NBA-80°),12∠NBA=∠E+12∠NBA-40°,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MON=90°,∴∠OBA+∠OAB=90°,∵∠OBA、∠OAB的平分线交于点C,∴∠ABC+∠BAC=12×90°=45°,∴∠ACB=180°-45°=135°;故答案为:135;(2)在△AOB中,∠OBA+∠OAB=180°-∠AOB=180°-n°,∵∠OBA、∠OAB的平分线交于点C,∴∠ABC+∠BAC=12(∠OBA+∠OAB)=12(180°-n°),即∠ABC+∠BAC=90°-12 n°,∴∠ACB=180°-(∠ABC+∠BAC)=180°-(90°-12n°)=90°+12n°;(3)∵BC、BD分别是∠OBA和∠NBA的角平分线,∴∠ABC=12∠OBA,∠ABD=12∠NBA,∠ABC+∠ABD=12∠OBA+12∠NBA,∠ABC+∠ABD=12(∠OBA+∠NBA)=90°,即∠CBD=90°,同理:∠CAD=90°,∵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ACB+∠ADB=360°-90°-90°=180°,由(1)知:∠ACB=90°+12 n°,∴∠ADB=180°-(90°+12n°)=90°-12n°,∴∠ACB+∠ADB=180°,∠ADB=90°-12 n°;(4)∠E的度数不变,∠E=40°;理由如下:∵∠NBA=∠AOB+∠OAB,∴∠OAB=∠NBA-∠AOB,∵AE、BC分别是∠OAB和∠NBA的角平分线,∴∠BAE=12∠OAB,∠CBA=12∠NBA,∠CBA=∠E+∠BAE,即12∠NBA=∠E+12∠OAB,1 2∠NBA=∠E+12(∠NBA-80°),1 2∠NBA=∠E+12∠NBA-40°,∴∠E=4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也是解题的关键.25.某校为了开设武术、舞蹈、剪纸等三项活动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体艺素养,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这三项活动的兴趣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人从中只能选一项),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两幅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问题:(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3)已知该校有1200名学生,请你根据样本估计全校学生中喜欢剪纸的人数是.【答案】(1)详见解析;(2)100;(3)360.【解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可得出女生喜欢武术的占20%,利用条形图中喜欢武术的女生有10人,即可求出女生总人数,即可得出喜欢舞蹈的人数;(2)根据(1)的计算结果再利用条形图即可得出样本容量;(3)用全校学生数×喜欢剪纸的学生在样本中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出.【详解】(1)∵根据扇形统计图可得出女生喜欢武术的占20%,利用条形图中喜欢武术的女生有10人,∴女生总人数为:10÷20%=50(人),∴女生中喜欢舞蹈的人数为:50−10−16=24(人),如图所示:(2)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30+6+14+50=100;(3)∵样本中喜欢剪纸的人数为30人,样本容量为100,∴估计全校学生中喜欢剪纸的人数=1200×30100=360人.【点睛】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图中数据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果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a+2>b+2 B .a ﹣2>b ﹣2 C .﹣2a >﹣2b D .1122a b > 【答案】C【解析】解: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得,选项A 、B 、D 正确;选项C,在不等式a >b 的两边同乘以-2,不等号的方向发生改变,即﹣2a <﹣2b ,选项C 错误, 故答案选C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有一点M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5,到y 轴的距离为4,则点M 的坐标是( ) A .()5,4 B .()4,5 C .()4,5- D .()5,4-【答案】C【解析】根据点到x 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得到点M 的横纵坐标可能的值,进而根据所在象限可得点M 的具体坐标. 【详解】解:设点M 的坐标是(x ,y ).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5,到y 轴的距离为1, ∴|y|=5,|x|=1.又∵点M 在第二象限内, ∴x=-1,y=5,∴点M 的坐标为(-1,5),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用到的知识点为:点到x 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第二象限点的坐标符号(-,+). 3.下列各式计算的结果为a 5的是( ) A .a 3+a 2 B .a 10÷a 2 C .a •a 4 D .(﹣a 3)2【答案】C【解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判断得出答案. 【详解】解:A 、a 3+a 2,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 B 、a 10÷a 2=a 8,故此选项错误;C、a•a4=a5,正确;D、(﹣a3)2=a6,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以及合并同类项,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4.已知⊙O的半径为6cm,P为线段OA的中点,若点P在⊙O上,则OA的长( )A.等于6cm B.等于12cm C.小于6cm D.大于12cm【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圆半径为r:当时,点在圆外;当时,点在圆上;当时,点在圆内.由题意得∵P为线段OA的中点∴故选B.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评:本题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应用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点的坐标是()A.(-2,3)B.(-1,2)C.(0,4)D.(4,4)【答案】C【解析】由平移规律可知:点(2,3)的横坐标为2-2=0;纵坐标为3+1=4;∴平移后点的坐标为(0,4).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变换,根据左右平移,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化,熟记“左减右加,下减上加”是解题关键.6.甲种蔬菜保鲜适宜的温度是o o3C~8C,将这两种蔬菜放在一2C~6C,乙种蔬菜保鲜适宜的温度是o o起同时保鲜,适宜的温度是()A.o o6C~8C3C~6C D.o o2C~3C B.o o2C~8C C.o o【答案】C【解析】根据“2℃~1℃”,“3℃~8℃”组成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解. 【详解】设温度为x ℃,根据题意可知2x 63x 8≤≤⎧⎨≤≤⎩ 解得3≤x≤1.适宜的温度是3°C ~1°C .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关键是弄懂题意,列出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规律: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出x 的解集.7.如果a ,b 表示两个负数,且a >b ,则( ) A .ab>1 B .1>baC .11a b> D .ab <0【答案】B【解析】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除,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a ,b 表示两个负数,且a >b , ∴ab<1,故选项A 错误, 1>ba,选项B 符合题意; 11a b<,故选项C 错误; ab >0,故选项D 错误.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熟记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某种细胞的直径是0.0067毫米,数字0.006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 B . C . D .【答案】B【解析】根据科学计数法的表示即可求解. 【详解】0.0067=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科学计数法的表示,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负指数幂的应用.9.流感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 000 72 m ,其中0.000 000 72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7.2×107 B .7.2×10-8C .7.2×10-7D .0.72×10-8【答案】C【解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0.000 00072=7.2×10-7,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0.如图,能使BF//DC 的条件是( )A .∠1=∠3B .∠2=∠4C .∠2=∠3D .∠1=∠4【答案】A【解析】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的判定. 【详解】A 、当∠1=∠3时,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BF ∥DC ,故正确; B 、因为∠4、∠2不是BF 、DC 被截得的同位角或内错角,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C 、因为∠3、∠2不是BF 、DC 被截得的同位角或内错角,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C 、因为∠1、∠4不是BF 、DC 被截得的同位角或内错角,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故选A . 【点睛】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或互补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 二、填空题题11.已知30AOB ∠=︒,点P 在AOB ∠的内部,1P 与P 关于OA 对称,2P 与P 关于OB 对称,12POP ∠=____________︒.【答案】60【解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如图:∵P为∠AOB内部一点,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分别为P1、P2,∴∠P1OP2=2∠AOB=60°,故答案为60°.【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注意掌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12.如图,下列条件中:①∠B+∠BCD=180°;②∠1=∠2;③∠3=∠4;④∠B=∠5;则一定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_____(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答案】①③④【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①∵∠B+∠BCD=180°,∴AB∥CD;②∵∠1=∠2,∴AD∥CB;③∵∠3=∠4,∴AB∥CD;④∵∠B=∠5,∴AB∥CD,一定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3.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31xx a<⎧⎨+≤⎩的解集为x<3,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答案】a≤-2【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不等式组得:31xx a<⎧⎨≤-⎩.∵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根据“同小取较小”的法则可知:1-a≥1.解得:a≤﹣2.故答案为:a≤﹣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解集,熟知“同小取较小”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分解因式:2x x-=______.【答案】x(x﹣1).【解析】试题解析:2x x-=x(x﹣1).故答案为x(x﹣1).15.要使分式11xx-+有意义,x的取值应满足__________.【答案】1x≠-【解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1≠0,再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0.16.4816213-⎛⎫⨯÷=⎪⎝⎭________.【答案】1【解析】根据负整指数幂和零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481 16216111316-⎛⎫⨯÷=⨯⨯=⎪⎝⎭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指数幂和零指数幂,熟练掌握负整指数幂和零指数幂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在做门窗时,工人叔叔常把还没有安装的门窗钉上两根斜拉的木条.工人叔叔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根据______________.【答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解析】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后,形成了两个三角形,故这种做法根据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详解】结合图形,为防止变形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板条,构成了三角形,所以这样做根据的数学道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故答案是:三角形的稳定性.【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钢架桥、房屋架梁等,因此要使一些图形具有稳定的结构,往往通过连接辅助线转化为三角形而获得.三、解答题18.已知:如图,∠1=∠2,∠A=∠E.求证:AD∥BE.【答案】见解析【解析】由AD与BE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已知角相等,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内错角相等,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DE与AC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得证.【详解】解:∵∠1=∠2,∴DE∥AC,∴∠E=∠3,∵∠A=∠E,∴∠3=∠A,∴AD∥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