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Fireproof endurance rating
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2.0.1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2.0.1的规定(本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
这一条告诉我们: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组成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划分的。
不是“根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来确定的”。
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与构成构件的材料和构件的构造做法有关,应由消防检测部门试验检测确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附录中可查阅常见的构造做法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低规”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高规”第3.0.2 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2的规定.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附录A确定。
关于建筑的耐久年限,《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1.0.4条写的很清楚:
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下列四级:
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50 ~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25 ~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重要的是要知道,如果你设计的是“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其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就要达到“100年以上”。
一般商品有保质(用)期,这耐久年限就是建筑的保质期。
关于“重要的公共建筑”,似乎没有一本规范来详细划分,可以在“通则”、“高规”、《民用建筑收费标准说明》、抗震设计规范、结构设计规范等中找到答案。
建筑的重要性与建筑的
高度、面积、人民的生命财产及政治影响程度有关。
编辑本段耐火等级和耐久年限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构件(梁、柱、楼板、墙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一般说来: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是钢结构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或砖墙组成的混合结构;
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是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
四级耐火等级是木屋顶、难燃烧体墙壁组成的可燃结构。
关于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耐久年限:
对于新设计的房屋,应该是依据它的功能要求——包括建筑的高度和面积、对生命财产及政治影响程度来确定其级别,并按该级别的要求如楼梯电梯的设计要求、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结构抗震要求等等来进行设计。
对已建成的或旧建筑,应该是对其主要构部件性能进行判别(老法师才行哦),对照相应规范要求确定。
这可是估价师要掌握的本领哦。
耐火极限
耐火极限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耐火极限Fire resistance rating 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一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目录
判定条件
试验装置
常用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
影响因素
提高措施
编辑本段判定条件
(一)失去稳定性
构件在试验过程中失去支持能力或抗变形能力。
于h/100(mm)或轴向压缩变形速度超过3h/1000(mm/min);
(2)受力主筋温度变化:16Mn钢,510℃。
(二)失去完整性
适用于分隔构件,如楼板、隔墙等。
失去完整性的标志:出现穿透性裂缝或穿火的孔隙。
(三)失去绝热性
失去绝热性的标志:下列两个条件之一
试件背火面测温点平均温升达140℃;
试件背火面测温点任一点温升达180℃.
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三个判定条件,实际应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分隔构件(隔墙、吊顶、门窗):失去完整性或绝热性;
(2)承重构件(梁、柱、屋架):失去稳定性;
(3)承重分隔构件(承重墙、楼板):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或绝热性。
(一)燃烧试验炉
1、墙炉:适用各类墙体、门窗的耐火试验。
3.06m×1.26m×3.05m
2、梁板炉:适用于楼板、屋面板、梁、吊顶等构件的耐火试验。
3.6m×4.6m×2.46m。
3、柱炉:天津所与加拿大共同开发的一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6m×2.6m×(3~4.2)m
(二)燃烧系统
1、燃料的选择:可采用轻柴油、天燃气、煤气或丙烷气等。
2、喷咀的设置:要求小而多。
3、炉温控制:
(1)增减燃烧喷咀的数量;
(2)调喷咀的油压及风压;
(3)调整烟道闸板的位置。
(三)加载系统
可模拟均布荷载、集中荷载、轴心荷载、偏心荷载。
在试验前一次加足,试验中保持其大小及方向不变。
1、试验荷载:应按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来确定,或有关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数据来确定。
2、加载型式主要包括
墙—垂直加载,沿整个宽度通过加载梁加载;
楼板和屋面板—均布加载;
梁—垂直加载,折算成集中荷载;
柱—垂直加载,分轴压、偏心两种情况。
3、加载设备:液压方式、机械方式或重质块。
(四)测温系统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炉内温度测量:丝径为0.75~1.00mm热电偶和记录仪。
2、试件背火面的温度:丝径为0.5mm的热电偶与铜片焊接,并用石棉堑覆盖。
3、试件内部温度测量:把热电偶预埋在构件内。
(五)压力、变形测试系统包括两个方面
1、炉压应保持正压,用压力传感器来测试。
2、水平构件需测挠度,可用测挠仪。
(六)试件要求
试件尺寸、制作养护、安装固定与实际一致。
一、墙的耐火极限
厚度(mm)120180240370
耐火极限(h)2.503.505.5010.50
2、加气砼墙的耐火极限
耐火极限与厚度也基本是成正比。
如加气砼砌块墙(非承重墙)
厚度(mm)75100200
耐火极限(h)2.506.008.00
3、轻质隔墙
木龙骨——钢丝网抹灰:0.85h
板条抹灰:0.85h
钢龙骨——单层石膏板
双层石膏板:1.00h以上
4、金属墙板的耐火极限
采用铝、钢、铝合金等薄板作两面,中间或是空气层或填矿棉、岩棉等隔热材料,耐火极限可达1.50~2.00h。
二、柱的耐火极限
1、钢砼柱的耐火极限
在通常情况下随柱截面增大而增大。
如C20砼柱:
截面积(mm×mm)
耐火极限(h)
200×200
1.40h
300×300
3.00h
370×370
5.00h
2、钢柱的耐火极限:0.25h
三、梁的耐火极限
1、钢砼梁的耐火极限主要取决于主筋保护层的
厚度。
如非预应力钢砼简支梁:
耐火极限(h)1.201.752.002.30
2、无保护钢梁耐火极限为0.25h。
四、楼板的耐火极限
简支钢砼圆孔空心板
保护层厚度(mm)102030
耐火极限(h)0.91.251.50
预应力钢砼圆孔空心板
保护层厚度(mm)102030
耐火极限(h)0.40.70.85
五、吊顶的耐火极限
木吊顶搁栅——钢丝网抹灰:0.25h
板条抹灰:0.25h
纸面石膏板:0.25h
钢吊顶搁栅——石棉板:0.85h
双层石膏板:0.30h
钢丝网抹灰:0.25h
六、管道的耐火极限
国家标准GB50368《住宅建筑规范》第9.4.3条强制性规范规定住宅建筑中
设置,其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性构件。
(一)完整性
1、砼的含水量
2、构件的接缝或填缝材料
(二)绝热性
1、材料的导温系数
2、构件的厚度
(三)稳定性
1、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
2、有效荷载量
3、钢材品种
4、实际材料强度
5、截面形状与尺寸
6、配筋方式
7、配筋率
8、表面保护
9、受力状态
10、支承条件
1、处理好接缝,防止出现穿透性裂缝;
2、使用导热(温)系数低的材料或加大构件厚度;
3、使用不燃材料;
4、构件表面抹灰或喷涂防火涂料;
5、加大构件截面,主要是加大宽度;
6、配16Mn、15MnV钢,把粗筋置于内层,细筋置于外层;
7、提高钢筋、砼的强度等级;
8、改变支承条件,增加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