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2页/共23页
孤东油田二区区域特征
区域概况及开发历程
孤东油田区域构造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东北部, 二区位于孤东油田的北部。区内含油气层段以新近系馆陶组上段为主, 沉积厚度250~300m,可分为6个砂层组,是在新近纪早期河流相沉积的
背景上发育起来的碎屑岩沉积。
二区于1986年2月投入开发,87年7月开始注水,目前Ng4,Ng6采用 边部注水辅以点状注水,Ng5采用250×125米南北向行列注水。
1.明化镇组底部感应曲线出现的似“免耳状”的组合,底部出现 高电阻率钙质响应。
2.第三砂层组顶部分布比较稳定的一对似“眼睛状”的小砂包。 3.第三砂层组底部和第四砂层组顶部十分稳定的泥岩段。 4.第五砂层组底部较稳定的厚层砂岩段。 5.第六砂层组第三、第四小层比较稳定的砂泥组合。 6.第六砂层组第六、第七小层之间稳定的“泥脖子”。
由于油稠、水窜等问题的存在,使二区开发效果比较差;综合含 水达到93%,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小于1%。
第3页/共23页
孤 东 油 田 二 区 区 域 特 征
第4页/共23页
地层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是根据地层的各种属性及特征,按照地层的原 始顺序,划分成各种大小不同的地层单位。
地层对比是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 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的时代或地层层位的对应关系。
第9页/共23页
孤东油田二区馆陶组地层对比成果
1.精细地层对比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1).砂体类型 单一型 两分型 下切型 叠加型
2).统一了砂体的劈分标准 3).统一了明化镇组的底部界限 4).砂层组及小层界限的变化情况
第10页/共23页
地层基本特征
馆上段为河流相沉积,呈正韵律,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 主,有少量粉砂岩及含砾砂岩。泥质胶结,由于埋藏浅,压 实差,胶结疏松,孔隙度平均在33.3%,渗透率平均高达1.57 平方微米,最高达10平方微米,油层平面上分布不稳定,连通性 差,纵向渗透性差异大,层内有泥质夹层,非均质性严重。
层序地层学方法是构造运动、全球绝对海平面的变化和 沉积物供应速度综合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地层记录。
第5页/共23页
孤东二区馆陶组地层划分对比具体方案
(一)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建 立密井网下精细地层对比模式
1.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确定对比思路
1)对比单元的细分:以准层序的划分为基础,细分至时间单元。 2)沉积旋回的细分:以在四级旋回(相当于砂层组)控制下重点 工作放在五级旋回(相当于小层)的确认和界定上。 3)强调对比界面(准层序界面)的等时性,以等时界面控制对比 线。
第11页/共23页
油气分布特征
1+2砂层组,为曲流河沉积,岩性以泥岩为主夹透镜体砂岩, 油气层呈透镜状分布,平面上分布零星,以气为主,主要受岩 性控制。
3砂层组,为曲流河道沉积砂体多呈透镜状,以气为主,油 气层零星分布,油层主要受岩性控制,无统一的油水界面。
4-6砂层组,为低曲流河和辫状河道沉积,砂岩发育,含油 普遍,分布稳定,连通性较好,是馆上段的主力油层,油层主 要受岩性和构造控制,无统一的油水界面,具有层状的特征。
第12页/共23页
1+2层,上部为泥岩、砂质泥岩夹薄层灰 质粉砂岩。下部为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夹 薄层油浸粉细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 灰质砂岩、泥质粉砂岩、灰岩。 3层,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与灰岩、泥 岩、砂质泥岩呈不等厚互层。 4层,上部为泥岩、砂质泥岩及油浸粗砂 岩。下部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油斑泥 质粉砂岩夹薄层泥岩、泥质粉砂岩。 5层,上部为粉砂岩、粉细砂岩及灰岩、 泥岩、泥质粉砂岩。中部为泥岩、砂质泥 岩及泥质粉砂岩。下部为泥质粉砂岩、泥 质粉砂岩与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及厚层粉 砂岩。 6层,上部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 、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中部为泥岩、 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下部为粉砂岩。
第6页/共23页
孤东二区馆陶组地层划分对比具体方案
2.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动静结合,建立密井 网下地层对比模式
四种对比模式: 1)标准层控制下的旋回—厚度对比模式 2)标准层附近砂体等高程对比模式 3)叠加砂体对比模式 4)下切砂体对比模式
第7页/共23页
孤东二区馆陶组地层划分对比具体方案
(二)精细地层对比
第13页/共23页
结论
通过本次对孤东油田二区馆陶组上段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认清的该区域地层的主要特征,确定了砂体类型,更加明确 以及修正了各层的界限,掌握了各砂层的特征,特别是对油 气层的认识。
经过本次的调查研究,不仅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做到灵活运用,实际联系理论,而且解决河流相地层对比中 遇到的困难,确定河流相对比的工作思路,为以后的研究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在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得到了专业课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与 帮助,为我论文的写作创造条件。特别要感谢指导老师常兵民老师悉 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第14页/共23页
致谢
通过对孤东油田二区馆陶组地层的划分与对比,进一步加强了对 石油地质基础知识的感性认识,更学到了许多了关于地层划分与对比 方面的知识,实际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 过程中也暴露了自己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分析问题时重点难点的把 握上能力欠佳。综合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一切都 是自己下一阶段必须要充实提高的。
前言
孤东油田二区位于孤东构造的西翼北端。东部由一号断层分 别与六区、七区分界。自下而上发育有沙河街组、东营组和馆陶 组三大套含油层系。
孤东油田二区为河流相正韵律沉积层状构造油藏,储层压实 差,胶结疏松,岩石表面亲水。本次主要是通过精细地层对比, 对孤东二区馆陶组的地层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比,进而认识该区油 气藏的地质特征。对沉积微相和储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以后 的开发指导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对比原则
根据孤东油田馆上段的特点,按照精细地层对比指导厚度结合标志层划 分砂层组(准层序组)、小层(准层序),应用砂体对比模式,确定时 间单元。
2.标准层及标志层的选择
1)选定一个标准层 2)选择六个标志层
第8页/共23页
选择的六个标志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