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九章 鱼类的繁殖

第十九章 鱼类的繁殖


胚胎期、仔 鱼期、稚鱼期和 幼鱼期统称为鱼 类早期生活史 (early life history of fish)阶段。这 一阶段的命名在 学术界尚有不同 的见解。
4.幼鱼期
• 当鱼体鳞片全部形成,体色、斑纹、身体各部分比 例等外形特征以及栖息习性等均和成鱼一致,便进入幼 鱼期。少数卵胎生或胎生鱼类,往往以幼鱼形式由母体 产出。 5.成鱼期(adult) • 从初次性成熟开始,即进入成鱼期。成鱼期的主要特 征是在生殖季节进行繁殖。 6.衰老期(aged or senility) • 一般指性机能衰退,体长接近渐进值,即体长生长极 缓慢或几乎停止,直至死亡的时期。

有些鱼类雌雄异形

三、 鱼类的生殖方式
鱼类的生殖方式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三种类型。
1、卵生 为大多数鱼类的生殖方式。鱼类将卵产至体外, 胚胎发育在体外进行,胚胎发育过程中完全依靠卵内的营养 物质。




2、 卵胎生 受精卵在雌体生殖道内发育,发育中 主要依靠卵黄营养,与母体没有营养关系,或母体生 殖道主要只提供水分和矿物质,最终由母体产出仔稚 鱼。如孔雀鱼。


由于卵子的成熟特征不同,有些鱼的卵子是一批同时成 熟,产卵时也是一批产完(当然也可能留有少数卵子,这些 卵在这个生殖季节里是不会成熟的)。也有一些鱼的卵是分 批成熟,成熟一批产一批,在整个生殖季节里分批产卵。
• 第四节

繁殖习性
一、鱼卵的生态类型 根据鱼卵的比重及有无粘 性可将鱼卵区分为四种类 型。 • 1、浮性卵 卵的比重 小于水,能在水面飘浮, 大多无色透明。淡水鱼类 如鳜产浮性卵。有些浮性 卵内含有油球,如大黄鱼、 带鱼的卵等。


3、 胎生 一些板鳃 鱼类的胚体与母体有血 液循环上的联系,胚胎 发育所需的营养不仅靠 本身的卵黄,而且也依 靠母体来供给。胚胎发 育所在的输卵管壁上有 一些突起与胚体连接, 形成类似胎盘的构造, 母体就是通 过这一构 造将营养送给胚体。如 灰星鲨。
灰星鲨
第四节


繁殖习性
一、产卵季节和产卵次数
3.稚鱼期(juvenile)
4.幼鱼期(young) 5.成鱼期(adult)
6.衰老期(aged or senility)
1.胚胎期
• • 从受精开始至 孵出仔鱼为止。 此期的特点是 发育在卵膜内进 行,发育所需营 养完全依靠卵黄。
2.仔鱼期
• 从孵出开始至各鳍鳍条形成、各运动器官发育完备为止。 • 仔鱼期一般为浮游生活方式。
• • • • • • • •
例:有一尾雌草鱼,体重11公斤,内脏和卵巢共重2 公斤,卵巢重1公斤,求这尾鱼的性腺成熟系数。 解:去内脏的体重=11-2 =9公斤 1 成熟系数= ——×100% 9 =11 % 卵巢的成熟系数波动范围一般为15—30 %。 精巢的成熟系数波动范围一般为10—20 %。

2、短性周 期类型 此类型 的性周期远不足 一年,大多出现 在热带和亚热带 性鱼类。例如罗 非鱼的性周期为 45—60d左右; 食蚊鱼两次生殖 相隔数月。
食蚊鱼

3、性周期为二年的类型 大部分鲟形目鱼类的性
周期长达二年,甚至更长,即性腺隔年成熟一次。

4、鱼类发育阶段的划分
• • 鱼类生活史是指精、卵结合,直至衰老死亡的整 个生命过程,亦称生命周期。 鱼类的生活史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发育期。 各发育期在形态构造、生态习性以及与环境的联系方 面各具特点。硬骨鱼类的生活史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 几个阶段: 1.胚胎期(embryo) 2.仔鱼期(larva)
第二节

生殖群体
一、生殖群体的组成
生殖群体是指性腺已经成熟,在即将到来的生殖季节中 参加繁殖活动的那部分群体。 • 鱼类的生殖群体包括两部分群体: – 一是过去已产过卵的群体,称为剩余群体; – 二是初次性成熟的群体,称为补充群体。

根据各种鱼类性成熟的迟早以及生殖群体组成的结构等 特征,鱼类的生殖群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各种鱼类都要求一定的繁殖条件,鱼类的产卵季节,依 种类而不同,在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每个季节都有鱼类产卵。
一定的水温范围,是鱼类产卵的一个重要条件,同一种 鱼,由于分布地区不同,相同的季节,各地的水温有很大差 别,因而同一种鱼在不同地区的产卵季节是有差异的。 生活在赤道和热带地区的鱼类,在终年气候暖热的条件 下,多数常年可以产卵,一年可以产卵多次,如罗非鱼。
第十九章 鱼类的繁殖
第一节 鱼类的性成熟和繁殖力 第二节 生殖群体 第三节 繁殖习性
• 第一节
• •
鱼类的性成熟和繁殖力
一、性腺发育 性腺发育的分期 对性腺发育进行分期,主要应依 据性腺的组织学及性细胞的细胞学特征。生态学上主 要根据性腺的外观特征分期。目前有几种不同的性腺 分期标准,我国通常采用六期划分法。

2、粘性卵 卵 的比重大于水,卵膜 外层具有粘性物,产 出后能粘附在水草等 物体上,而不沉入水 底。鲤、鲫、团头鲂 和鲶鱼等鱼卵有粘胶 性物质,遇水后粘附 在水草等物体上。

3、沉性卵 卵的比重大于 水,但无粘性, 或粘性很小, 卵黄周隙较小, 产出后沉于水 底。鳇、鲟、 鲑鳟及鳅科鱼 类等产这种卵。
三、影响鱼类性成熟的因素
• 决定鱼类性成熟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包括鱼类本身以及 外界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 1. 饵料。 – 2. 水温。 – 3. 光照。
– 4. 其它因素:水的盐度、水流速度、水质、透明度等条 件,有时对性腺发育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 5. 鱼体本身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腺脑垂体的作用。脑垂体 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是直接控制性腺发育成熟的首要生理 因素。许多外界环境因素对性腺发育成熟的影响,都是 通过脑垂体的分泌作用来完成的。分泌腺的分泌作用又 受到神经的管制。

根据卵黄囊的完全吸收与否,仔鱼期有可分为早期仔鱼 和晚期仔鱼两个阶段。
– 早期仔鱼具有卵黄囊,又称为卵黄囊仔鱼,以往称为前 期仔鱼。 – 晚期仔鱼以往称为后期仔鱼。 3.稚鱼期

从各运动器官发育已臻完善开始,直到鳞片开始形成至 全身披鳞,体形、体色基本上已与成鱼相似时为止。早期稚 鱼一般仍浮游生活。
– 第一类型种群 D=0,K=P
– 第二类型种群 D>0, K>D, K+D= P
– 第三类型种群 D >0,K<D, K+D = P 式中D——剩余群体。K——补充群体。P—生殖群体。
二、雌雄性比
• 鱼类种群雌雄性个体的比例,一般是接近1:1。但不同 的种类、在不同的条件下,也有不同的情况。
• 雌雄性比也是反映鱼类生殖群体组成的一项指标。 • 如鲫鱼群雌雄比可达10:1,河鲈和食蚊鱼也有这种现象。 在生殖时,产卵鱼的性比有不同的情况。湖北梁子湖的蒙古 红鮊产卵鱼群中雌雄比是6—15:1;黄尾密鲴是3—15:1;团 头鲂是8—9:1。这种情况说明雄鱼可以多次排精。许多筑 巢产卵的鱼类,如乌鳢、斗鱼产卵时,都是一雌一雄。产粘 性卵的鲤、鲫、麦穗鱼等在产卵时也是成对地追逐。
• ▲ 水温 生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同种鱼,达到性成 熟所需时间不同。例如鲢以华南地区为最短,最小为 2—3龄,黑龙江地区则需5—6龄。 ▲ 光照 大部分鱼类性腺的发育需要光照。 ▲ 盐度 盐度对于洄游性鱼类和咸淡水鱼类的性成熟 有重大影响。例如鲻鱼的性成熟也必需经过海水过渡 的阶段。
• ◆ 鱼类的性周期 鱼类达到性成熟后,性腺周期发育, 此发育周期就是性周期。其实质是指每批卵母细胞从 形成到发育成熟所经历的周期。按鱼类性周期的长短 可分为三种类型: 1、性周期为一年的类型 大多数鱼类的性周期为 一年,性腺由排出性产物后至下一批性产物的成熟, 大体要经历一年时间。例如草、青、鲢、鳙在自然条 件下,性周期大多为一年。

Ⅵ期 是产完卵 以后的卵巢,一批 产卵的鱼,卵巢呈 萎瘪的囊状,表面 血管充血,以后转 变为Ⅱ期;分批产 卵的鱼,卵巢内仍 有还在发育的直、 N期卵母细胞,经 一段时期发育后又 产下一批卵。所以 此类卵巢经短期恢 复后,由Ⅵ期转变 为Ⅱ期。
• (二)精巢的分期
• ▲ 精巢结构:
精子形态:

I 期 特征和I期卵巢相同,也是未达性成熟的低龄 个体所具有。 Ⅱ期 呈线状或细带状腺体,半透明或不透明,表 面血管不显著。 Ⅲ期 呈圆杆状,挤压鱼的腹部或剪开精巢都没有 精液流出,作精巢切面时塌陷;不少鱼的Ⅲ期精巢呈 肉红色。 Ⅳ期 呈乳白色,表面血管显著,作精巢切面时, 切面塌陷;挤压鱼腹有白色精液流出,精液入水随即 溶散的成熟度高,此时已进入成熟期。 V期 为生殖期,精巢柔软,内充满乳白色精液, 提起鱼头或轻压腹部就有大量精液从生殖孔流出。 Ⅵ期 为生殖后的精巢,体积缩小,外观萎瘪,经 恢复后转为Ⅱ期。不少种类精巢比卵巢的恢复期要短。
• (一)卵巢的 发育和分期
I 期 卵巢紧贴 在鳔下两侧的体腔 膜上,为透明细线 状;肉眼不能分辨 雌雄,看不到卵粒, 表面无血管或甚细 弱。为未达性成熟 的低龄个体所具有。

Ⅱ期 卵巢多呈扁 带状,有不少血管分 布于卵巢上,已能与 精巢相区分,但肉眼 尚看不清卵粒。为未 达性成熟的性腺发育 中个体所具有;性成 熟个体产后恢复阶段 也回复到 Ⅱ期 。
• (三)、性腺成熟系数 • 成熟系数是指性腺重量和鱼体重量(或去内脏后的 体重)的百分比,是衡量性腺发育的主要指标,其计算 公式为: • 性腺重 • 成熟系数=—————————— ×100% • 体重(去内脏后的体重) • 如梁子湖青梢红鮊的性腺从3月下旬开始发育,至5 月下旬其成熟系数达到最大值,雌鱼为16.7%左右,雄 鱼为6.5%左右,这时正是青梢红鮊的生殖季节。

4、 漂流性卵 这类卵产出后即吸水膨胀,出现较大 的卵黄周隙,但比重仍稍大于水。鲤科中草、青、鲢、 鳙等不少种类产此类型卵。它们在静水中下沉到底部, 在江河水流中则悬浮在水层中不断漂流,所以也可称 为半浮性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