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齐鲁工业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完整版)齐鲁工业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4]梅光军,师伟,解科峰.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3(21):68-72
[5]郭琦,缪建军等.微波热解制备Cu /Cu2O纳米材料[J].应用化学.2010,12(27):38-43.
[6]宋继梅,张小霞等.立方状和球状氧化亚铜的制备及光催化效应[N].应用化学2010,11 (27):21-26.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岳俊、周康根《葡萄糖还原氢氧化铜制备球形氧化亚铜及其粒度控制研究》中以Cu(OH)2为前躯体[14],用葡萄糖还原制备不同粒径的单分
散球形氧化亚铜粉末。利用扫描电镜对Cu2O粉末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通过上述分析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Cu2O粉末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与葡萄糖投加浓度的提高,颗粒粒径减小;而随着氢氧化钠投加浓度的提高,颗粒粒径增大;体系内最终颗粒密度或颗粒个数与各影素的变化呈直线关系。最后根据晶体成核生长模型初步分析了反应条件对Cu2O颗粒粒径的影响机理[15]。
4、主要参考文献
[1]王野,杨峰等.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及应用前景[J].化学世界2010,09(15):49-53.
[2]吴涛,李玉虎.加料方式对葡萄糖还原法制备的氧化亚铜形貌和粒度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3(17):199-203.
[3]徐玲,张峰君等.电沉积法制备微纳米Cu2 O薄膜与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研究[N].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12,27(7):237-240.
[10]Loferski J J.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governing the choice theoptimumsemiconductor for photovohaic solar energy conversion[J].J Appl Plays,1956,27(7):777-784.
[13]王岳俊,周康根,蒋志刚等.葡萄糖还原氢氧化铜制备球形氧化亚铜及其粒度控制研
究[N].无机化学学报2011,27(12):2405-2412
[14]赵斌,谢斌等.氧化亚铜形貌及其颗粒度对其光电子效应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2012,1(25)
2、选题的意义
在传统无机材料领域,纳米Fe3O4、纳米TiO2等多种纳米材料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纳米材料必定极大的促进各领域发展[11]。甚至有专家预言纳米氧化亚铜可以在环境中处理有机污染物,因此研究制备纳米氧化亚铜的方法就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12]。
3、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制备Cu20的方法主要有固相法、电解法、化学还原法、高能射线辐照法、水热法。但是上述方法在产品分散性、形貌、粒径等质量指标以及过程控制和工业化成本等条件上存在某些缺陷[13]。
齐鲁工业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名称
课题类型
X-实验研究
导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一、选题的依据
1、选题的目的
纳米材料已在物理、化学、医学、生物、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1]。氧化亚铜在玻璃工艺中用作红玻璃着色剂[2],在陶瓷工艺中用作红瓷釉着色剂[3]。氧化亚铜是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太阳能转化和催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4]。例如,氧化亚铜可在光电池中作为光电材料,还可以作为锂电池中负极的优良传导材料,氧化亚铜可作为船舶防腐涂料及杀虫剂[5],也可在有机合成中作为催化剂使用[6],在应用陶瓷和电子器件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应用[7]。由于氧化亚铜的量子尺寸效应,纳米级氧化亚铜具有特殊的光学、电学及光电化学性,在太阳能电池、传感器、超导体、制氢和电致变色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8]。
[11]包秘,刘声燕等.氧化亚铜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N].化学通报2013,1(45):573-580.
[12]Jeong Ho Lee, Sung Kyu Hong, Weon BaeKo Synthesis of cuprous oxide using sodiumborohydride under microwaveirradiation and catalytic effects.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Engineering Chemistry[J].2010,16(34):564–566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虽然现在制备的氧化亚铜颗粒虽然达到了纳米级,但合成方法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纳米颗粒的粒度分布均匀性、纯度等还无法满足一些应用的要求。
目前主要合成氧化亚铜的方法有液相合成法、低温固相法、气相沉积法、纳米铜氧化法、微波干预法等[9]。微波辅助合成因其具有特殊的效应已引起材料科学界的极大关注。与传统方法相比,微波辐射发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及反应效率高等优点,而且产品具有较高的纯度、窄的粒径分布和均一的形态,并适于推广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去,因而在纳米材料合成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0]。
刘宝刚,吴大雄以硫酸铜为铜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修饰剂,水合肼为还原剂,在水溶液中制备纳米氧化亚铜颗粒构成的空心微球。结果表明,氧化亚铜空心微球壳厚20~30 nm,直径17O~220 nm,在400~700 nm 波长范围有较强吸收,对生活污水有明显的光催化降解效果[16]。
顾修全、王波等人在《氧化亚铜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中介绍了Cu20薄膜与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领域的应用[17]。表示目前最适合作为光催化剂的半导体是TiO2,然而过宽的带隙(约3.2 eV)使其对太阳光的捕获效率很低。Cu2O具有较窄的带隙(约2.1 eV)、成本低廉、无毒性等特点,因而在可见光催化领域一直备受人们青睐[18]。
[7]余颖,杜飞鹏等.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研究[N].化学通报.2004,3,(67):49-55.
[8]杨丹,刘永平等/常压下微波合成制备纳米氧化亚铜[J].湿法冶金2010.2(27):438-441.
[9]张静,张文蓉等.氧化亚铜/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J].湖北大学学报2009,2(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