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必修一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章末总结 精品导学案 Word版含解析

沪科版必修一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章末总结 精品导学案 Word版含解析

学案6章末总结一、速度与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速率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速度:(1)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2)瞬时速度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值.2.速率(1)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2)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常称为速率.例1 如图1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 =15 m 的位置,在t =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 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 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 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 处位置,再经过1.5 s 到达地面.求:图1(1)前1.5 s 内平均速度是多少.(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1.5 s 小球的位移为:s =H -h ′=5 m -1.25 m =3.75 m所以前1.5 s 内平均速度v =s t =3.751.5m/s =2.5 m/s (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L =5 m +5 m +15 m =25 m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 ′=L t =253m/s ≈8.3 m/s 答案 (1)2.5 m/s (2)8.3 m/s二、关于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t -v 0与加速度a 的理解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称为速度变化率.2.速度v 、速度变化量v t -v 0、加速度a 三者的大小无必然联系.(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小.(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小,加速度不一定小.3.速度的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了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1)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2)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例2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物体速度一定减小B .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度一定增加C .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D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解析 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速度不一定减小,因为只有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才减小,故A 错误.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不一定增加,如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故B 错误.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C 错误.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故D 正确.答案 D三、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1. s -t 图像(1)s -t 图像反映了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s -t 图像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v =Δs Δt,斜率的正、负反映速度的正、负. (3)s -t 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平行于 t 轴表示物体静止.2.v -t 图像(1)v -t 图像反映了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v -t 图像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a =Δv Δt,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v -t 图像不表示运动的轨迹.两个v -t 图像的交点只表示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不表示相遇.例3 如图2所示是A 、B 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物体A 做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B 做减速直线运动C .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B 的加速度D .物体B 的速度变化比A 的速度变化快解析 由两物体的速度图像可知,两物体速度的绝对值都在增大,都在做加速运动,A 对,B 错.由两物体运动图线的斜率可知,物体A 的加速度为1 m/s 2,物体B 的加速度为-2 m/s 2,所以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从而B 的速度变化比A 的速度变化快,C 错,D 对.答案AD例4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s—t图像如图3所示,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C.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答案BC解析题图中s—t图像都是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因t=0时,甲图线与s轴的截距为s0,而乙图线表示乙在原点,所以出发点相距s0,故B正确;因为乙图线的斜率大于甲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所以乙运动速率大于甲运动速率,故C正确;从图像中还可以看出甲比乙早出发t1的时间,故D错.1.(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以下对于加速度这个物理量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B.加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C.加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D.加速度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也必然随着减小答案AC解析加速度大小与速度的大小之间无必然的关系,物体的加速度大,它的速度不一定大,如匀速运动的高速列车的加速度为零,A对;加速度很大的物体在较短时间内它的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很大,B错;加速度很大的物体在减速运动时其速度减小得很快,C对;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增加,只是增加得慢了,D错.2.(s-t图像)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s-t图像如图4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A.兔子和乌龟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 .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C .骄傲的兔子在T 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跑得比乌龟慢,还是让乌龟先到达了预定位置s 3D .在T 2~T 4时间内,兔子比乌龟运动得快答案 A解析 兔子和乌龟都是从原点出发,A 对;乌龟一直做匀速运动,兔子先是没动,T 1时开始匀速前进,T 2~T 4时间内又静止,T 4后又开始匀速前进,B 错;兔子虽在T 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跑得比乌龟快,但由于时间太晚,还是让乌龟先到达了预定位置s 3,C 错;在T 2~T 4时间内,兔子静止不动,乌龟一直前进,D 错.3.(v -t 图像)一立方体木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深水中,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5所示,由图像可知( )图5A .O ~a 段木块的加速度大于a ~b 段的加速度B .b 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C .c 时刻木块达到最深处D .d 时刻木块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答案 ACD解析 由v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及斜率大的加速度大可知,A 正确.c 时刻前速度均为正,说明木块一直在向下运动;c 时刻后速度为负,说明c 时刻以后木块向上运动,故B 错误,C 、D 正确. 4.(速度和速率)一人从甲地向东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以3 m/s 的速度用10 min 行至乙地,然后又以4 m/s 的速度用10 min 向北到达丙地,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率是多少?平均速度又是多少?答案 3.5 m/s 2.5 m/s解析 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L =v 1t 1+v 2t 2=7×600 m =4 200 m所以平均速率v =L t =4 2001 200m/s =3.5 m/s 从甲地到丙地的位移s =(v 1t 1)2+(v 2t 2)2=3 000 m所以平均速度v ′=s t =3 0001 200m/s =2.5 m/s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