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民间金融:现状、问题与发展展望
民间金融:现状、问题与发展展望
(三)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解读与对策启示
1.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
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2.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 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 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3.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 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 4.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直接投资渠道。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界广泛采用的金融创新工具,如大额可转让定期 存单、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票据发行便利等等,都是由民间金融交易活 动为了逃避金融管制而发展起来的。
三、民间金融的市场定位与发展展望
创新有利于民间金融发展的土壤,提高金融系统效率与稳定性
(一)民间金融演进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1.演变为正规金融机构,如成立民营银行、参股农信社或村镇银行等 金融机构 2.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融合:制度创新与变迁
(2)削弱宏观调控力度
(3)触及正规金融利益问题 (4)常常具有”庞氏”融资特征
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考虑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强
外部效应,国家对民间金融一直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并采取一味
禁止的措施(近年来才有所改变)。 但是对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应该更加具体地加以分析,这其中有民
间金融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但是,民间金融更多的问题恰恰是政府
例如美国,大中小各类金融机构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差异化竞争,各
自寻找自己相对应的客户群体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并从中获利。 随着竞争程度的加深,分工程度和差异化程度日趋加强,形成了大
量食物链,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资金配臵及风险分散效率,加强了金
融系统稳定性。 而我国金融机构种类单一,业务同质化严重,大中小银行竞争激烈, 拉存款,放贷款,搞理财,食物链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各类企业的 金融需求,因此出现国企央企贷款用不掉,中小企业嗷嗷待哺的情 况,最终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冲击,市场活力及效率难以有效发挥, 而且金融市场不够稳定。
(3)民间金融组织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混乱,服务单一;
(4)企业进行民间融资主要解决流动资金不足,家庭融资主要是为生活 消费和扩大生产规模;
(5)民间融资利率相对较高,融资期限较短,结构灵活;
(6)民间金融的公开化程度有所提高; (7)民间融资违约率较低。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运行不规范、利率失控等
民间金融:
现状、问题与发展展望
投融贷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引 子
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主“跑路”、“跳楼”现象; 民间资本存量越来越多,好的投资渠道少; 大型金融机构“嫌贫爱富”,在垄断政策“保护”下悠然自得!
同时:
民间借贷纠纷或案件增多:浙江的吴英案、鄂尔多斯多起案件。
一、民间金融与发展现状:一个全面认识
的制度约束等外部的因素造成的。
二、民间金融的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
(一)民间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1.信息不对称理论:民间金融具有信息优势 柠檬市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2.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机构设立管制、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与信贷配给等。
3.生态系统稳定理论
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学定理)。
笔者认为:
民间金融是指民间资本(非国有)自发形成的,与资金融通等金融服务相关 联、未纳入国家正式金融管理体系(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且
主要服务于居民家庭、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经济以及个体经济的机构组织
与运行机制的总称。 包括民间借贷、民间典当、合会、钱庄、小额贷款组织等各种形式。 一个观点:民间金融合法化、规范化、阳光化后可以仍为民间金融,但正 规金融化后(纳入正式金融管理体系),“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就 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近30年中, 原先蓬勃发展的民间金融近乎 绝迹。☆☆ 改革开放后, 随着民间资金供求的再现, 钱庄、当铺等民间金融机构 又逐渐兴起, 在政策的夹缝中生存并发展起来。 农村合作基金会在发展一段时间后遭灭顶之灾。 早期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1. 发展现状
(1)民间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速快,覆盖率高,且与地区民营经济发 展程度密切相关。 (2)民间融资面广,融资主体是中小企业和农村家庭,但城镇家庭户均 融资额明显高于农村;
险。
12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广州民间金融街建设 鄂尔多斯呢?山东呢?其他地区呢?
(四)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五)规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课件来源:
(二)民间金融的国际经验
1. 民间金融在对农业和中小企业的小额信贷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2. 发达的正规金融体系也不排斥民间金融的存在。如美国合作性质
的信用社、轮转储蓄和信贷协会(ROSCAs)及小额信贷公司等。
3.若政府能加以适当的引导,完善针对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执行 稳定的政策,可以降低民间金融的交易费用,完善融资体系。 4.民间金融形式多样、经营机制灵活,往往可能成为金融创新的源泉。
(一)民间金融解读
1.民间资本(非国有或公有资本)投资形成的金融组织及其运行机制?
农信社、国外金融机构、民生银行等如何解释?
2.为民营经济服务的金融组织及运行机制? 3.未纳入国家金融管理体系的非正规金融组织? 地方政府部门审批并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但并未纳入国家金融组 织管理体系的金融组织属民间金融?
4000余年中, 民间金融历经变革和演进, 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唐朝
之前, 民间金融基本一直以简单的民间自由借贷形式存在。 在唐朝,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 民间金融大大发展, 出现了东亚地区 最早的合会,还产生了当铺的前身“质库”。 钱庄产生于明朝, 它不仅从事金、银、钱之间的兑换, 还办理放款、 存款和汇兑业务。 账局和票号则始于清朝。其中,账局的主要业务是经营存放款, 而票 号主要从事汇兑业务。
5.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 6.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
融服务体系。
7.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
8.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
9.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 10.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1.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
3.民间金融的合法化、规范化与阳光化
(二)民间金融的市场定位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金融服务体
系,为此民间金融的目标是致力社区服务,服务对象定位于中小规 模企业或居民家庭。
通过完善管理及提高监管水平,使其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
给予其充分的定价权(利率浮动),即可有效发挥其作用。
民间金融的表现形式
民间借贷(含私人借贷、企业借贷及集资、“银背”等形式) 民间合会:轮会、摇会、标会 钱庄 民间典当
农村基金会:经历了从 1984 年的萌芽到改革试验、高速扩张、整顿发展,
至 1996年清理关闭五个阶段
小额信贷组织 私募基金
(二)民间金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民间金融是我国金融结构不健全(存在金融抑制现象)、民间金融自身 具有比较优势导致的必然结果,是需求诱致下的内生性制度安排 。 我国自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商时期就开始有民间金融存在,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