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戊戌变法》专家课件

人教版历史《戊戌变法》专家课件


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1.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 会的焦 点和热 点问题 ,但倡 导并弘 扬真善 美是永 恒的时 代主题 ,结合 当前反 腐倡廉 和社会 舆论看 ,对忠 臣廉吏 的价值 判断依 然会影 响高考 文言文 的选文 。

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 容提示 的默写 ,可先 在头脑 中默背 有关内 容,选 取与提 示相对 应的内 容默写 。如果 默写的 内容印 象不深 ,可先 记得几 个字默 写几个 字,暂 时放过 ,后面 记起来 了再默 写。

2.戊戌变法
• 月。
(1)时间:1898年6月至9

(2)开始:1898年6月11日,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
实行变法。

(3)名称由来:1898年是
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
“戊戌变法”。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4)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维新人士参与政 治,打击了封建官僚, 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激愤。

(2)领导人:康有为、梁
启超。

(3)在位皇帝:光绪帝。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4)要求:拒和、迁都、
变法。

(5)结果:这次上书并
没有上达光绪帝。

(6)影响:拉开了变法
维新运动的序幕。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2.维新派的主要活动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
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B各地学会
C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D《马关条约》的签订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二、百日维新

1.背景

(1)1897年,德国强占胶
州湾。

(2)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
吁变法救国。

(3)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
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
君”,决心变法。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问题思考”(P29),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
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问题思考”(P29),上述学
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
么影响?

答:观点:主要宣传维新变法,
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影响:扩大
了变法的社会影响,对推动维新运动起了
法,乃敢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
可以为鉴…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
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学生课堂练习

2.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
“(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
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
法,乃敢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
很大的作用,使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维新
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增强了人们的爱国
热情和政治觉悟。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的创建
B各地学会

C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D《马关条约》的签订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 (A
• 的创建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3.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 会给出 标题。 同学们 要留意 并仔细 分析文 段的标 题。因 为大部 分标题 本身就 概括了 文言文 的主要 内容。 理解题 目可以 帮助自 己理解 材料的 内容, 从而正 确答题 。

4.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 型即词 语解释 题、句 子翻译 题和内 容理解 题。对 于不同 的题目 则采用 不同的 解题方 法.
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
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
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文
报》。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1)梁启超在《时务报》
上发表《变法通议》,文字议论新颖,
通俗易懂,风靡海内。

(2)严复等主持的《国文
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
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
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1)原因:变法触犯了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
令的贯彻。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2)过程:1898年9月
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
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
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
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
• 客观上看,戊戌变法损害了以慈禧 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 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2)教训:戊戌变法昙
花一现,很快失败。它证明资产阶
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中国行不通。
学生课堂练习
1.右图所示是康
有为故居,许多人仰慕康有
为之名前来参观。下列运动
与康有为有关的是

)。
A地主资产阶级
洋务运动
变法失败
疑难探究

1.戊戌变法在中
国近代史上的重大意义是什
么?
疑难探究

1.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
上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
产阶级改良运动。维新派试图在政治
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
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
趋势。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
动。在
疑难探究
• 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维新派以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希望 通过改革,使中国摆脱列强的侵略, 这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 识。③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 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西方进步 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 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 算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 堂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
有利于西方先进科学文 化的传播,在社会上起 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 抵抗外来侵略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3.戊戌政变
结果:戊戌政 变,六君子遇害
意义:为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梁启超--《时务报》(上海)
严复--《国文报》(天津) 时间:1898.6.11—9.21
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
上书言事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内 容
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 制国家预算
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改试
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5.首先,能够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 思路, 把握文 章层次 之间的 关系, 并且能 够概括 出文章 各个层 次的含 义。其 次,能 够抓住 文章的 关键语 句,概 括文章 的要点 ,把握 文章的 主旨。 在答题 之前我 们要结 合注释 ,疏通 文意, 读懂语 段。

6.赫鲁晓夫因退一步成就了自己,卡 耐基因 退一步 获得友 谊,由 此可见 ,退一 步不但 给他人 留下一 片天地 ,同时 也给自 己留下 了更宽 阔的天 地。退 一步不 仅表现 了对他 人一份 爱,更 表现了 自己对 自己的 爱,这 种爱已 经超出 了人与 人的界 限,于 社会每 一个角 落中显 示着它 的力量 。
“戊戌六君子”。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4.百日维新:这次变法
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
维新”。

5.意义:戊戌变法虽然
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
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图示戊戌变法的过程
1895年 1898年6—9月
1898年9月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拉开序幕
推向高潮
疑难探究

2.戊戌变法失败的
原因及教训是什么?
疑难探究

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
教训是什么?

答:(1)原因:①从主观
上看,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
妥协性,他们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
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
人民群众,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
原因。②从
疑难探究

7.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管失败还是痛 苦,我 们如果 能快乐 地笑一 笑,高 歌生活 多么好 ,蓝天 白云多 么美, 那我们 就会获 得微笑 的幸福 ,甚至 能拥有 金灿灿 的硕果 。朋友 ,为了 生活更 加美好 ,快快 亮出你 的笑容 吧!

8.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 ,重在 强调能 处理好 自我与 社会的 关系, 养成现 代公民 所必须 遵守和 履行的 道德准 则和行 为规范 ,增强 社会责 任感, 提升创 新精神 和实践 能力, 促进个 人价值 实现, 推动社 会发展 进步, 发展成 为有理 想信念 、敢于 担当的 人。
第6课
戊戌变法
导入新课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
世界上著名的大学,也是中国近代建
立的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享有极高
的声誉。该学校现为国家“211工
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中
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