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使用药品“三不”
①不用手接触药品
°倾斜,5、药品存放?
(1)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存放在棕色瓶中(浓硝酸,硝酸银)?
(2)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易和氧气,水反应,白磷着火点低(40摄氏度)在空气中自燃,保存在冷水中。

二.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液体与固体间)
★过滤三要素①滤纸紧贴漏斗内壁②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液面要低于漏斗边缘③三靠: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玻璃棒紧靠烧杯口,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沉淀的洗涤:向沉淀中加入蒸馏水至稍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滤出(带出可溶性离子)重复2~3次即可
3.蒸发
①适用:溶剂蒸发、溶质析出
2
★②注意事项a:液体的量不得超过蒸发皿容量的
3
b: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而使液滴飞溅
c: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溶剂
4.萃取和分液⑴萃取①含义:利用混合物中的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萃取剂)把该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萃取
②萃取剂的要求:萃取时,两种溶剂必须互不相溶、不发生化学反应,且要具有一定的密度差,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一定要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③萃取的仪器:分液漏斗(注意要检查是否漏水,上层溶液从上口出,下层溶液从下口出)
⑵分液
含义: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密度不同)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分液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⑶示例
Br2、I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在CCl4、苯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实验室中常见的萃取示例适用CCl4、苯等溶剂萃取水溶液中的溴、碘等单质。

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单质碘的操作如图所示
5.蒸馏
①装置
②注意事项a:不能直接给蒸馏烧瓶加热,
石棉网
碎瓷
要垫上石棉网
b :液体中要加入碎瓷片,以防液体暴沸
c :温度计应置于支管口,使水银球的上端与支管口下沿平齐,以显示蒸汽的温度,使液体充分汽化
d :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e :蒸馏烧瓶中液体容积应在31~3
2
之间
f
66. 答题模板:检验SO 42-: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 2。

如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含有SO 42-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
①定义:表示含有一定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这是一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
②符号:她是7个物理量之一(另外6个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用n来表示。

③单位:摩尔,简称摩,用mol表示,摩尔只是单位
④规定1mol粒子所含的数目为6.02×1023
2.阿伏伽德罗常数(测定单分子油膜法)

②单位
③符号:
④公式
例:3.01
3.

②符号:
③单位:

量与g
⑤公式:
二.
1.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①在温度及压强相同时,1mol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相同,1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在数值上近似相等
②定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m,单位为L/mol 或m3/mol
③标准状况(0o C,101KP)下,Vm=22.4L/mol(近似值,描述时前面加“约”)
2.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决定物质体积的大小的因素有: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的距离 ①固体及液体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及大小 ②气体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及粒子间的距离 3. 气体摩尔体积的数目不是固定不变的
4.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均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5. 公式:Vm=
n
V 6.
三. PV=nRT (R 1. 2. 3. 4. 5. 四. 1. ①②符号:c (B ③单位:④公式:C B ?=?
液V w=剂m ×100%S (饱和)?=剂
m ×100g ?? 注意点: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其溶液的体积没有任何关系?
⑤溶液稀释:C (浓溶液)?V (浓溶液)=C (稀溶液)?V (稀溶液)
或?m (浓)?w (浓)=c (稀)?m (稀)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
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1、检验是否漏水.?
2、配制溶液
○1计算溶质质量,溶解时玻璃棒要悬空—防止异物进入
○2称量(或量取):天平只能量到0.1g
○3溶解及回温:将称量的固体(液体)放入烧杯中,加入水溶解
○4转移.
○5洗涤.
○6定容.
加水。

○7摇匀.
○8装瓶.?
注意事项:
B
C?
D
E?
(3
(4
密度大于1的溶液:加等体积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

?加等质量水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小于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半。

?
密度小于1的溶液::加等体积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

加等质量水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半。

2.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相关规律
①c与w的换算c=
M w
1000
(其中 的单位为g/cm3,c的单位为mol/L)
证明:设溶液体积为1L ,则m=1000 wV ( 的单位为g/cm 3
)∴n=
M m =M
V w 1000 ∴c=
V n =M
w
1000 ②c 与S (饱和溶液)的换算:c=
)
1001000S M S
+(
证明:∵S=
(溶质)m ×100g ,且w=S ×100%∴S=w 100又∵c=w
1000
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
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实例 3. 分类及区别
①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来分
分散系(分散剂为液态):溶液,胶体(指液溶胶),浊液(悬浊液,乳浊液)②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