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通俗定义: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一般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
专业定义: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简单的多细胞,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2、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二)代谢活跃,类型多样(三)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四)抗逆性强,休眠期长(五)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六)分布广泛,分类界级宽共性: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3、六界分类系统:A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界B具细胞结构生物原核生物界蓝藻门*(蓝细菌)真细菌纲真核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真核藻类真菌界酵母菌霉菌动物界微型后生动物高低等动物植物界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微生物: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4、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问答)P45、生物三域特征古细菌真细菌真核生物A 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C原生动物(35)D后生动物是除原生动物以外的多细胞动物的统称,其中个体微小需借助显微镜或放大镜才能看清的称微型后生动物。
细菌的细胞大小表示:单位:微米(μm)错:细菌的形态是固定不变的,通常为球状、杆状、螺旋状,故可以作为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细菌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故可以作为细菌分类鉴定的依据!(培养条件)所有的细菌都有细胞壁结构!8、细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内含物、细胞核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性毛、糖被(图2-2)P168、细胞壁的功能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9、革兰氏染色步骤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
其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3、用乙醇或丙酮进行冲洗脱色。
在经历脱色后仍将结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氏阳性细菌,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胞呈无色;4、用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复染。
例如沙黄。
它使原来无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
10、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的比较P1711、革兰氏染色原理在革兰氏染色过程中,细胞内形成了深紫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可被酒精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内浸出,而阳性菌则较困难。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结构紧密,含脂量低,当它被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使网状结构的孔径缩小以至关闭,从而阻止了结晶紫-碘化合物的逸出,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所以复染后呈复染液的红色。
12、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由脂类(占20%~30%)、蛋白质(占60%~70%)和约2%的多糖组成。
(图2-4)P1913、细胞膜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14、细胞质的主要成分A核糖体是细胞质中的一种核糖核蛋白的颗粒状物质,由核糖核酸(60%)和蛋白质(40%)组成,常以游离状态或多聚核糖状态分布于细胞质中。
其沉降系数均为70S。
它是多肽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B 内含物颗粒状贮藏物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沉淀颗粒,主要功能是贮存营养物。
(1)异染颗粒因被蓝色染料(甲烯蓝)染色后不呈蓝色而呈紫红色而得名。
能源和碳源性贮藏物。
(2)聚b-羟基丁酸一种碳源和能源性贮藏物(3)肝糖粒和淀粉粒二者均为碳源和能源贮藏物肝糖粒较小,不染色需用电镜观察,用碘液染成褐色,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
有的细菌积累淀粉粒,用碘液染成深兰色。
(4)硫粒硫粒是是硫素的贮藏物质和能源。
具很强的折光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
C 气泡功能:调节细胞比重以使细胞漂浮在最适水层中获取光能、O2和营养物质15、拟核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核仁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高度折叠缠绕而成。
拟核携带细菌全部遗传信息,其功能是决定遗传性状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菌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的控制中心。
16、质粒是指独立于染色体外,存在于细胞质中,能自我复制并稳定遗传的小环状双螺旋DNA分子。
质粒对细菌来说,存在与否不致影响其生存,不是生存所必需,可转移消失。
但许多次生代谢产物如抗菌素、色素的产生常受质粒控制。
17、荚膜观察方法(图2-6)P22负染色(又称背景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它的存在。
18、鞭毛由细胞质膜上的鞭毛基粒长出的,穿过细胞壁伸出菌体外的丝状物叫鞭毛,具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基本组成:蛋白质,少量多糖或脂质。
类型:单端单生、两端单生、单端丛生、两端丛生、周生(图2-7)P2219、菌毛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
(与鞭毛区别)20、芽孢某些细菌细胞发育到某一生长阶段,在营养细胞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细菌芽孢的特点1、芽孢壁厚而致密、不易透水,分三层2、原生质高度脱水,含水率低,一般在40%左右3、芽孢皮层中含大量2,6-吡啶二羧酸,主要以钙盐形式存在4、含耐热性酶由于以上特点,芽孢对不良环境如高低温、干燥、化学药物等有很强的抵抗力。
细菌的营养细胞在70-80℃的水中煮沸10分钟就死亡,而芽孢在120-140℃还能生存几小时,营养细胞在5%苯酚中很快死亡,芽孢却能存活15天。
芽孢内的酶处于不活动的休眠状态,芽孢也因此称为休眠体。
21、细菌的繁殖细菌主要是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
其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简称裂殖。
裂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
另外有的细菌还存在:三分裂和复分裂。
细菌的繁殖过程分为三个连续步骤:①核的分裂和隔膜的形成;②横隔壁形成;③子细胞分裂。
22、菌落由单个细胞或少数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A细菌菌落的特征主要特征:一般呈现为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往往带有“臭味”。
细菌的菌落特征因种而异!B放线菌菌落的特征菌落一般是圆形、光滑或有许多皱褶,放线菌的菌落特征与其细胞结构有关。
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如链霉菌)菌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
不能产生大量菌丝体的菌种(如诺卡氏菌)粘着力差,粉质,针挑起易粉碎C霉菌菌落的特征霉菌培养特征与放线菌相似,但菌落形态较大,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不紧密,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等。
菌落具有“霉味”。
D酵母菌菌落的特征菌落与细菌的相仿,但由于细胞比细菌的大,细胞内有许多分化的细胞器,细胞间隙含水量相对较少,以及不能运动等特点,因此菌落较大、较厚、外观较稠和较不透明,光滑、易被挑起,菌落常有“酒香味”。
23、放线菌的菌丝形态(图2-12)P31基内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也称基内菌丝。
一般无隔膜,直径0.2-0.8 mm,长度差别很大,有的可产生色素。
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上,可覆盖整个菌落表面。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颜色较深,直径较粗(1-1.4 mm),有的产色素。
孢子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即孢子丝,又称产孢丝或繁殖菌丝。
其形状和排列方式因种而异,常被作为对放线菌进行分类的依据。
24、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能以水作为供氢体和电子供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同化CO2为有机物质的光合细菌。
其异形细胞是进行固氮的场所繁殖方式:主要是裂殖,也可通过丝状体断裂或释放链丝段繁殖,有的通过形成静息孢子繁殖。
25、光合细菌亦称光能营养型细菌,是一类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的总称,能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
26、支原体是一类天然无细胞壁、能在体外营独立生活的最小细胞型微生物。
“油煎蛋”状菌落27、古细菌主要类群:产甲烷菌、还原硫酸盐古细菌群、无细胞壁古菌群、极端嗜热和超嗜热的代谢元素硫的古菌群主要呼吸类型:厌氧呼吸28、真菌的菌丝结构有两种类型(图2-23)P45无隔膜菌丝——多为长管状单细胞,细胞质内含多个核。
有隔膜菌丝——橫膈膜分隔成多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一个或多个核大多数为多细胞(菌丝内有横隔膜)少数为单细胞(菌丝内没横隔膜)29、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1)假根:是(根霉属)等低等真菌匍匐菌丝与固体基质接触处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具有固着和、吸取养料等功能。
(2)匍匐菌丝:毛霉目真菌在固体基质上常形成与表面平行、具有延伸功能的菌丝,又称匍匐枝。
(3)吸器:只在宿主细胞间隙蔓延的营养菌丝上分化出来的短枝,可侵入细胞内以吸收宿主细胞的养料而不使其致死。
(4)菌核:由菌丝聚集和粘附而形成的一种休眠体,同时它又是糖类和脂类等营养物质的储藏体。
(5)菌索:能在缺少营养的环境中为菌体生长提供基本的营养来源,尤其是在高等担子菌中较为常见。
(6)菌环和菌网:捕虫类真菌常由菌丝分枝组成环状或网状组织来捕捉线虫类原生动物,然后从环上或网上生出菌丝侵入线虫体内吸收养料。
30、真菌的繁殖与繁殖体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便产生新的个体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繁殖体:A无性孢子:(1)厚垣孢子(2)节孢子(3)分生孢子(4)孢囊孢子(5)游动孢子(图2-25)P47B 有性孢子:(1)卵孢子(2)接合孢子(3)子囊孢子(4)担孢子(TU 22-26)P4831、真菌的菌落特征(22)(填图大题)常见类型(图2-27 31 32)P50-53A毛霉属属于接合菌亚门菌菌落呈棉絮状,灰白色,无隔膜菌丝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无匍匐菌丝、假根、囊托。
(逐级分枝)白色,高产蛋白酶应用:制作腐乳和豆豉,有的种用于生产柠檬酸。
B根霉属属于接合菌亚门菌落呈棉絮状,灰白色,无隔膜菌丝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匍匐菌丝与基质接触处生出假根,与假根相对方向生出孢囊梗C曲霉属分生孢子梗(柄)顶端膨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顶囊,由顶囊向外辐射长出一层或两层小梗,最上层小梗呈瓶状,在其顶端生成成串的分生孢子。
曲—酒曲颜色:孢子有色(红、黑、黄、绿、褐等)D 青霉属属于半知菌亚门菌丝有隔膜无足细胞和顶囊形成独特的帚状枝32、藻类藻类具有真核,真核生物,进行的是产氧光合作用。
33、藻类的分类1、蓝藻门(即蓝细菌)2、裸藻门主要生长在有机物丰富的静止水体或缓慢的流水中,大量繁殖时形成绿色、红色或褐色的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