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下册练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媒介素养-含解析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下册练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媒介素养-含解析

第四单元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10]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后面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经济发展行稳致远,要靠民法制度()关系、维护秩序;社会生活风清气正,需要民法制度立规明矩、();法治建设劈波斩浪,离不开民法制度夯实基础、与时俱进。

从呱呱坠地到两鬓如霜;从清晨迎接第一缕阳光,到下班回家休息打开电视,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民法打交道,受法律规制,____①____。

民法典以“保护民事主体权利”作为主线,对人民权利的保障可谓()。

为了解决信息技术发展对个人信息保护带来的挑战,民法典新增对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

互联网对侵害人格权的损害后果具有一种无限放大(),相关的侵权信息一旦在网上发布,即可在瞬间实现全球范围内传播,损害将如覆水难收,受害人的权利很难恢复原状。

在人格权侵权中,____②____ ,因此,对受害人而言,最有效的救济方式是及时制止、停止侵权信息的传播。

侵害后果如果任由蔓延,将使受害人的权益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适应了互联网、高科技时代的立法要求,对于及时制止侵害人格权的行为、有效预防侵害人格权损害后果的发生、强化对人格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A.调整隐恶扬善事无巨细效果B.调整激浊扬清事无巨细效应C.调节隐恶扬善事必躬亲效应D.调节激浊扬清事必躬亲效果【解析】调整:改变原有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

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根据语境“经济发展行稳致远,要靠民法制度()关系、维护秩序”此处强调的是改变原有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选用词语“调整”。

隐恶扬善: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激浊扬清: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根据前文“社会生活风清气正”,就要清除坏的,发扬好的,所以此处选用成语“激浊扬清”。

事无巨细:事情无论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事必躬亲:不管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

根据语境“民法典以‘保护民事主体权利’作为主线”,所以对人民权利的保障上,无论事情大小,都要管。

选用成语“事无巨细”。

效果:由于某种因素使事物产生的好的结果。

效应:泛指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反应和成效。

根据“相关的侵权信息一旦在网上发布,即可在瞬间实现全球范围内传播,损害将如覆水难收,受害人的权利很难恢复原状”可知此处强调的是相关的侵权信息一旦在互联网上发布所引起的社会反应,选用词语“效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如果侵害后果任由蔓延,受害人的权益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B.如果任由侵害后果蔓延,将使受害人的权益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C.如果侵害后果任由蔓延,将使受害人的权益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D.如果任由侵害后果蔓延,受害人的权益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解析】A项,语序不当,“任由”应放在“如果”的后面。

B项,缺少主语,“将使受害人……”句无主语,应改为“受害人的权益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C项,语序不当,“任由”应放在“如果”的后面。

缺少主语,“将使受害人……”句无主语,应改为“受害人的权益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答:__①受法律保护②预防比救济更为重要__【解析】第一处,根据横线所在的前文“受法律规制”和后文“民法典以‘保护民事主体权利’作为主线,对人民权利的保障可谓事无巨细”推断横线上填写“受法律保护”。

第二处,根据前文“相关的侵权信息一旦在网上发布,即可在瞬间实现全球范围内传播,损害将如覆水难收,受害人的权利很难恢复原状”以及后文“因此,对受害人而言,最有效的救济方式是及时制止、停止侵权信息的传播”可以得出横线上填写意思为“预防比救济更为重要”的句子。

此类题解答时还要注意字数上的限制,比如本题要求“每处不超过8个字”。

4.滨海市拟邀请50名市民参加“城市管理大家谈”论坛。

请根据以下信息,各写一则启事,通过不同媒介发布。

①主办方:滨海市城市管理委员会②举办时间:2020年12月20 日(星期日)上午9 时—11时③举办地点:滨海市传媒大楼演播厅④论坛内容:介绍本市城市管理的现状,讨论公众应如何参与城管工作,介绍城市管理取得的成就,分析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⑤报名时间:即日起到后天(2020年12月15日)⑥报名及咨询电话:88118118(1)在报刊上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广播中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__(1)启事“城市管理大家谈”论坛将于本月20日(星期日)9时—11_时在滨海市传媒大楼演播厅举行。

论坛将着重讨论公众如何参与城管工作等城市管理问题。

现邀请50位热心市民参加,报名截至本月15_日,查询详情及报名请致电88118118。

滨海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20年_12月13日(2)听众朋友们,下面播放一则启事。

“城市管理大家谈”论坛将于本月20日,也就是星期日的9时到11_时在滨海市传媒大楼演播厅举行。

论坛将着重讨论公众如何参与城管工作等城市管理问题。

现邀请50位热心市民参加,报名截至本月15_日,查询详情及报名请致电88118118。

__【解析】报刊启事是比较正式的应用文文体,要注意文体的格式,如标题、正文、落款,内容中对时间、地点的要求,语言得体的要求等。

广播启事,语言尽可能通俗易懂,同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同音字,不要引起歧义。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据报道,有些论文网站存在着欺诈现象。

一个人从作品被发表到自己被聘为网站的创作员①、特邀作家,大约②共被骗万元左右。

网站只要能骗取到你的钱,就谎称你的作品会被收入书中永远③流传;领到的奖牌、证书、镀金金盘……④等,甚至可以装满一间屋子!以文会友、⑤以诗参赛本是件很高雅的事情,可经过一番折腾,总给人一种被钓的感觉:先下一饵免费参观,吸引你,⑥再下一饵掏钱领奖,继续诱惑;⑦再下一饵有偿出书等,诱惑继续。

真是饵饵紧随,直至将你钓上来为止。

总之,直到把你的钱钓进他们的腰包才肯停手⑧罢休。

(1)为了表达简明,加横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加横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

答:__(1)②⑧(2)④⑥__【解析】(1)②处,“大约”与后面的“左右”重复;⑧处,“停手”与后面的“罢休”重复;(2)④处,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⑥处,逗号应该为分号。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北京市某中学第二届校园戏剧节将于近期举行。

本届戏剧节将为全校师生呈现丰盛的戏剧大餐。

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外国经典剧目的演绎,也有反映传统的古装大戏;既有对名家名作的致敬,也有别出心裁的原创与改编。

请以主办方的名义,为本届戏剧节写一则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

答:__戏剧之园百花竞放,表演之光校园闪耀。

__【解析】本题要求拟写宣传语,首先要对宣传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其次要按照题目的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等手法,突出校园戏剧节节目的精彩纷呈,以吸引人的关注。

7.请按情境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毕业在即,高三1班欲组织毕业晚会活动。

(1)班委会征集晚会主题词,要求是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短语。

请你替他们设计一则主题词。

(2)根据节目表,合唱《追梦人》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3)晚会后,同学们感到收获很大。

第二天上学,高二的一位同学问高三1班的赵曦:“马上要高考了,你们还搞这样的活动,划得来吗?”请你代赵曦用一两句话得体地回答他,表明看法。

答:__(1)把握当下拥抱未来(2)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伴着优美的旋律追寻梦想,度过了难忘的三年,共结了一段深厚的友谊,这份友谊将伴着我们走向明天!下面请欣赏舞蹈《友谊地久天长》!(3)这样的活动可以为我们备战高考减压增效,实在太划算了!__【解析】第(1)题要求设计主题词,主题词要凝练、生动,有高度概括性,在具体表达的时候要注意体现学习上的拼搏奋斗。

第(2)题要求写串台词,将两者紧密衔接,具体表达的时候要注意写出它们之间的具体联系,重点突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第(3)题要求谈关于“高中学习这么紧张,你们还搞这样的活动,划得来吗”这一论述的看法,可以从学习娱乐两不误、要有精神生活等方面具体阐述自己的观点。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

____①____。

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体现了这一特征。

对很多人来说,微阅读就是浅阅读,就是浪费时间消费段子。

____②____,因为即便是微小,它也有自己存在的逻辑,不仅如此,微小,也能见证大千世界。

一些阅读达人号召不要迷恋微阅读,说那是“伤不起的快餐文化”,这样的态度,背后隐藏的不是对阅读文化的不同理解,___③___。

答:__①它所表现的形式是短小、迅捷②但其内涵包罗万象,也有深度③而是对这个文化消费时代缺乏应有的见识__【解析】第①处,根据后句“体现了这一特征”,结合前句微阅读的阅读方式,应填微阅读的特点;第②处,依据后面的“因为……”,应填一句与“很多人”理解不同的转折句;第③处,前句有“不是……”,该处应填“而是……”,是对前句的否定,见解上要有所升华。

二、拓展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目前的融媒体环境,既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共生,也有新旧媒体间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等多方面的融合,从本质上讲是以互联网新媒体为核心的多元化媒介环境。

融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时效性与实效性。

融媒体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使其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获得显著提升。

二是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

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变革创新,融媒体打破了旧媒介的生产方式和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体现了强大的包容性;另一方面,融媒体解构、颠覆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使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三是具有多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