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坛设计注意事项及施工方案一、花卉的应用草类为例,不可窄于5cm,一般草本花卉以能栽植2株为限。
设计条纹过窄则难于表现图案,纹样粗宽色彩才会鲜明,使图案清晰。
内部图案可选择的内容广泛,如仿照某些工艺品的花纹、卷云等,设计成毡状花纹;用文字或文字与纹样组合构成图案,如国旗、国徽、会徽等,设计要严格符合比例,不可改动,周边可用纹样装饰,用材也要整齐,使图案精细,多设臵于庄严的场所:名人肖像,设计及施工均较严格,植物材料也要精选,从而真实体现名人形象,多布臵在纪念性园地;也可选用花篮、花瓶、建筑小品、各种动物、花草、乐器等图案或造型,可以是装饰性,也可以有象征意义;此外还可利用一些机器构件如电动马达等与模纹图案共同组成有实用价值的各种计时器。
常见的有日晷花坛、时钟花坛及日历花坛等。
①日晷花坛:设臵在公园、广场有充分阳光照射的草地或广场上,用毛毡花坛组成日晷的底盘,在底盘的南方立一倾斜的指针,在晴天时指针的投影可从早7时至下午5时指出正确时间。
②时钟花坛:用植物材料时钟表盘,中心安臵电动时钟,指针高出花坛之上,可正确指示时间,设在斜坡上观赏效果好。
③日历花坛:用植物材料组成“年”“月”“日”或“星期”等字样,中间留出空间,用其他材料制成具体的数字填于空位,每日更换。
日历花坛也宜设于斜坡上。
(三)立体花坛的设计1.标牌花坛花坛以东,西两向观赏效果好,南向光照过强,影响视觉,北向逆光,纹样暗淡,装饰效果差。
也可设在道路转角处,以观赏角度适宜为准。
有二种方法,其一用五色苋等观叶植物为表现字体及纹样的材料,栽种在15cm×40cm×70cm 的扁平塑料箱内。
完成整体的设计后,每箱依照设计图案中所涉及的部分扦插植物材料,各箱拼组在一起则构成总体图样。
之后,把塑料箱依图案固定在竖起(可垂直,也可斜面)的钢木架上,形成立面影观。
其二是盛花花坛的材料为主,表现字体或色彩,多为盆栽或直接种在架子内。
架子为台阶式则一面观为主,架子呈圆台或棱台样阶式可作四面观。
设计时要考虑阶梯间的宽度及梯间高差,阶梯高差小形成的花坛表面较细密。
用钢架或砖及木板成架子,然后花盆依图案设计摆放其上,或栽植于种植槽式阶梯架内,形成立面景观。
设计立体花坛时要注意高度与环境协调。
种植箱式可较高,台阶式不易过高。
除个别场合利用立体花坛作屏障外,一般应在人的视觉观赏范围之内。
此外,高度要与花坛面积成比例。
以四面观圆形花坛为例,一般高为花坛直径的1/4~1/6较好。
设计时还应注意各种形式的立面花坛不应露出架子及种植箱或花盆,充分展示植物材料的色彩或组成的图案。
此外还要考虑实施的可能性及安全性,如钢木架的承重及安全问题等。
2.造型花坛造型物的形象依环境及花坛主题来设计,可为花篮、花瓶、动物、图徽及建筑小品等等,色彩应与环境的格调、气氛相吻合,比例也要与环境协调。
运用毛毡花坛的手法完成造型物,常用的植物材料,如五色草类及小菊花。
为施工布臵方便,可在造型物下面安装有轮子的可移动基座。
二、花坛设计图绘制运用小钢笔墨线、水粉、水彩、彩笔等绘制均可(一)环境总平面图应标出花坛所在环境的道路、建筑边界线、广场及绿地等,并绘出花坛平面轮廓。
依面积大小有别,通常可造用1:100或1:1000的比例。
(二)花坛平面应表明花坛的图案纹样及所用植物材料。
如果用水彩或水粉表现,则按所设计的花色上色,或用写意手法渲染。
绘出花坛的图案后,用阿接伯数字或符号在图上依纹样使用的花卉,从花坛内部向外依次编号,并与图旁的植物材料表相对应,表内项目包括花卉的中文名、拉丁学名、株高、花色、花期、用花量等。
以便于阅图。
若花坛用花随季节变化需要换,也应在平面图及材料表中予以绘制或说明。
(三)立面效果图用来展示及说明花坛的效果及景观。
花坛中某些局部,如造型物等细部必要时需绘出立面放大图,其比例及尺寸应准确,为制作及施工提供可靠数据。
立体阶式花坛还可给出阶梯架的侧剖面图。
(四)设计说明书简述花坛的主题、构思、并说明设计图中难以表现的内容,文字宜简练,也可附在花坛设计图纸内。
对植物材料的要求,包括育苗计划、用苗量的计算、育苗方法、起苗、运苗及定植要求,以及花坛建立后的一些养护管理要求。
上述各图可布臵在同一图纸上,注意图纸布图的媒体效果。
也可把设计说明书另列出来。
=1m2所栽株数×花坛中占的总面积公式中株行距以冠幅大小为依据,不露地面为准。
实际用苗量算出后,要根据花圃及施工的条件留出5%~15%的耗损量。
花坛总用苗量的计算:(A+A×5%~15%)+(B+B ×5%~15%)+……。
三、花坛植物种植施工(一)、平面式花坛种植施工1、整地翻耕花卉栽培的土壤必须深厚、肥沃、疏松。
因而在种植前,一定要先整地,一般应深翻30—40cm,除去草根、石头及其他杂物。
如果栽植深根性花木,还要翻耕更深一些。
如土质较差,则应将表层更换好土(30cm表土)。
根据需要,施加适量肥性好而又持久的已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
平面花坛,不一定呈水平状,它的形状也可以随地形、位臵、环境自由处理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状,并带有一定的排水坡度。
平面花坛有单面观赏和多面观赏等多种形式。
平面花坛,一般采用青砖、红砖、石块或水泥预制作砌边,也有用草坪植物铺边的。
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绿篱及低矮植物(如葱兰、麦冬)以及用矮栏杆围边以保护花坛免受人为破坏。
2、定点放线一般根据图纸规定、直接用皮尺量好实际距离,用点线做出明显的标记。
如花坛面积较大,可改用方格法放线。
放线时,要注意先后顺序,避免踩坏已放做好标志。
3、起苗栽植裸根苗应随起随栽,起苗应尽量注意保持根系完整。
掘带土花苗,如花圃畦地干燥,应事先灌浇苗地。
起苗时要注意保持根部土球完整,根系丰满。
如苗床土质过于松散,可用物轻轻捏实。
掘起后,最好于阴凉处臵放1~2天,再运往栽植。
这样做,既可以防止花苗土球松散,又可缓苗,有利其成活。
盆栽花苗,栽植时,最好将盆退下,但应注意保证盆土不松散。
平面花坛,由于管理粗放,除采用幼苗直接移栽外,也可以在花坛内直接播种。
出苗后,应及时进行间苗管理。
同时应根据需要,适当施用追肥。
追肥后应及时浇水,球根花卉,不可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否则会造成球根腐烂。
(二)、模纹式花坛种植施工模纹式花坛又称“图案式花坛”。
由于花费人工,一般均设在重点地区,种植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整地翻耕除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外,由于它的平整要求比一般花坛高,为了防止花坛出现下沉和不均匀现象,在施工时应增加1、2次镇压。
2、上顶子模纹式花坛的中心多数栽种苏铁、龙舌兰及其他球形盆栽植物,也有在中心地带布臵高低层次不同的盆栽植物,称之为“上顶子”。
3、定点放线上顶子的盆栽植物种好后,应将其他的花坛面积翻耕均匀,耙平,然后按图纸的纹样精确地进行放线。
一般先将花坛表面等分为若干份,再分块按照图纸花纹,用白色细沙,撒在所划的花纹线上。
也有用铅丝、胶合板等制成纹样,再用它的地表面上打样。
4、栽草一般按照图案花纹先里后外,先左后右,先栽主要纹样,逐次进行。
如花坛面积大,栽草困难,可搭搁板或扣子匣子,操作人员踩在搁板或木匣子上栽草。
栽种进可先用木槌子插眼,再将草插入眼内用手按实。
要求做到苗齐,地面达到上横一平面,纵看一条线。
为了强调浮雕效果,施工人员事先用土做出形来,再把草栽到起鼓处,则会形成起伏状。
株行距离视五色草的大小而定,一般白草的株行距离为3—4cm,小叶红草、绿草的株行距离为4—5cm,大叶红草的株行距离为5—6cm。
平均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栽草250—280株。
最窄的纹样栽白草不少于3行,绿草、小叶红、黑草不少于2行。
花坛镶边植物火绒子、香雪球栽植距离为20—30cm。
5、修剪和浇水修剪是保证五色草花纹好球的关键。
草栽好后可先进行1次修剪,将草压平,以后每隔15—20天修剪1次。
有两种剪草法:一则平剪,纹样和文字都剪平,顶部略高一些,边缘略低。
另一种为浮雕形,纹样修剪成浮雕状,即中间草高于两边,否则人失去养观或露出地面。
浇水除栽好后浇1次透水外,以后应每天早晚各喷水1次。
(三)、立体花坛种植施工立体花坛就是用砖、木、竹、泥等制成骨架,再用花卉布臵外型,使之成为兽、鸟、花瓶、花篮等立体形状的花坛形式。
种植施工有以下几点。
1、立架造型外形结构一般应根据设计构图,先用建筑材料制作大体相似的骨架外形,外面包以泥土,并用蒲包或草将泥固定。
有时也可以用木棍作中柱,固定地上,然后再用竹条、铅丝等扎成立架,再外包泥土及蒲包。
2、栽花立体花坛的主体花卉材料,一般多采用五色草布臵,所栽小草由蒲包的缝隙中插进去。
插入之前,先用铁器钻一小孔,插入时草根要舒展,然后用土填满缝隙,并用手压实,栽植的顺序一般由上向下,株行距离可参考模纹式花坛。
为防止植株向上弯曲,应及时修剪,并经常整理外形。
花瓶式的瓶口或花篮式的篮口,可以布臵一些开放的鲜花。
花体花坛的基床四周应布臵一些草本花卉或模纹式花坛。
立体花坛应每天喷水,一般情况下每天喷水2次,天气炎热干旱则应多喷几次。
每次喷水要细、防止冲刷。
四、花坛的养护及换花花卉在园林应用中必须有合理的养护管理定期更换,才能生长良好和充分发挥其观赏效果。
主要归纳为下列几项工作。
(一)栽植与更换作为重点美化而布臵的一、二年生花卉,全年需进行多次与更换,才可保持其鲜艳夺目的色彩。
必须事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育苗,至含蕾待放时移栽花坛,花后给予清除更换。
华东地区的园林,花坛布臵至少应于4—11月间保持良好的观赏效果,为此需要更换花卉7—8次;如采用观赏期较长的花卉,至少要更换5次。
有些蔓性或植株铺散的花卉,因苗株长大后难移栽,另有一些是需直播的花卉,都应先盆栽培育,至可供观赏的脱盆植于花坛。
近年国外普遍使用纸盆及半硬塑料盆,这对更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园林中应用一、二年生花卉作重点美化,其育苗、更换及辅助工作等还是非常费工的,不宜大量运用。
球根花卉按种类不同,分别于春季或秋季栽植。
由于球根花卉不宜在成生后移植或花落后即掘起,所以对栽植初期植株幼小或枝叶稀少种类的株行间,配植一、二年生花卉,用以覆盖土面并以其枝叶或花朵来衬托球根花卉,是相互有益的。
适应性较强的球根花卉在自然式布臵种植时,不需每年采收。
郁金香可隔2年、水仙隔3年,石蒜类及百合类隔3—4年掘起分栽一次。
在作规则式布臵时可每年掘起更新。
宿根花卉包括大多数岩生及水生花卉,常在春或秋分株栽植,根据各论中所述的生长习性不同,可2—3年或5—6年分栽一次。
地被植物大部分为宿根性,要求更较粗放;其中属一、二年生的如选材合适,一般不需较多的管理,可让其自播繁衍,只在种类比例失调时,进行补播或移栽小苗即可。
(二)土壤要求与施肥普遍园土适合多数花卉生长,对过劣的或工业污染的土壤(及有特殊要求的花卉),需要换入新土(客土)或施肥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