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调节池施工方案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三月调节池施工方案、工程概况:1.1. 垃圾渗滤处理站调节池有效容积2oom,建成以后为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调节池。
1.2. 调节池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净长10m宽6.5m,深3.6m,全地下式。
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混凝土为C15,其他为C30,混凝土抗渗等级S6。
池底板厚400m池壁厚350mm盖板厚120mm池内集水坑一处(1500 X 1150 X700),低于池底700mm二、编制依据:2.1 相关标准和规范。
2.2 施工图。
三、施工部署:本工程拟建工期为20 天,质量目标为优良。
全面满足工程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
为达到上述目标对本工程做出如下安排:3.1 本工程拟采用钢管扣碗式脚手体系。
3.2 土方工程拟采用机械挖土。
3.3 本工程采用商品砼3.4 本工程采用木模板。
3.5 本工程垂直运输采用搭钢管斜道。
3.6 本工程配备挖掘机1 台、自卸车2台、混凝土搅拌机1 台、混凝土工10 人、钢筋安装工6人、模板工1 0人、普工10 人。
钢筋制作在钢筋加工房统一进行。
3.7 文明施工措施详工程总施工组织设计。
四、施工流程:为保证工程进度及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具体流程如下:基坑定位-- 机械挖土--- 人工清土-- 立模---- 垫层商品砼浇捣 --- 轴线投放----- 扎基础底板钢筋------- 立模 ---- 底板商品砼浇捣--- 放样---- 扎池壁和盖板钢筋---- 池壁和盖板浇捣商品砼- 养护--- 蓄水试验--- 粉刷-- 回填。
五、主要施工技术:5.1 测量工程5.1.1 、测量器具本工程选用S3 水准仪三台,5 米铝合金塔尺两把;全站仪一台,J2 经纬仪二台,D3030 红外线测距仪一台,50 米钢卷尺一把。
5.1.2 、测量定位根据业主指定的坐标控制点,在场区按二级导线设置坐标控制网,控制网避开建筑物,管线、和道路,用全站仪、红外线测距仪按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5+5+S)m(S为边长,单位为公里)。
施工期间按测量法规定对其设置明显标识,妥善保护,直至竣工交验。
5.1.3 、高程控制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点布设高程控制网,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用S3 自动安平水准仪,等权代替法平差,将网中任一点的高程误差控制在5mm以下。
5.2 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5.2.1 、先将水塘的水抽至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然后机械清淤(淤泥挖出至临时堆场进行脱水后进入垃圾填埋场),开挖至设计基地标高以上100mm寸,采用风转人工开挖,开挖至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5.2.2 、土方转运在开挖前先修一条便道连接至场地西面水泥路用于土方专用,开挖的土方采用两台15T自卸车专用至500米挖垃圾临时堆场。
5.2.3 、基坑排水由于场地开挖后在地面以下,主要考虑下雨施工时排水,防止基坑积水,需设置排水坑一个,配备排水两台(一用一备),排水时专人昼夜值班。
5.3 钢筋工程严格按照钢筋砼施工规范进行,所有底板钢筋均采用同厂同批定尺钢筋,采购后立即组织甲方、监理等见证取样检验。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伸缩缝处钢筋的绑扎及加固。
板筋施工时设置撑铁,以保证面筋的位置准确,撑铁应垫在垫块上。
5.4 模板工程池子施工时墙体模板采用18mm厚大模板,用50 x 100mm木枋作龙骨,用“3 形卡”将对拉螺杆与钢管连接起来。
木枋间距400mm,钢管间距600mm对拉螺杆间距400x 600mm外墙对拉螺杆应加设止水片。
模板用钢管支撑和对拉螺栓共同支撑稳固,浇筑砼时沿池子500mm高处设施工缝,支吊模。
5.5 砼工程5.5.1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所用材料需符合规范要求,水泥强度宜不低于42.5 级,所掺外加剂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时要严格计量。
5.5.2 、模板必须光滑平整,缝隙严密,支模牢固,并不得使用螺栓、铁丝等贯穿防水混凝土来固定模板,浇灌混凝土前,模板需清理和湿润,但不得随捣随浇水,对预埋件和必要的预留孔,必须按图准确设置,详细校对,浇灌后严禁打洞。
5.5.3 、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沿底板纵向一端向另一端整体推。
砼浇筑宽度应控制在4m以内,分层振捣密实,振捣时间掌握在10〜30s,不得漏振和过振,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振捣棒插入点的水平距离控制在450mn以内,应快插慢拔,布点均匀,混凝土必须在先前混凝土初凝前及时覆盖。
5.5.4、底板与墙交接处有从底板上返500mm的高吊模,此处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采用直径16mn钢筋人工插捣或用小棒振。
5.5.5 、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在养护期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对于墙等竖向构件更应注意重点养护。
底板顶板蓄水养护14 天,墙7 天后拆模,挂麻袋片浇水养护7〜14天。
5.5.6 、所浇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应根据试件的抗渗试验结果来评定, 试件在浇筑点制作,每组六块,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28 天。
5.5.7 、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底板、顶板砼面平整度,并在施工工艺上防止表面产生裂缝,其工艺简介如下:找平:采用先进的自动安平激光扫平仪,首先在100m范围内调整好激光扫平仪,做好保护措施,1 人在施工点手持基准探测器,即可控制该点标高,调整到同一原始控制标高,当标高网点控制好后,随即用3m 铝合金刮尺作扇形来回刮抹,将混凝土面作初步找平。
粗抹:混凝土初凝后,即混凝土的泌水已被蒸发,人踩上去不会下沉时,用灰匙配合3m刮尺进行粗抹。
精抹与终抹:混凝土工程精抹与终抹合在一起,混凝土浇筑8〜10h 后,随即开动混凝土叶片式抹光机,对每部位进行抹平压光,抹光机自带柴油发动机,底部由四片抹子组成,启动发动机,四片铁抹子便随即旋转,由操作工人手握手柄,慢慢往前移动,四片抹子由柴油发动机紧贴地面,旋转抹压,既能收浆、又能压光,1 台机械仅需1 人操作,施工方便,且抹压混凝土地面容易达到平整光滑。
5.5.8、施工缝处必须加设BW-91止水带作防水处理。
5.5.9 、伸缩缝施工(1)伸缩缝处的模板及支撑为使伸缩缝砼与先浇砼结合良好,在伸缩缝里面加密目钢板网,贴焊①20@200钢筋支撑加强,梁板伸缩缝两边的模板及支撑必须等伸缩缝浇筑完毕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方能拆除。
(2)施工注意事项挡水:防止底板施工积水流入伸缩缝,在底板上伸缩缝两侧500mm处砌50mn高的挡水带;防护:为防止杂物落入伸缩缝内,在拆除伸缩缝内模板并清理干净后,分别用木板、塑料覆盖在砖砌挡水带上,并将整个伸缩缝用砂浆封闭。
排积水:施工过程中,底板伸缩缝内积水污物难免,在垫层施工过程中,伸缩缝处垫层略低,用防水砂浆抹出1% 坡度,坡向设于底板之外的集水井,用水泵抽出。
封闭:根据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在达到规定时间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施工,伸缩缝砼采用比原结构砼高一个强度等级的膨胀无收缩混凝土。
伸缩缝部位的钢筋刷一道水泥浆保护,以防锈蚀。
5.6 防渗技术处理措施及要求5.6.1 地基处理污水处理区域除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处理外,还应根据现场实际土层分布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处理措施。
除保证达到地基密实度、承载力要求外,还必须保证地基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尤其还要控制不均匀沉降。
单体建(构)物范围的不均匀沉降会引起单体建(构)物开裂渗漏,大范围不均匀沉降过大时,会引起建(构)物开裂渗漏、管道难于安装,甚至被破坏等严重后果,因此,施工前或施工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1 、施工前,必须现制定可靠的技术处理措施,经论证后实施。
2 、尽早插入地基处理的施工。
3、回填碾压、强夯等工序质量必须严格过程控制和检验控制,由专人负责。
5.6.2 池子的防渗技术措施污水处理区池子均有P6 防渗要求,现制定技术措施如下:1 、可以采用补偿收缩性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中可掺UEA 膨胀剂。
2、作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配、调整等工作,优化出最佳混凝土配合比。
3 、施工中严格控制水灰比,严禁任意加水,作好塌落度检测。
4 、混凝土分层振捣,不得漏振、欠振、过振。
5、采用大模板,模板拼缝处夹密封胶条,保证模板拼缝严密,不跑浆。
6 、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采用防水螺栓,加焊止水环。
7、水平施工缝处采用钢板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在混凝土二次浇筑前,应将原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并涂刷水泥净浆结合层。
8 、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当混凝土终凝后,立即用草袋挂在墙模板上覆盖,浇水养护14 天以上,安排专人负责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9 、不宜过早拆除模板,拆除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超过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的70%,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超过15度,以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温度收缩裂缝。
10、模板拆除后,在对拉螺栓根部凿出50mm缺口,用氧气焊割断螺栓,用UEA补偿收缩砂浆补严。
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6.1 质量保证总体措施6.1.1认真贯彻公司IS09002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实行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质量负责制,施工技术员岗位责任制,并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
6.1.2 施工方案由总工程师审批同意后,工程才能实施施工6.1.3 工程施工质量实行“工序质量”控制管理方法。
对主要工序实行施工技术员事先技术交底;“现场监工”质量跟踪控制;质量员对“工序质量”过程检查。
做到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6.1.4 工程质量及隐蔽工程验收严格实行“二级”管理验收制度。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