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 .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 .吉他声具有能量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 .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 、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C 、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 、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B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C .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D .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5.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6.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1,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 .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A .频率B .音调C .响度D .音色8.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 .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图1图1C .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9.欣赏南音时,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某个特性来判断的,该特性是A .响度B .音色C .音量D .音调10. 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B长笛 小提琴 手风琴 二胡A B C D11.“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12.欣赏南音时,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某个特性来判断的,该特性是A .响度B .音色C .音量D .音调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市区内某些路段 “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14.图4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A .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B .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C .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D .都是噪音15、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管饭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 、验钞机B 、微波炉C 、电视遥控器D 、潜艇上的声呐系统16.多种乐器合奏比单一乐器演奏的声音更丰富,因为不同种类的乐器各自具有独特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17.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A .在救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B .在教室周围植树C .每个学生都戴个个防噪声耳罩D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18.口技演员能够模仿许多乐器和动物的声音,它主要是要模仿动物和乐器发出声音的A 音色B 响度C 音调D 频率19.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图4 同学们唱歌发出的声音 瀑布冲击水面发出的声音 切割物体发出的刺耳的声音 青蛙鸣叫发出的声音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传播速度不同20.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D )21.在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同学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这主要是依据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2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23.听音能辨认,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活声具有不同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2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2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26.一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B2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28.听音能辨认,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活声具有不同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29.喇叭里响起“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军军说:“是韦唯在演唱”。
他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30.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
根据表中提供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kg/m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330316510050001300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传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31.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32.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33.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
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34、如图1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35.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下面___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2.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生明显变化的声音的特征量是音调__,这说明该特征量跟发声体振动的___频率___有关。
3.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4.刘勇说:我就是闭是眼睛也同样知道是谁在说话。
可知,刘勇是根据不同的人说话的音色不同来判断的;5.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
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 5脚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m。
答案:(1)高于20000Hz (2)能量(3)真空不能传声(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