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拿大美国电力环保政策法规考察报告

加拿大美国电力环保政策法规考察报告

加拿大、美国电力环保政策法规考察报告(摘要)2004年10月24日-11月1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团赴加拿大、美国进行了电力环保政策法规考察。

考察团考察了加拿大、美国的环保管理部门和企业,并就电力环保政策、法规的发展和影响,以及电力企业的对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较全面地了解了两个国家的电力环保法规、政策及发展动态,收集了大量资料和信息。

一、加拿大主要情况(一)电力情况。

加拿大2002年发电量5764亿千瓦时,其中水电60%,核电12%,煤电24%。

由于能源资源结构的不同,各省电力结构差异很大。

其中,阿尔伯塔(AB)省煤电比重最高,次之为安大略(ON)省,而魁北克(QC)省几乎全部为水电。

(二)主要环境问题。

火电污染物排放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比重很高,其中酸雨占27%、气溶胶(气雾)占12%、PM占13%、汞占24%、CO2占19%。

火电厂引起的环境问题还包括废水污染、灰场扬尘污染和灰水对地下水源的污染。

水电厂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地淹没、移民、河道变化、生物种群减少等。

核电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核废料的长期贮存和处置,温排水热污染等。

(三)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1、对污染物排放实行许可证制度,严格限制SO2、NOx、PM等污染物排放;2、对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省份,积极开展需求测管理,发展绿色能源,实行气、电、热联产,发展水电和核电,努力减少燃煤发电的比重。

加拿大60-70%的火电厂安装了CEM(连续在线监测)装置。

新建电厂的大容量机组要求安装,对老(小)机组没有要求,由企业自主决定。

2003年以后新建的火电厂要求采取脱硝措施。

(四)温室气体减排情况。

加拿大环境部正在制定温室气体减排中长期发展规划,执行和满足全球气候变化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规划发展目标为:1、发展绿色能源,新增机组中绿色机组容量要达到10%的比例;2、到2010年,发电企业减少温室气体(主要是CO2)排放量15%;3、开发CO2脱除技术;4、积极发展热电联产,鼓励节能降耗,提高电力生产效率;适当发展核电和水电,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技术水平。

(五)法规、政策及环境管理手段。

联邦政府关于电力的环保法规主要有:加拿大环境保护法案(Can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 联邦政府设立的环境目标值(Federal Government Sets environmental expectations)等。

加拿大新建火电厂必须满足以下排放标准要求:(1)NOx 0.69 g/kw.h;(2)PM 0.095 g/kw.h;(3)SO2 0.53-4.24 g/kw.h。

排放标准主要依据经济可行的方法,制定的限值是已经有工业运行经验证明,而且是经过控制措施减排后可以达到的阈值。

预计2005~2006年,加拿大将颁布火电厂汞排放标准。

其目标是,到2010年火电厂脱除60-90%的汞。

目前,加拿大政府正在全面收集汞排放基础数据,评价汞排放控制技术,实施脱除汞的示范工程等。

加拿大没有排污收费制度,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每个工业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证(环保部门收取一定的工本费),超标排放将被处罚。

(六)电力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情况。

对于电力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制度,各省有不尽相同的规定。

一般来说,省电力管理部门审批发电装机容量和电力接入电网的系统要求;省环保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但不审批具体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工艺技术和措施,具体工艺技术和措施由企业决定;联邦环保部门参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核,但不负责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批,参与的目的是保证电力建设项目满足联邦环保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值得指出的是,公众的参与程度较大,当地居民(周围100公里范围内)的意见对电力项目(包括其它工业项目)能否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电价制度情况。

加拿大的电价由各省自己确定,多数省有电力管理委员会来协调有关部门确定电价。

发电必须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费用在电价中统一考虑,最终由消费者负担。

少数省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确定电价。

联邦政府不直接管理电价,但对风电给予一定的补助,以鼓励风电的发展。

当地政府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坚持环境保护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思想,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和进一步改善人体健康,2004年安大略省提高电价14%,主要是环保因素而提价。

二、美国主要情况(一)基本情况。

2003年有电力装机容量9亿多千瓦,发电量40170亿千瓦时,其中煤电约占50%,核电约占14.5%,水电约占6%。

美国电力行业排放的SO2和NOx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3和1/4,是酸雨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

目前,美国约38%的火电机组配备了烟气脱硫(FGD)设备,约30%的锅炉配备了SCR烟气脱硝设备。

美国并不要求所有电厂都安装脱硫设施。

(二)美国酸雨控制计划及对电力行业污染物减排要求。

为控制和减缓酸雨危害,1980年,美国国会开展了为期10年的酸雨成因及其影响研究。

根据研究结论,国会于1990年制定了酸雨防治计划,要求主要的电力企业减排SO2和NOx。

其中,SO2的减排量目标为1000万吨,NOx的减排量目标为200万吨,总体排放水平保持在1980年的排放水平以下。

SO2减排规划分两期执行。

第一期从1995年开始,在263台机组、110个电厂上实施。

后来又增加了182台机组,总数达到445台,遍及美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电力企业。

第二期从2000年开始,在所有装机容量大于25MW的机组上实施,当时涉及的机组总数达到2000多台。

到2001年底,所涉及的机组总数达到2445台。

第一期分配的量是以1.2磅/Mbtu(即每输入一百万英热单位的热量允许排放1.2磅)来计算的;第二期则为0.6磅/Mbtu。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企业如何交易,企业不能超过排放标准,即不能超过1.2磅/Mbtu,在第二阶段的电厂,虽然分配指标为0.6磅/Mbtu,但只要有指标(可在市场上购买)其排放可以超过0.6磅/Mbtu。

二氧化硫初始排放权的分配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承认现实的排放状况;二是从公平出发,每个电厂都可以分配到二氧化硫排放指标。

美国是两种思路妥协的结果,即承认现实,但不鼓励历史上不采取减排措施的行为。

在承认现实的状态下,减去应当采取措施的部分,即为初始排放权分配的依据。

NOx减排规划也分两期执行。

第一期从1996年开始,在170台锅炉上实施。

要求煤粉锅炉年均NOx 排放不得超过0.5磅/Mbtu,四角喷燃锅炉年均NOx排放不得超过0.45磅/Mbtu。

第二期从2000年开始,要求达到的排放标准更加严格。

(三)大气污染物主要控制手段。

1、总量分配方法。

美国酸雨控制规划,对所涉及的机组和企业,参考该机组和企业在1985-87年间平均污染物排放量,核定其SO2和NOx排放总量指标。

所核定的指标在第一、二阶段内保持不变(而且可以终生享用,即使企业关停了一些机组,其总量指标也不核减)。

新建机组(包括1985-87年间没有运行的机组)没有分配总量指标,所需指标必须从市场上购买。

联邦环保局每年年初核定企业的排放指标,并从有排放权企业的指标中强行拿出2.8%进行拍卖,拍卖所得的钱,还给企业。

一是防止有些企业有指标也不买的情况;二是拍卖是在年初进行的,为全年可能交易的价格提供指导;三是为新建机组提供总量指标。

由于新建机组一般都会采取脱硫措施,如安装FGD设施,脱硫效率一般在95%左右,需要购买的总量指标不会太多。

2、排放监测定期报告。

根据酸雨控制规划,美国火电企业必须安装污染物连续监测装置(CEMs),对烟气排放量、烟气黑度、SO2、NOx、CO2等进行监测。

企业必须授权一位代表,负责审核本企业污染物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每三个月,企业应向联邦环保局(EPA)报告企业每台机组每小时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与我们所理解和我们现在推行的:要求与环保部门联网是不同的,而且报告只对联邦环保局,地方环保部门并不负责连续监测事)。

联邦环保局将报告在网上公布,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

报告内容包括:机组和企业是否达标排放,是否满足总量控制要求,CEMs是否运行正常并得到良好的维护,所有污染物排放源是否得到全面监测,监测设备发生故障时数据如何进行校核等。

3、排放权交易制度及二氧化硫交易价格。

机组在不超过排放标准但超过总量控制要求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一定的指标来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企业也可以通过安装FGD或SCR设备来减排SO2或NOx。

超额减排后剩余的排放指标,企业可在市场上出售,或者存入相关银行,用于未来发展之需。

交易一般在企业和企业间进行,并不一定要通过中间环节。

企业间达成的排放权交易,得到美国环保局(EPA)的确认和备案,并将交易结果登记在EPA总量控制数据库中。

环保局在交易过程中只起核定和记账作用(因为账户在环保局,环保局不能也不会干预企业的交易行为)。

从1995年排放交易实施以来,在2003年底以前,SO2排放权交易价格在100-200美元/吨左右的范围内波动。

但从2004年1月份开始,交易价格猛涨到620美元/吨。

主要原因是美国国会计划制定新的总量控制计划,拟考虑再削减70%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一旦该计划实施,可提供交易的排放指标将大幅度减少,电力发展又需要较大的排放指标,从而导致市场交易价格看涨。

4、相关处罚。

在年底60天的宽限期内,仍不能满足当年总量控制要求的电力企业,超总量指标排放的部分,一方面将受到2000美元/吨的处罚,同时还将扣减下一年度的总量指标。

凡是向EPA上报数据不准确、不全面的企业将受到处罚,企业授权代表则将受到刑事处罚(所以,一般都不愿作假)。

5、排污收费制度。

美国没有实行排污收费制度(与加拿大一样),部分州在核发排污许可证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最多不超过5400美元(每吨1.8美元,最多不超过3000吨)。

(四)各有关方面在环保政策法规制定过程中的作用。

政府、协会、企业各个主体在环保政策法规的制定中都积极参与意见,最后是各方共同认可的结果。

不同的主体在政策制定中有不同的影响,如企业在采取何种技术方面的作用最大,而社会团体在目标制定方面的作用大些。

在制定法规、政策的过程中,企业间的意见也不统一,如由于发电燃料的不一样,东西部的企业对酸雨控制计划就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民间组织、政府部门间的想法也不尽相同,但是最后必须各方都同意、妥协的政策、法规,这样在实施过程中比较顺利,也能保证政策、法规的严肃性。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政府、协会,还是企业,不同的组织都有自己的研究队伍或者研究机构,对政策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分析报告,由于立场和出发点不同,同一研究课题其结果就会不同。

但这都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由于有研究分析报告,而且观点和结论并不一致,有的甚至完全相反,这样就给决策者提供了决策的依据,不会产生拍脑袋、无依据的决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