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悟安全风险管理科学内涵
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管理
“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大宣讲报告提纲
一、为什么要推行风险管理
一直以来,我们把安全当作铁路工作的生命线,不断探索能够保证安全持续稳定的办法和措施,大力强化安全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在实践当中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但是客观上应该看到,我们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高铁安全管理需要进一步认知、改进和加强,安全管理不落实的问题还特别突出,设备故障频繁发生,职工惯性违章屡禁不止,导致安全隐患问题不断发生。
因此,加强安全预测预警分析,识别研判各种不安全因素及其产生的后果,并据此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成为新形势下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应运而生。
铁路之所以选择并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就是因为它符合铁路安全生产规律,符合铁路科学发展的规律,符合部党组“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安全风险管理,更加注重从我们每一个人的作用入手,着力于把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每一位铁路职工的思想深处,以“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过程控制、应急处置”为核心,通过安全风险意识培育、安全风险识别研判、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安全风险应急处置、安全风险管理评估考核等
一系列活动,使我们大家自觉自发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二、什么是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安全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都会面对内部、外部因素及其影响,这给组织是否实现、何时实现其目标带来了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对组织目标的影响就是“风险”。
风险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风险所采取的指挥和控制的协调的活动”。
安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研判和规避风险、转移风险、驾驭风险、监控风险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和消除安全风险的一种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在全段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要结合安全工作实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研判和规避风险、转移风险、驾驭风险、监控风险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和消除风险,形成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重点是要抓好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要素。
所谓风险识别,就是对系统中尚未发生的、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连续的识别和归类;
所谓风险评价,就是对系统中的风险因素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和损失,以及能否接受进行评估;
所谓风险控制,就是对不能接受的伤害和损失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以达到消除、降低危害的目的。
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是基础,风险控制是核心。
安全风险管理既可看作是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主要包括安全风险意识培育、安全风险识别研判、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安全风险应急处置、安全风险管理评估考核等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中的海因法则、木桶理论、蝴蝶效应等,也是安全风险管理内涵的主要体现。
我们在日常安全管理中,也在有意无意地运用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如:我们对现场评估检查时制定的安全检查表、我们制定的发牌标准、我们对事故故障类型及影响的分析等,都是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在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上,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1.安全风险管理不是简单的提法上的变化,更不是在安全上另起炉灶、另搞一套。
安全风险管理是在深刻总结安全工作规律、准确把握当前安全特征和变化的基础上,对安全管理长期以来行之有效做法的坚持、完善和创新,是对既有安全管理的发展。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既不能与现有安全管理相割裂,更不能丢弃或脱离现有安全管理,而是要为之赋予新的内容,使安全管理的标准更高、思路更清晰,导向更明确,更加有利于从源头上和过程
中分析问题和防范风险。
2.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有着明显区别。
传统安全管理办法侧重于事后对问题进行的分析和加以整改,是经验型管理;而安全风险管理则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更强调对管理缺陷、设备变化、人员行为、天气状况等安全风险提前进行识别,分析研判出可能会发生事故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措施,从源头上防控安全。
传统安全管理注重各级干部的安全包保、监督检查和考核,过多依靠人控制安全;而安全风险管理则依靠科学严谨且不断改进的规章制度、完善的物防技防设施、过硬的设备用管修质量、全体员工自觉自愿的安全作业行为等一系列基础性的控制措施防控安全风险。
传统安全管理办法比较重视事后责任追究;而安全风险管理则强调事前风险评估、事中风险防范和事后风险危害控制,更加注重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考核。
3.安全风险管理不是一项临时性工作任务,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
不是发几个文件、开展几个活动、制定几个表卡就实现安全风险管理了,这些形式是必须的,但绝不是全部;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以长期的、全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培育为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识别研判方法,特别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来实现。
4.安全风险管理绝不是安全科一个部门的事,也不仅是专业部门的事。
需要劳人、职教、计财、办公室等各部门整体联动,采取组织的、经济的、技术的等各种手段,全面推进实施。
如,
目前,通过安全风险管理,我们正在制定《安全风险控制表》、《岗位安全风险控制卡》,并着手修订《职工作业指导书》和《干部安全履责说明书》,下一步我们还将制订考核管理办法。
三、怎么推进安全风险管理
路局、路局党委确定全局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是“落实标准、防控风险、完善机制、强化基础”。
按照这个思路,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大力夯实安全基础,不断提升安全工作水平,实现“五杜绝一减少”目标:杜绝责任铁路交通一般A类及以上事故,杜绝责任客车一般B类事故,杜绝责任职工死亡事故,杜绝责任旅客死亡事故,杜绝责任道口相撞事故,大力减少路外伤亡事故。
1.落实标准。
在思想认识上,树立高标准意识。
强化安全风险意识教育,深化安全是铁路的“饭碗工程”意识,牢固树立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严格落实“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特别是对高铁安全保持“高度重视、高度警觉、高度负责”。
在安全工作中,强力推进职工作业标准化、干部管理规范化。
大力开展学标、对标、达标活动,认真落实技术、管理、设备养护维修等标准,严格履行《干部安全履责说明书》、《职工作业指导书》,确保全段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2.防控风险。
强化安全风险识别研判。
突出管理、人员、设备和环境四大要素,围绕安全关键部位,对安全问题和隐患进
行全面排查,科学建立“安全风险控制表(卡)”,使安全风险因素防控到位,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
强化安全风险过程控制。
通过规章制度、现场作业、技防物防、设备质量、专业管理、关键项点六个控制,落实标准化作业程序,全力消除和防范安全风险。
强化安全风险应急处置。
把安全生产整个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符合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的情况,都视为非正常状态,都作为风险因素来管理,落实安全问题快速报告、快速响应、快速阻断制度,确保应急有备、处置有效。
3.完善机制。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评估考核,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的1个实施意见和6个考核办法,结合实际,细化完善安全风险管理达标考核机制,并认真执行好、运用好,激发干部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讲安全、合力保安全的工作氛围。
全面实施“十百千万”标准化先进职工评选表彰工作;对防止事故的职工,给予重奖快奖;对在各类技术比武中获得名次的职工,给予提高技能工资待遇,激励广大职工学业务、提技能、保安全。
4.强化基础。
一是强化管理基础,按照逐级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和岗位负责的要求,明确各层级、各岗位的安全责任;进一步提升科室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车间班组、特别是异地车间班组自控能力,全面防控安全风险;发挥安全监察作用,加大现场检查力度,督促职工按标准作业。
二是强化设备基础。
加
大高铁房建设备,特别是五所一室、高站台、雨棚等重点行车房屋,日常巡检力度,确保设备质量安全可靠。
三是强化人员基础。
严格按定员标准,配齐配强生产作业人员;落实主要工种作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把人员入口关,确保人员基本素质达标;大力强化日常培训,定期组织考核,对达不到岗位任职条件的,采取降低等级、调整岗位、离岗培训等措施,确保人员素质动态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