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门交流中心大厦垫层及砖胎模施工方案(精品)

厦门交流中心大厦垫层及砖胎模施工方案(精品)

目录1. 工程概况 (1)2. 编制依据 (1)3. 施工进度计划 (1)4. 素砼垫层施工 (2)4.1. 垫层施工流程 (2)4.2. 施工准备 (2)4.3. 浇捣顺序 (2)4.4. 注意事项 (2)5. 砖胎模施工 (3)5.1. 施工准备 (3)5.2. 各部位砖胎模的布设 (4)5.3. 施工方法 (5)5.4. 质量技术要求 (6)6. 钻孔灌注桩破桩头和PHC桩截桩施工 (6)6.1. 钻孔灌注桩破桩头施工 (6)6.2. PHC桩截桩施工 (7)7. 安全文明施工 (7)7.1. 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措施 (7)7.2. 安全生产措施 (8)垫层及砖胎模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厦门海峡交流中心二期工程1#楼位于XX省XX市本岛东部项目东侧为环岛路,西侧为规划公共绿地,南侧东部为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北侧为海峡城项目和待开发建设用地。

地下三层,地上四十九层,建筑总高度为212.65米,主要功能为商业及办公,地下为停车设备用房。

本工程整个地下室占地面积约为7876平方米,地下室底板垫层为10CM厚C15素混凝土,混凝土方量约为800m3。

承台和基坑的二级支护部分采用砌砖胎模的形式,砖胎模总量约为380m3。

本工程的基础为塔楼区的钻孔灌注桩和非塔楼区部分的PHC桩,数量分别为277个和1390个,钻孔灌注桩的破桩头和PHC截桩施工将在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

2.编制依据《厦门海峡交流中心二期1#楼施工图纸》《厦门海峡交流中心二期1#楼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厦门会展北片区-监管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__年7月施工现场实际状况3.施工进度计划见附页4.素砼垫层施工4.1.垫层施工流程场地人工平整→素土夯实→浇筑10CM厚C15素混凝土→找平、收光→混凝土养护4.2.施工准备4.2.1.技术准备对作业班组做好书面技术交底工作;基土土质、标高经过监理基础验槽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4.2.2.主要机具设备机械设备:SY5630THB66汽车泵、蛙式打夯机、平板振动器等;主要机具:大小平锹、木抹子、铁抹子、大杠尺、手推斗车等。

4.2.3.劳动力选择一支素质高、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作业队伍进场,并做好入场安全三级教育和技术交底工作。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计划投入普工20个,混凝土工10个,共计30个。

4.2.4.材料每次浇筑混凝土前一个晚上,提前跟混凝土搅拌站联系,说明标号、塌落度、方量,保证混凝土的需求。

4.3.浇捣顺序垫层的浇筑顺序大体跟随土方开挖顺序一致,优先浇筑承台、集水井等标高低,需要砌筑砖胎模支护的地方。

待砖胎模具有一定的强度后,回填土填补砖胎模与基坑间的间隙,继续高标高混凝土垫层施工。

4.4.注意事项(1)垫层砼要做好标高控制,浇筑完后必须拉线找平,防止砼施工完后表面积水影响防水工程的施工。

(2)及时了解气象信息,根据气象预报合理地安排施工生产。

原则上开挖一个区域出来,马上浇筑垫层,避免被雨水浸泡。

(3)垫层施工应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操作质量,分段分块浇筑,振捣密实,混凝土终凝前抹压收光,以避免出现裂缝。

(4)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垫层,应在12h左右覆盖或洒水养护,并养护时间不少于7d。

(5)在已浇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可以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他工序。

5.砖胎模施工5.1.施工准备5.1.1.技术准备及砖胎模厚度概述开工前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坑支护平面图、剖面图等有关资料。

砖胎模厚度根据开挖深度H确定,H≤1000mm时砖胎膜120mm厚;高2000mm ≥h>1000mm时,墙厚240mm;h>2000mm时,墙厚370mm。

砖胎膜内墙抹灰干燥后,进行防水层施工,然后再进行钢筋绑扎。

现场支护桩周边靠临时道路的砖胎膜H ≤2000mm,采用370mm厚。

核心筒与外框筒底板、外框筒与主楼筏板底板交接处高差只有0.5m,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整板浇筑,无需进行支护。

5.1.2.材料本工程二级基坑支护采用砖胎模进行支护,所用材料如下表:序号材料名称强度等级备注1 灰砂砖MU7.52 砌筑砂浆M55.1.3.劳动力序号工种计划人数1 测量工 22 泥水工203 普工10合计325.1.4.机械设备计划配置砂浆搅拌机一台5.1.5.施工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以总平面图、基坑平面图为依据,以给定的标高和水平坐标基准点为依据,首先测放出基坑开挖底线,在场内设置轴线控制点,之后再测定基坑顶部起挖边线,在基坑两端分别设三个高程点作为场内的高程控制点,测量工作结束后,应进行自检复核,并报请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施工。

5.2.各部位砖胎模的布设5.2.1.底板模板底板采用砖胎膜,用MU7.5灰砂砖M5水泥砂浆砌筑。

支护桩周边部位的模板支设,开挖深度不大于2m,处于安全考虑,墙厚采用370mm。

主楼筏板周边的模板支设,深度约2.35m,墙厚采用370mm。

砖胎模内墙抹灰干燥后,进行防水层施工,然后再进行钢筋绑扎。

对于底板边砖胎模,墙顶标高高出自然标高面一皮砖(60mm)。

如下图:5.2.2.承台模板承台采用砖胎膜,用MU7.5灰砂砖M5水泥砂浆砌筑。

厚度根据开挖深度H 确定,H≤1000mm时砖胎膜120mm厚;高2000mm≥h>1000mm时,墙厚240mm;h >2000mm时,墙厚370mm。

砖胎模内墙抹灰干燥后,进行防水层施工,然后再进行钢筋绑扎。

5.3.施工方法5.3.1.施工流程承台、基坑测量放线→垫层砼浇筑→砌体砌筑→砖胎粉刷→后续工序5.3.2.施工方法承台及底板基坑外侧模板采用砖胎模,用MU7.5灰砂砖砌筑,砂浆为M5水泥砂浆。

1)基坑验槽后,立即根据坑内轴线及中心线拉出承台及底板基坑外边线通线砌筑砖胎模。

2)砖砌筑前须浇水,对砖进行充分的润湿。

砌筑时要保证砌体的平整度与垂直度,确保地梁、承台的截面尺寸。

3)砂浆用水泥为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用中砂。

4)砖胎模砌筑好后,在内侧、顶面抹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同时阴阳角做成圆弧形。

5)砖胎模上口留置的外墙防水卷材接头应用石灰砂浆砌两层砖加以保护好。

在钢筋和混凝土施工中不得碰撞此保护层。

5)砖胎模与原状土之间的竖向间隙回填夯实,并在砼施工前回填完,防止砼侧压力将砖胎模水平推移。

5.4.质量技术要求1、砌筑前,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

2、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3、砌筑砂浆为M5.0水泥砂浆,应按照配合比配制。

4、砖胎模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5、砌砖工程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

6、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应在3小时内使用完成,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水泥砂浆应在2小时内使用完成。

7、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表面平整度不大于5㎜,截面内部尺寸不超过±10㎜,轴线位置不大于5㎜、标高不超过±5㎜。

8、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

9、砖胎模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成品保护,尤其是阳阴角不得碰坏。

10、土方回填时要保障砖模具备一定的强度,防止砖模受挤压变形。

6.钻孔灌注桩破桩头和PHC桩截桩施工6.1.钻孔灌注桩破桩头施工6.1.1.施工准备准备风镐2台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在桩身上标示桩顶标高;6.1.2.破桩头工艺流程第一步:在桩顶位置设置10~15CM的切割线(图中红色带状区域);第二步:人工凿开缺口,深度至钢筋,便于后续的风镐作业不会破坏钢筋保护层;第三步:风镐剥离缺口上侧钢筋外保护层,将钢筋往外侧微弯。

第四步:加钻顶断,钻头水平或稍向上,位置在桩顶线以上10~15CM;第五步:将桩头破除提出,然后用人工凿除并清顶,保证不破坏保护层并至桩头微凸;第六步:清洗桩顶。

6.1.3.注意事项(1)作业人员应听从现场工长的指挥,作业人员不能站在桩头上操作(2)破桩头操作过程中,相邻两棵桩不能同时破,应隔开3米以上的安全距离(3)破桩时,应注意桩的倒塌方向,周围不能有人及工具,桩头上用钢丝绳拴紧,手搬葫芦拉住桩头,控制桩的倒塌方向和时间。

(4)在砼垫层上的破桩时,桩头不能直接倒在砼垫层上,应旧轮胎等东西垫底(5)破桩时,按设计高度预留200MM用人工修平,保证桩头完好,不能用机械一次破到位,特别注意,钻头不能损伤桩头钢筋。

6.2. PHC桩截桩施工按设计要求,桩身深入承台100mm,深入底板50mm来进行截桩。

如在截桩过程中出现桩顶标高低于设计值或者超截情况,依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7.安全文明施工7.1.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措施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监督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安全员坚持每日安全巡视,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不留事故隐患。

要求各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一律不准上岗操作。

积极开展班前安全活动,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促进施工安全管理,保障施工安全。

强化安全教育,加强人员管理。

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制度,未经教育和交底人员不准上岗作业。

7.2.安全生产措施7.2.1.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人流和物流通道的规划,仓库、物料、机具的布置都要符合消防和安全卫生规定,并落实消防和卫生急救设施。

7.2.2.施工机械使用安全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按操作规程使用,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常检、常修、常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7.2.3.安全用电施工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用电规范的要求,专人负责用电机具的施工,常检修用电机具,防止漏电。

7.2.4.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安全标志:划分安全区域,充分和正确使用安全标志,布置适当的安全语。

安全防护:现场人员坚持使用“三宝”。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或赤脚。

7.2.5.夜间施工措施夜间操作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坑、洞、沟槽等做好围护措施。

厦门海峡交流中心二期工程1#楼垫层及砖胎模施工方案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0。

相关主题